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給老爹點零花錢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3309
  開封府爆發的小規模擄瘡終於是控製下來了,一連十數天都沒有發現新的病例。

  遠在皇宮裏的皇帝鬆了一口氣,朝中的寇相公鬆了口氣,太醫局的師生們也鬆了一口氣,全開封的百姓們同樣鬆了一口氣……

  當然,在這次短時間短規模內爆發的擄瘡事件中,有一個人的名字非常亮眼。

  不但是他發現擄瘡的潛在規律,且利用人痘和牛痘的雙效治療法治好了部分病患,更提出牛痘疫苗,瘟疫防護服等新鮮事物。

  弄得開封城內的頂級醫官們稱讚不已不說,還讓全開封的百姓都記住他了,聽說連官家都在常朝上當著朝臣的麵不吝掛讚。

  除了極個別知情人外,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的具體名字,但皆稱之為“太醫局學子”!

  此後的很長一段歲月裏,“太醫局學子”更成為了為大宋醫學做出卓越貢獻的一群醫者的統稱。

  李賢現在沒心思想著自己的名字會成為一個流傳的代號,也沒時間翻看課業,他這兩日又開始忙碌了!

  忙碌的原因不是為了別的,還是為兄長們的省試。

  明天就是二月二十九,今年大宋省試的日子。

  這次李家內部有兩個參加省試的人選,一個是兄長李誌,一個是異父異母的兄弟柳永。

  為了這兩個省試的士子,李賢主要還是為之準備攜帶的物品,比如幹糧,衣物等等。

  眼見著春天來了,天氣回暖,開封也不像前段時間那樣寒冷,一切都充滿了朝氣。

  連帶著人的心情也是。

  而李賢的心情並不算特別好,開封裏的擄瘡事件是結束了,聽說太醫局和處置此事的不少官吏都升了官,可皇帝曾答應他的賞賜了無音訊,就好像給忘了一樣……

  他總不能跑進站在宮城前,大喊“官家你欠我的賞賜呢?”

  “我太卑微了!”

  從李家大院的廚房走了出來,聞著身後傳來的飯香,傾聽隔牆街道上的叫賣聲,李賢望了望天,歎了口氣。

  為了給兒子和幹兒子做好幹糧,李母又一次親自下廚,李賢也樂於過來打下手。

  這次李母做的是方便炒麵,也是李賢於十數年前做出來的方便麵簡化版。

  方便炒麵的做法不算多麽複雜,要先將宋人說的湯餅切成細條,放在籠子上蒸熟,後於鍋裏的紅油爆炒,再放入花椒等香料,及食鹽等物。待之烙幹後,即可出鍋。

  這樣於旅途,或是科舉考試中,餓了一泡即可食用。

  和母親閑聊了一會,又去看臘月和小翠給兄長和柳家兄弟準備的保暖短衫,李賢看到準備外出的南溫,忙喊了一句。

  “南哥兒,馬上快午飯了,出去幹嘛啊?”

  南溫發現喊話的是李賢,忙折返了回來,他垂下頭,眼睛有些躲閃:“二狗哥讓我去踩踩點,今次大郎還有柳家郎君參與科考的地點,家裏人都不太熟悉,擔心明天給找錯地方了,誤了時間。”

  “是這件事啊!”李賢點了點頭,他幹咳兩句,總覺得用“踩點”這個詞不吉利,好像這個詞語的發明創造者還是他……

  “以後別說‘踩點’,以後要說‘尋找製勝點’,懂?去吧!”

  “南溫明白!”南溫摸了摸頭,複又往李家院外走去。

  漢話還是博大精深,連“找地方”這麽簡單的事,都有那麽多說法。

  不過,他這次又尋著機會外出,按照李府大管家孫二狗的要求,把家中大郎省試的具體路線再三確定好隻是其一,南溫還有著自己的私人目的,他打算去前段時間打聽的吐蕃使館看看。

  找到吐蕃使館,若是再能找到熟悉的人,那就距離他這段時間思考的計劃更近了一步。

  一日的時間過得其實非常快,尤其是忙碌的情況下。

  次日清晨,老爹要去開封府上班,所以李賢陪著母親,將兄長李誌,還有柳永兩人一同送到了省試的考試地。

  禮部貢院。

  貢院之外,已公示了參與此次科舉的貢士名錄,以路為劃分,且處於貢院的不同區域。

  “小郎您看,大郎還有柳家郎君的名字都在上麵!”臘月的視力非常好,李賢和李母尚未找到,她就率先看到了。

  旁側正淡定站立的李誌和柳永,手裏提著包裹,聞言也隨之看了過去,表情到是沒有太大變化。

  兩人於省試前交流不少日子,都對此番考試充滿了信心。

  時間差不多了,陸陸續續不少考生在查驗身份後走了進去。

  入內後,還要於階前設立的香案舉行隆重的儀式,由主司和舉人對拜,隨後貢士們才會開展第一課的考試。

  李誌當先向李母拜道:“娘,小弟,我和柳兄就先行入內了,今次春閨,你們放心就是了!”

