第四十一章 淦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1-01-13 17:12      字數:2235
  叩門聲很有節奏的響了三下,李賢一個激靈起來。

  滿懷心事之時,他的睡眠就很淺。

  開門,來者果然是奉命叫醒他的羅飛。

  李賢本讓之巳時叫醒他,但羅飛知曉李賢昨日累了一天,便刻意遲了那麽兩刻,想要李賢多睡一會兒。

  商行的仆從見李賢起床,昨日已知曉以後趙當家不在,就是此間少年做主,所以忙忙端來熱水,讓之洗漱。

  後又用托盤拿來了早餐,一籠青菜香菇包子,兩個雞蛋,一碗稀粥,這是趙氏商行的管事和到來的貴客才能吃到的早餐。

  “豫竹沒吃早飯吧?來一起食用!”

  李賢率先坐下來,向羅飛邀請道。豫竹正是羅飛弱冠時,家中為他起得字,李賢也是昨日路上相聊才知道。不過每次喊道豫竹,總讓他想到前世的某個方便麵品牌……

  羅飛恭敬坐於一旁,回應道:“勞小郎掛心,羅某一早就吃過了。卻不知小郎有何差遣?曹將軍既然讓羅某跟隨小郎,但有所需,羅某定全力為之!”

  李賢心中一樂,看來羅飛可能已經猜到了什麽!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李賢已經發現,羅飛不但身手敏捷、武藝高強,更難得是為人精明,小有謀略。概括起來,稱得上有勇有謀。

  不像武征那樣有些少謀……最為主要的是,羅飛家世清白,和他還是相隔幾十裏的華州同鄉。

  他把嘴裏的包子吞咽下去,讚賞的看了眼羅飛,轉首打開身後的抽屜,拿出包裝好的布袋,裏麵放置的正是昨夜書寫的寄給各方的信件。

  起身放置於羅飛麵前,李賢道:“豫竹,你麵前的袋子裏,是為小郎我去往開封的最重要的信件。小郎我想請你務必安全送回大宋,送至洛陽和開封,親自交於各人手中。

  武征人毛毛躁躁,做事不是多麽仔細,唯有你能讓我完全放心!

  此時辦妥,大事可成!我定會親自向朝廷為你請功!”

  羅飛滿臉凝重,感覺手裏的布袋沉甸甸。這兩日馬賊窩發生的一切,讓他知曉曹琮和眼前的李家小郎,聯合他們華州的富商,正在謀劃一件大事……

  李家小郎能如此信任他,把重要的信件交於他這個相識不過月許的人,是羅飛怎麽也沒想到的。

  君子重諾,接下了,即要努力辦成,隻是回去的路怕不簡單……

  羅飛沒有推卻之語,他這些也看清楚了,李家小郎,使團裏的這位承奉郎,別看年紀輕輕,但做事一向是說一不二。

  無論是來自李家小郎的信任,還是他本身座位使團護衛的使命,都沒有拒絕的道理。要是能把此事辦好,剛才李家小郎不是說了嗎?還可以向他請功!

  近年無戰事,軍功更是來之不易!

  羅飛起身,抱拳:“羅飛定幸不辱命!小郎若無其他吩咐,羅飛這就出發!”

  李賢剝雞蛋的手停下,抬手製止道:“豫竹不用這麽著急,我想曹將軍也會派一人回去。

  屆時你二人當相互扶持,且明日趙氏商行正好有個商隊從安川穀走商返回長安,你二人與商隊同行。

  到關中後,再換快馬,路上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問題,可隨時找當地的趙氏商行解決。

  這是趙氏商行的管事令牌,你且拿好!

  信件送至開封後,朝廷多會再派人來,你且一同跟隨來。

  以後這河西,少不了建功立業的機會!”

  說著話,李賢把兜裏前日從元老院拿來的管事令牌隨手給了羅飛。

  羅飛雙手接過,他眼中滿是炙熱,河西要起戰事了!那便是他們武人的機會!

  他試探道:“小郎,羅成猜測,您是想招攬這群馬賊吧!卻不知此事朝廷會不會派來大軍?”

  羅飛猜到真相,李賢不意外。

  他咬了一口雞蛋,搖了搖頭,並未隱瞞實情,也是向羅飛坦白他對於他的信任:“河西事,還是要靠我們自己,朝廷不會派太多人。朝中諸公還是太小心的,擔心牽一發而動全身……”

  羅飛努力讓心情平複下來,出言道:“這群馬賊以前就算歸於歸義軍,可這些年來,不斷有混日子的人加入,軍紀早就渙散,空有人數,而無作戰戰法。

  遇敵時,多會變成一盤散沙。

  我觀小郎自昨日起,已有了從接手的黑風寨開始執行紀律之事,定是想由黑風寨開始,想辦法逐步整治安川穀內的這群馬賊的紀律。雖不知小郎如何讓穀內馬賊認同,但料想小郎必行此事。

  所缺的,正是管理和有正確作戰訓練的老卒,尤其是大宋行伍出生最佳……

  羅飛鬥膽,想向小郎推舉幾個前數年在宋遼邊境英勇作戰的同僚,他們兵法、搏擊之術甚是精通。

  去歲宋遼之戰後,多解甲歸田……”

  李賢眸光一動,笑道:“豫竹,此事便如你所言,若能召來安川穀,隻要不出岔子,正好一起大展拳腳!”

  李賢心裏暗歎,羅飛看的果真遠,他當下手裏缺的也正是這種有豐富作戰經驗的人。要是能用信得過的宋人將領,那再好不過了!

  他要做的,正如羅飛猜測的那樣,從黑風寨開始,一步一步讓馬賊窩,再到歸義軍——脫胎換骨。

  裏麵缺的正是“骨”!

  武人到了戰場上,才能發揮他們的作用,實現他們的價值。戰事結束,解甲歸田,到底不過成了普通的農人。

  隻要此番朝中能認同他信中所書,那他李賢自然有了在河西之地募兵的權限,這些人招募過來,登記在冊,並不違反規章製度。

  就不知道朝廷會先行派誰來,和他協作。

  朝廷即使這麽做,也並不讓人意外,要是曹琮不繼續出使西州回鶻,或是天然的負責人。但後麵隻讓他這麽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一人負責如此重大之事,多少會有些兒戲。

  但辦法既然是他想出的,朝廷斷然不會將之“拋棄”,何況他還寫了那麽多的私信。

  霍去病十七歲為票姚校尉,率軍攻入大漠,他李賢如何不能?

  說服安川穀,拿下歸義軍,收回河西走廊,既然提出了,便是他李賢勢必要握在手裏的功勞!

  有些功勞,不是別人送的,是自己爭取的!

  一個字,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