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富家有兒待長成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293
  呂蒙正很忙,即便離開了朝堂也很忙。

  但一想到呂家這些不成器的後人,都是因之蒙官,呂蒙正的煩心事就更多了。要是他百年之後,呂家又該怎麽辦?

  單憑他在朝中積累的人脈,呂家能興盛多少年?

  為了讓呂家能夠持續的興盛下去,呂蒙正離開朝堂後,開始一心一意地教導起了後輩。

  近半年的時間,更是把殘破的呂家家學興辦起來。他更是親自照看子孫後代的學業,從三歲的孫子,乃至曾孫抓起。

  但有不好好學習者,那抱歉,他這個呂家老祖就會棍棒加身。

  “呂喜,你又在淘氣了?祖父我離開不過一刻,就開始偷懶了?”

  呂蒙正不過是出去一刻鍾的時間,呂家大院後方相連的呂家家學課堂上,年近五歲的孫子,就和旁邊的學伴聊起了天。

  大人有大人的圈子,孩子同樣有孩子的圈子,何況還是孩童最為頑皮的年紀。

  一見祖父進來,呂喜胖嘟嘟的小個子顫了顫,很明顯,小家夥怕了!

  呂蒙正看了眼懼怕他的親孫子,不為所動,語氣依舊嚴厲道:“給祖父背一下昨日教給你的《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放在現今,正是兒童們蒙學的重要書籍。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zàng)?…”

  呂蒙正的屁股剛剛愛在學堂最前方的太師椅上,就聽見小孫的聲音戛然而止。

  好家夥,教了這孫兒三日,卻隻背會了三句,還把字給背錯了。

  “念藏(g)!”

  呂蒙正的胡子抖了抖,他於朝中那麽多年,當了三任宰相,經曆無數風雲變動,可能都沒有近年來,旁觀家學裏的這些子孫後代進學時,受的氣多。

  本想發怒,但這麽多年養成的理智還是告訴他,冷靜冷靜……

  呂蒙正的目光漸漸轉向了學堂最前方端坐的一個幼童,年不過三歲,大大的眼睛,圓圓的小臉,頭上還紮著兩個朝天辮。

  年紀比學堂中蒙學的其他孩子都小,但自覺性在所有孩童中是數一數二的。

  當別人都為這對祖父的對話所吸引時,小小學童隻是回望了一眼,靈動的目光繼續放在手邊的課本上。

  嘴巴一動一動,似乎在默念著什麽。

  “富弼,你接著背!”呂蒙正聲音變得柔和。

  “是,先生!”叫富弼的小小童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然後合上了書本,目光平時朝前,神色變得非常專注而認真。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劍號巨闕,珠稱夜光……”

  小童的語氣沒有絲毫停頓,就如同日常喝水吃飯般流暢。

  這看著呂蒙正的眼中越發和藹了,看看富弼,多麽聰明伶俐的孩子啊!

  可惜不是他呂蒙正的子孫後代。

  想到月前富弼的父親富言來和他想談,使其子入呂家家學蒙學的場景,呂蒙正就忍不住一頓唏噓。

  若非當時他猶豫了,可能就錯失了這麽天資聰穎的學子了。

  前兩日侄子呂夷簡前來拜訪,親眼見了富弼,亦是誇讚呂家家學出了個小天才。連他呂夷簡幼時,亦不如也!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尺璧非寶,寸陰是競。資父事君,曰嚴與敬。”

  當富弼背了一小半後,才顯得有些吃力,語速不自覺地放緩了下來。

  但對呂蒙正而言,已經非常滿意了。

  到今年,富弼尚不及三歲!

  自己的這幾個孫子外孫,兩三歲的時候,多還纏著父母要抱抱!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呂蒙正別提有多鬱悶了。盼著子孫後代能多出幾個人物,何其難啊!

  “很好,富弼你教呂喜他們背誦《千字文》,但有不認真者,你告訴老夫!”

  呂蒙正鼓勵道,他用目光警告了學堂內不認真學習的幾位子孫。

  然後起身出了門。

  門外,李氏父子三人也足足等了有一刻鍾的時間。

  方才呂家大管事親自將他們迎了進來後,即按照呂蒙正的要求,被帶到了呂家家學的大後院裏。

  一入此地,便能聽見郎朗讀書聲。

  呂家家學竟如此昌盛!

  父子三日都為呂家的學習氛圍所震撼。

  對比於呂家,他們華陰李家,就顯得凋零多了……父子三人於各自年紀蒙學時,還都是請的先生,一對一輔導……

  相較父兄二人,李賢的震撼更為強烈。

  他們父子三人就在呂蒙正所處的學堂外,所以最容易聽清裏麵的動靜。

  一個名字於之前蹦入了他的耳朵。

  富弼!

  這個名字他熟。

  北宋名相、文學家,語文課本,乃至於當時給女友在知網裏尋找的論文裏都有說過。

  更為巧合的是,富弼幼時蒙學,就是在呂蒙正的家學。

  要說這呂家的家學在呂蒙正的監督下,還真是不得了,未來幾十年內,要給大宋輸送兩個名相。

  一是富弼,二便是呂蒙正的侄子呂夷簡。

  李賢倒吸一口冷氣,他這段時間是走了什麽狗屎運?

  竟一下子撞見了未來的許多名人。

  隻可惜的是,除了柳永這個對他略微有些印象的大才子外,別的人,都是他認識他們,他們不認識他!

  人生中最為苦惱的事,不過如此。

  李賢的臉上頓時為鬱悶所充斥,直到學堂內的老人走出後,他才端正起態度。

  呂蒙正剛剛踏入學堂之外,李自明便率先行禮。

  “學生李自明拜見呂相!”

  李誌李賢二人同時躬身。

  咚咚!

  李賢用餘光掃過,發現那略顯威嚴的身影快走兩步,竟親自把父親李自明給扶了起來。

  “澤樸啊,你還是這麽好強!

  鹹平三年一別,你我足足有五年沒見了吧?

  若非當年之事牽累了你,你又怎會被安排到偏遠之地!”

  李自明搖了搖頭:“不瞞呂相,於當年之事,是學生給你添麻煩了,學生這次入京,是當麵向您致謝的,感謝您當年事後的幫襯!”

  呂蒙正感慨道:“是老夫當年有錯在先,都過去了,不說了……”

  這位前執宰的目光逐漸放在了李氏兄弟身上,臉上恢複了嚴肅,帶著審視:“這便是你說的兩個孩子,李誌,李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