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國子三館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287
  睡覺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一閉眼一睜眼一晚上就過去,一閉眼不睜眼,那就是一輩子過去了。

  第二日天麻麻亮,一睜眼,李賢就自覺地起床洗漱,準備用馬車壓著備好的禮物,去見見同學和老師。

  這地方李賢不算多麽陌生,畢竟前兩次出入洛陽,都要路過國子監的大門。平日裏,也能看到國子監裏進出的士子。

  要說到國子監的來曆,那時間可久了!

  無論是李唐,還是現今於洛陽的國子監,其實都源於北齊成立的國子寺,隋大業三年才更名為國子監,到了李唐貞觀二年,國子監正式脫離太常寺而獨立存在。

  與當下的趙宋,其實國子監還是歸於禮部之下的。又是辦學,又管著天下辦學,甚至於天下書籍的印刷也是國子監內的書庫官管理。

  再說開封也有傳言,大宋官家準備明年在開封再設置一個國子監。不過這和李賢的幹係不大了,等東京國子監建好以後,他在洛陽的國子學差不多都畢業了。

  讓南溫駕車把一大堆東西搬運到國子監的大門處。李賢使之於外等候,他拿著憑證,也就是錄取通知書準備先辦理入學手續。

  現當下,進入國子監學習的學生,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於廣文、太學、律學學習,也是眾人口中常言的“國子三館”。

  眼下,三館內,太學館每屆學生的限額為五十餘名,倒不是說一定是七品以上官吏的子弟才能麵試入內,七品以下官吏的子弟通過考試也可以進去學習。

  李賢今次來的正是三館之一的太學館,位置很好找,也很好辨認。

  實際上,三月份安排新生入學的隻有太學館和律學館,廣文館不在此列。

  於此兩者間,能夠看出,太學館的生源最多,律學人較少。

  畢竟在太學學習,隻要每次的成績考核為優等,是可以免除科舉,直接做官的,

  廣文館招生的時間和人群都有些特殊,大多在國子監解試時才有新生入駐,且必須是京官子弟。

  等前幾個入學的士子走了,李賢不慌不忙地把手裏的入學證明遞給了內裏太學館大門一側,專門負責登記的直講手中。

  “李賢,華州人士,父做過乾佑令,現為尚書虞部郎中,得知京兆府事薛奎保舉,入太學館……”

  李賢的入學證明,是父親李自明在乾佑任上就辦好的,當時父親路過長安,拜訪了薛奎,那薛奎當即還寫了一份保舉書。

  幾月前老父親做了京官,隻好又弄了份補充材料,誰讓他爹升官太快呢!

  負責審核的禿頭直講認認真真看了一遍,得李賢肯定答複,又看了看他家有華陰縣官印的路引證明……所有材料都確認無誤後,便將李賢的入學證明收了下來,讓李賢寫下了自己大名。

  一係列手續結束,另給了一個小腰牌,上麵刻著“丙號齋舍,二十六”。

  “此為你齋舍之所,內有兩人,所需之物,在齋舍前的負責分發日常之物者,多可以領取!

  齋舍一經安排,不可輕易調換,如想外出,需向上課的師長請假。

  每人一月有四日假期。

  日常習作,亦以擊鼓為號。

  正式入學後,吃住皆免費,每月會有五百文的補助。”禿頭的直講見李賢待人客氣,語氣放緩道。

  但這些規章製度停下來,弄得李賢頭都有些大了。

  條條框框這麽多先不說,如今,他本打算做個“走讀生”的想法隻能作罷。先試住幾天,且不論其他,單說國子監的飯菜,若不好吃,隻能讓臘月他們天天送飯。

  好消息是,在國子監上學,住的是兩人間,每月還有工資領。即便隻有五百文,對於李賢而言,已是能安慰他那受傷的心靈了。

  “學生謝過先生解疑!”李賢恭恭敬敬地向麵前的直講老師行了個禮。

  得之同意後,幫著南溫打算把行李往齋舍搬去。再次路過方才的禿頭直講時,李賢早有準備把一個禮物盒送了過去。

  “先生勿要拒絕,這是學生的一點心意,內中為我華州小吃。

  除先生外,我還同窗備了不少!

  還沒請教先生貴姓?”

  李賢笑嘻嘻道,還指了指自己及南溫背上的大包小包。

  當然,還有不少在馬車上放著,因為所備之物太多,恐怕一次兩次也難以拿完。

  打開看了看,果然是一罐香噴噴的豆醬,外有一小袋類似糕點的吃食。

  見李賢盛情難卻,禿頭直講點了點頭,臉上依舊是不苟言笑道:“老夫姓湯,既是你華州特產,就先收下了。以後入了太學館,要多加認真學習,內裏的大多數直講可沒老夫這麽好說話。”

  被人看破了自身想要拉關係的打算,李賢絲毫不覺羞愧,老老實實應下,然後帶著南溫隻往齋舍而去。

  好在國子監都有標識,住宿區和教學區亦是相對獨立,隻要按照字跡標識去走,初來的人也不至於走錯路。

  “丙號,二十六。”

  地方很快找對了,當李賢進入齋舍內時,四麵很是寬敞,內裏已經有了一個人,正在桌以上認認真真看書,嘴角帶笑,似乎看到了什麽有趣的東西。

  看來有人來了,內中和李賢差不多大小的青年士子慌忙把手裏的書本合上,有些做賊心虛的抬起了頭,忙站起:“咦,可是同窗來了!

  咳咳,鄙人乃是大名人錢晟!”

  “在下李賢!”李賢樂嗬嗬地回了句。

  這就是他的舍友嗎?

  這人長得胖嘟嘟的,看來家境殷實,兩隻綠豆大的小眼睛,還別說,挺喜人的。

  相互介紹後,李賢如法炮製,給這叫錢晟的舍友送上了“土特產”。

  吃人嘴短,錢晟得知李賢還有行李要搬時,馬上自告奮勇的一起出動。

  四五趟後,錢晟累的氣喘籲籲,老後悔了!

  自己吃的那點東西,怕都不夠這幾趟補得。

  他幽怨地趴在床上,瞥了瞥沒事人似的李賢:“同窗,你這是搬家呢?”

  哪有誰來國子監上學,拉上滿滿地一大馬車。

  待讓南溫回去,李賢收拾了下床鋪,歇息時從背包裏拿出蛋黃派,遞給這位舍友時,錢晟的精神氣頓時活了,開始樂嗬嗬的講起了故事,並將之前藏著的一個小本遞到了李賢手裏。

  “兄弟,看看,這可是我偷偷拿進來的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