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開封我來了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22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的一年開始了,李家放著全華陰最亮的煙花,望著天空中閃爍的光點,許下了各自的願望。

  李家小郎可再三囑托,願望說出來就不靈了!

  所以每個人都非常認真的閉眼需要,卻無人出聲。

  煙花過後,聽著景德三年的鑼聲,李家一大家子,分作兩桌,開始食用豐盛的年夜飯。

  作為一名從小在吐蕃長大,幾乎沒有走出過吐蕃的吐蕃人。

  故而這一次,南溫是真正意義上過宋人的元日。

  “大宋不僅有美食,有好的田地,有技術,有好吃的食物,有繁榮的商貿……還有悠久而延續的文化。

  嗯,我還認識了這麽多朋友!”

  南溫小口喝了一口在華州非常流行的果酒,紅彤彤的小臉望向四周,隻覺這是他在父母逝世後,過得最為開心的一段時間。

  宋人很友好,不像現在的吐蕃人那樣野蠻。

  宋人生活的也很好,不像吐蕃人多與苦寒中餓死。

  更為重要的是,宋人不乏許多天資卓越之輩,比如他待的李府裏,那位為許多人誤解為“少時不學無術”的李家小郎!

  “他就是個天才!

  可惜不是我吐蕃人!”

  南溫想到這裏,原本開朗的小臉上頓時染成愁色。

  吐蕃還能回到他的手中,複興屬於讚普的榮光嗎?

  要是能讓吐蕃人過上和宋人一樣安居樂業的生活,他吐蕃向大宋俯首稱臣又如何?

  可惜現在的吐蕃亂成一團,各自為戰,隻顧著部落間的利益,忘了北麵尚有豺狼窺探。

  想到北麵的李夏國,南溫就徒生一種急迫和憂慮感。

  前兩次李家小郎與趙家之人說話時,沒有背著他,言及李夏國有圖謀他吐蕃幾個部落的戰略目標。

  雖不知戰略這個詞的出處從何而來,但南溫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他吐蕃靠近大夏的土地城池,乃至於恐將危矣!

  “我記得阿勒幹叔叔上次奉命出訪大宋進貢。不知道今歲會不會是他?”

  南溫的心中滿是憂慮,默默思索著。

  他所處的李家,這群人過不了多久就會去往開封,那正是大宋國帝都之所在。

  若有機會,不知道能不能遇到吐蕃內親近他的族人……要是可以的話,隻要這群族人證明他的身份,那就可以得見宋皇……

  想著心事,孫二狗吆喝了他一聲,南溫才從深思中回神。

  “溫子想什麽呢?猴子他們都去幫忙了,你也快去給你臘月姐搭把手,把小郎專門讓做的‘五香雞’給端上來!

  我再去酒窖裏拿些酒,給小郎他們添一些!”

  “好的,二狗哥!”南溫離開座位,忙去廚房給臘月搭下手。

  李家的年夜飯分成兩個大圓桌,南溫他們自是在外院,李自明這一大家子則是在內院。

  南溫拿著新上的菜品送入內院時,正巧聽到李家幾個人在商議去往開封的事情。

  “爹的上任日期是正月二十九。

  兄長的省試時間是二月二十九。

  相差也不過個把月!

  再考慮到母親和嫂嫂,不如我們正月十六就一起出發,算上路上耽擱的日子,差不多在爹上任前能趕到!”

  “賢兒說的對,大官人你看如何?”

  “就按照老幺說的辦,正好為父這段時間在家裏,好好知道你們的課業!”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就把去往開封的行程給定了下來。

  隻是南溫把盤子放下的時候,有些奇怪,李家小郎在聽到李大官人指導課業時,為何齜牙咧嘴,好像很痛苦的樣子!

  好消息,他南溫終於可以去大宋開封看看,甚至能把握著機會,給吐蕃尋求生存的一線機會……

  元日一過,走親訪友開始了。

  李家兄弟初時也是忙碌了幾天,拜訪一些長輩。

  待元日的氣氛消散的差不多時,難得於家中休息的李自明果然開始親自專門指導起了兩子的課業,甚至把李賢小時候做的戒尺也拿了出來。

  上麵刻有刻度,李賢言之為“刻度尺”,但在李自明看來,用來教育兒子再合適不過了。

  自己作下的孽,無論怎樣也要吃完。

  好在李賢一旦認真起來,加上這些年左七左八學到的一些知識,又經過一段時間溫習後,麵對父親的提問,已不像幾月前在乾佑那樣擔驚受怕了。

  他甚至生出了一種自信,若是早幾月同兄長一道參與解試,說不定能順利晉級,同兄長一道參與接下來的省試。

  “我怕是在想屁吃!”

  當然,李賢也知道這是他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真實的科舉,依他現在的能力,順利通過解試的把握恐怕都不到五成。

  反正他才十五歲,過了明年的生日,也才十六,而若是去了國子監,好好學習幾年,未必不能中個進士。

  拿個進士身份,有了文憑後,兄長和父親這兩個大靠山又在朝中,自己隻好回老家,繼承家中的百萬貫家產了!

  想想接下來的人生,李賢都給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

  時間飛逝,尤其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後,日子不知不覺間就過去了。

  很快到了正月正月十六。

  李家人收拾了滿滿當當的六大車,把臘月孫二狗等近八個下人帶走後,李家又隻剩下老種叔一人看門。

  反正李家離縣衙不遠,李家又和縣寺的不少人相熟,一般除了狀況,老種喊一嗓子,捕快就會上門。

  何況還有蘇家和趙家於華陰縣城幫忙照料。

  既而,李家一行十幾人安心的出發,往開封而去。

  途中因多女眷,尤其兒媳蘇玥懷有身孕,雖說隻有個把月,但李母還是強烈要求眾人把步伐放的一慢再慢。

  “再有一日路程,就能抵達洛陽了!”

  趁著休息的時候,李自明向眾人告知道。

  這條路,他於十數年前入開封趕考時走過,這麽年過去,依舊沒有太大的變樣。

  隻是再次踏上這條路上,他已不是當年的書生。

  李賢順著老爹的目光望去,看向長長的道路,心中亦是感歎了一句:

  開封,我李賢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