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開封潛在的危機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346
  李賢原本打算在這個無聊的下午,繼續窩在家裏,同兄長切磋切磋功課。

  如此對自己的知識也大有益處,不至於到了過段時間到了國子監,被那裏的博士一問三不知。

  哪想得人越是覺得有點悠閑的時候,麻煩事總會自己找上門。

  “大郎,小郎,太醫院的胡太醫來了!”

  孫二狗突如其來的聲音,打斷了李氏兄弟的爭論聲。

  能被成為胡太醫,且兩兄弟都認識的,就隻有胡成一人。

  記得前兩日搬家後,老爹挑了個下班的時間,親自帶著他倆去胡成的住處拜訪了一下。

  胡成的住處距離李家有大半個時辰的路程,到也不算太遠。

  讓李賢沒想到的是,上次胡成說隔兩日就來拜訪,沒想到還真就隔了兩天的時間。

  老爹今天不在,雖是休沐,但也去了開封府衙查找資料,實在太敬業了!

  來了客人,作為李家的堂堂男子漢,李氏兄弟二人隻好被迫營業!

  “胡公,您怎麽來了?也不提前打個招呼,小子好把家父給叫回來!”

  相互見禮,於李家向陽的客廳裏,李賢見胡成和兄長聊過後,開口抱怨道。

  他這話還真不假,要是知道胡成這位救命恩人來訪,隻需派個人去開封府衙通風報信,老爹定會放下手頭的事,第一時間趕回來。

  沒辦法,誰讓老爹的性格直率不說,更是知恩圖報的狼人!

  “李家小郎客氣了,我這次是來專門找你的!”

  胡成擺了擺手,大半年來,太醫院有不少烏七八糟的事,他身為太醫署院判,亦兼任著翰林醫官副使,又是尚藥奉禦。

  自那次請假歸來後,就忙的不可歇息。

  先是給皇後診治,並加了幾服調養的藥,眼看著皇後好了些。又給宮裏的妃嬪們做了調養,盼著貴人們能給官家生幾個龍子鳳女。

  沒辦法,誰讓官家現在連一個活的兒女都沒有。

  後又忙著太醫院內的其他事,比如人事等等,醫官正使掛著名,多是要他這個副使親自決定。

  直到李自明帶著二子去拜訪他,胡成才知道李家人這麽快就來開封了,當然也知曉了李自明高升的消息,心裏感到了雙重驚喜。

  “胡公是有什麽事?但有差遣,小子定……義不容辭。”

  和兄長對視了一眼,李賢心生一種不好的預感,這胡太醫該不會真的想把他塞進太醫院吧!可他明明什麽都不會啊!

  父債子還,要是胡成認真想父親說說,李賢毫不懷疑老父親會把他給賣了!

  胡成人老成精,也知道他這次到訪的有些突然,但想到整個開封正在遇到的危機,也沒那麽多的顧忌了。

  他收起了臉上的笑容,變得嚴肅起來。

  “開封府內發現了幾十起擄瘡病人,更有家庭擄瘡者,目前已被隔離。

  李家小郎君上次給老朽的醫書裏,有寫過可用‘牛痘’治療之?

  但卻沒有細說。

  為防事態擴大,老朽想請李家小郎走一趟,給我等詳細講解下。好將這牛痘之法,推廣下去。”

  擄瘡,就是後世人言的天花。

  一聽到這個名字,李家客廳的氣氛突然間緊張起來。

  在衛生醫療條件落後的古代,麵對天花這種疾病,無論你有多高貴多富有,隻要中了,大多都是自生自滅的命運。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

  在朝堂上頗為有名,受皇帝信任的尚書左丞王旦,都無能為力,其多個兒女都死於天花之下。

  所以,大宋許多人都是聞“瘡”色變。

  開封又是大宋人口最多的城市,要是天花給傳開了,我得個天!那簡直不敢想象!

  怎麽辦?

  而李賢也知道天花的傳染途徑,飛沫吸入與直接接觸!

  知道了傳染源和傳染途徑,要做的很簡單,那就是切斷!

  李賢有種緊迫感,不論其他,他一家人可都在開封的。

  眼下好消息就是,開封在經曆宋太宗時期的一場大規模瘟疫後,已經知道及時隔離病人,並隔離密切接觸者。

  尤其在當時還頒布了《行聖惠方詔》,這讓後人們遇到如天花這等瘟疫性質的疾病,不至於手忙腳亂。

  不可否認的是,淳化二年的那場大瘟疫,天氣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宋史》所記:“六月丁醜,黑風自西北起,天地晦暝,雷震,有頃乃止。先是京師大熱,疫死者眾,及此風至,疫疾遂止。”

  眼下的或將爆發的天花,可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一不小心,就是全開封淪陷!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李賢點了點頭,向胡成直接道:“事不宜遲,我就與胡公走一遭,向胡公和太醫署的醫官們,詳細解釋下‘牛痘’!

  兄長你給娘說一下,晚飯就不用給我做了!”

  李誌表示明白,見季弟隨胡成離開,還不忘囑托季弟注意安全。

  胡成是坐馬車來的,去的時候,李賢正好坐了上去。

  看著街頭生機勃勃的樣子,李賢感覺自己小小的肩膀上,承受的壓力很大。

  天花,這種史學家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的疾病。若是在開封傳遍泛濫,又會有多少人身亡?

  最鮮活的例子,就是曆史上記載的美洲天花泛濫。

  現當下,於全大宋而言,恐怕沒有人比他更了解天花的潛在危害,及相應的治療方法了。

  路上,李賢的思緒隻是飄出了片刻,便被他強行收回了腦中,他開始趁著間隙,同胡成了解更加詳細的情況。

  “胡公,天……擄瘡已形成小規模的聚集狀態,為防止有潛在病人沒有被發現,可曾向官家稟明,於全開封各坊市展開盤查?”

  胡成順著李賢的視線看向外麵人來人往的街道:“前兩日翰林院的意思,擄瘡處於太醫署可控之下,數年前也出現了小規模的擄瘡,最後花了數月就平息了。

  進而沒有第一時間匯報。

  但這幾日又發現幾起後,我及眾翰林醫官認為,應當馬上向官家匯報下。

  故而今天中午,繞過了翰林院,我來尋你,由翰林醫官正使直入了宮裏匯報。現在,應該正在受官家盤問吧!”

  他們這群太醫署的醫官,即便他身為翰林醫官使副,亦是要處處受到翰林院的節製。

  李賢暗道一聲好家夥,這麽重要的事,竟然沒有給大宋官家報備,真就不怕局勢惡化,頭上的腦袋不保嗎?

  朝中事,李賢也不知道說什麽了,他心裏暗歎:“希望問題不是特別嚴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