  等待的時間永遠是漫長的,兄長李誌在貢院的省考要持續好幾天。

  李賢這兩日也無心情學習,想到要不了多久他也要進入國子監學習了,心裏難免有些感慨。

  打算趁著這兩日,帶著母親好生在開封轉轉。

  “以後又是漫長的聽書緩解,國子監的老師們,也不知道有沒有蔡先生那樣博學多識?”

  每次想到蔡先生,李賢又出現了蔡先生熟悉的麵孔,以及蔡先生當年於縣學裏敦敦教導的情形。

  因為天花的爆發,近段時間裏,一家人都快在院裏憋出病來,難得有時間出去走走。

  所以,在第二日李賢提出春遊的想法後,李母欣然同意。

  兄長李誌和柳大才人,包括父親李自民沒有一同前來,到底是少了氣氛。

  可就算如此,也讓李賢好生見識了一番開封的人潮。

  先不說街上,那城裏城外都是洶湧的人潮。

  好在不少人外出帶著巾帕,由此可見,開封府前一段時間宣傳已是深入人心了。

  “阿母,爹近段時間很忙,你知道他具體在做什麽嗎?”

  李家這才外出開的有馬車,李母坐在車內,孫二狗親自駕車,李賢走在車外。

  要問李賢為何選擇步行,實在是車內太無聊了。

  還不如在外麵邊走邊看路上的美女。

  說實話,僅僅是半個時辰的路,尚未出開封府,他就看到好幾個衣著華麗的貌美女子了。

  滋滋,那氣質,那身段,毫無疑問都是富家大戶出來的小娘子!

  也不知道未來哪一個會成為自己的老婆!

  聽外麵的幼子問起家裏大官人,李母翻開了車簾,望向幼子清晰的臉龐。

  “你怎麽突然關心起你爹了?你昨兒不是才見到嗎?”

  李賢挺直了腰板,理所應當道:“我的娘親,我是他兒子,兒子關心父親不是應該的嗎?我見爹昨兒吃飯的時候挺高興的,就想問問是不是發生什麽事了?也好讓我這個做兒子的開心開心!”

  李母哧哧一笑:“就你人小鬼大,你既然問起,為娘就給你說說。隻不過還不是板上釘釘之事,可別到處亂說,否則你爹到時候還真說不定生氣了!”

  眼見馬上到了開封城門處,官府的公人們也開始了出入的排查,李家的馬車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許多。

  李賢的心裏早有了不少猜測,他趁機往車轅邊靠了靠,側著腦袋。

  “娘,您說說看,兒子絕對不會告訴別人。

  二狗,你也不會說的,是吧?”李賢又轉頭看了下豎起耳朵的孫二狗。

  孫二狗忙道:“夫人,小郎放心,二狗什麽也沒聽到。”

  李母見兒子和仆從如此鄭重的模樣,輕笑道:“其實也不是什麽大事,也不用這麽正式。

  嗯,我昨夜聽你爹說,官家親自發話,你爹要升職了,具體的職位還沒下來,三司還要慎重的研究一下。

  不過就是這三兩天的事情!”

  果然呐!

  大宋官家極大可能把自己的賞賜疊加到了老爹的身上。

  不過這樣也好,隻有老爹站得職位越高,對自己的保護也就越到位。他李賢在開封及洛陽之地的生活,也就不用那麽束手束腳了。

  老爹升官,李賢內心高興是高興,但他轉念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娘,爹這次不會被外派出京吧?”

  要是爹去了開封外為官,老娘肯定也要跟過去的。

  不算尚不知科考結果的兄長,他李賢或又會成為“留守少年”。

  不過李母接下來的話,給李賢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這之前,開封府尹專門找過你爹談話了,按照他的意思,你爹會繼續留在開封內,但大概率不會待在開封府衙了。”

  不在開封府衙,老爹會被排到哪裏?

  是油水多的三司衙門,還是六部其他部門。

  好在不會離開開封這塊地界,一家人也就不用分開。

  雖說老爹有時候特別嘮叨,又是檢查課業,又是訓話啥的,但李賢很享受這種家的溫馨。

  “爹要升官了,娘又把控著財政大權,每次給爹花銷的錢又少。

  且到時候,爹的花銷必然上去,無論是請同僚吃飯,還是交朋結友什麽的,都要花錢的。”

  朝堂就是一個集體,要想有更好的仕途,積累人脈是必須的。

  這過程中,總會伴隨著必須的花銷。

  李賢已經在想著,要不要偷偷給老爹一些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