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老父親的無奈
作者:柯不貳      更新:2020-12-29 20:08      字數:2393
  回了縣衙,一隻腳踏入後院,看見父親正坐於凳子上,麵無表情地翻看前兩日給他布置的課業,李賢的心馬上揪了起來。

  剛才的好心情亦是瞬間蕩然無存。

  這兩天為了這個家,他東奔西跑……嗯,雖然隻是怕曬在縣衙裏跑來跑去,但腦袋的轉動卻是一刻都沒停下。

  如此忙,當然沒有時間去完成父親大人布置的課業了,也隻是書寫了億丁點,真是身不由己。

  眼下父親翻看的認真,當然不是在看他寫的那點內容,而是在想著怎麽處罰他這個“逆子”。

  李賢早有經驗,剛剛邁入的右腳馬上縮了回去。

  唯有先溜為敬!

  然後找母親大人尋求庇護。

  隻是剛剛後退一步,父親那讓人威嚴的聲音就傳來了,李賢甚至能想象到父親在審問人犯時,怕也是這種聲色。

  “再跑?前天你給為父說的事,想都別想了!”李自明掃了眼鬼鬼祟祟的幼子,不無生氣道。

  本來這兩日同僚都誇讚他有個好兒子,李自明還有些心情飄飄,這孩子終於是長大了,總算是做了點有用的事。

  但當今日休沐,於飯後翻看幼子的課業時,李自明氣不打一處來。

  那字寫的歪歪扭扭不說,連帶著他留的幾個題目都沒完成。

  心中暗罵了一句,幼子改不了“懶”這個臭毛病。

  有句粗話說的好,非常適合老幺,狗改不了……不對,這麽一說,他李自明是什麽了?

  “這老幺,要是有老大一半的好學程度,我也就安心了!”李自明強壓著怒氣,心中又歎息了一聲,正巧這是看到了後衙門口的李賢。

  如同貓捉老鼠般,抓了個正著。

  被父親當場抓獲,沒有什麽好說的,隻能怪自己溜的不夠快。

  李賢一臉頹廢樣,老老實實地走到父親李自明身邊,準備認錯。

  對於這種事,他依然有經驗,畢竟從小到大,因為貪玩不好學,可沒少被父親當反麵教材。

  要說,還真是他自己的問題,懶得學。可能是前世忙忙碌碌小半輩子,為了車貸房貸,實在累得夠嗆。

  重活一次,真的不想努力了!想吃軟飯!

  仔細注視著幼子和自己年輕時七八分像的麵孔,再看著已經快和他一樣高的身個。

  李自明到嘴的話,複又吞下了肚子。

  這是他的崽,真的長大了。

  兒子長大了,總會有自己的想法,隻要不犯事,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吧!

  他華陰李氏,自李唐來,便世代為官。加上這麽多年來積攢的聲望,就算一事無成,一輩子也不愁吃穿。

  李自明這一刹那忽的看明白了很多,又有種年老的唏噓。

  “算了,為父也不說你了。長大了,翅膀硬了,為父有時候說也說不過你。

  聽為父一句話,一輩子,不要忘記學習。就算你以後不當官,多學點東西也是有益的。”

  李自明語重心長道。說完,人便站了起來,把手裏的冊本放在石桌上,背著手往前衙而去。

  這一刻,李賢很容易感受到父親大人的身形有些落寞。

  他撓了撓頭,望著老父親蕭瑟的背影,不無擔憂道:“爹,你沒生病吧?要不要讓胡太醫給您看看?

  說實話,爹你這樣,讓我很不適應!”

  李自明的腳步一聽,剛剛放鬆的臉,很快緊繃起來,複又恢複之前的嚴厲。

  “為父沒有病,

  嫌為父沒有處罰你是吧?

  哼!罰你把你兄長案頭的帖經抄寫三遍,記得別用那鬼畫符。”

  話一說完,李自明甩了下袖子,往前衙而去。

  這可把李賢弄得一愣一愣的,父親今天還真是有點怪。

  好在又是抄書,熟悉的操作。這對他而言,就像家常便飯一樣。

  看來又要和兄長搭夥,一起挑燈夜戰了,明日的說服之行隻能推遲,把那些帖子抄上三遍,可能要到兩天後了。

  今生作為一名重度的懶癌患者,李賢沒有第一時間去那書帖,而是溜進了廚房,看母親在做什麽飯食。

  天大地大,肚子最大!

  李家內,趙氏雖是大家族出生,自小端的好教養,可成親育有兩子以來,一有時間就愛親自下廚。

  今午的午飯時,晚上的晚飯也是。

  李賢悄悄進入廚舍的時候,趙母正在方包籠上放湯包,她還特意包了幼子最愛吃的蜂蜜核桃仁湯包。

  核桃是小翠從外麵買的乾佑陳年核桃,蜂蜜亦是臘月從縣裏的商肆買的野生蜂蜜。

  灶洞裏,卻是臘月鼓著嘴吹火,小翠給李誌送溫暖去了。

  “賢兒來了,今天忙什麽去了?餓了吧,娘給你涼的有蜂蜜水,先喝著解解渴。”趙氏見到幼子在灶台上望那湯包,便指了指灶台邊的瓷碗。

  “孩兒不餓,勞娘操心,孩兒今天下午去城外了……”李賢也沒避諱臘月,毫不客氣的端起蜂蜜水喝上兩口,即向母親講述今日所為。

  這話本來是打算親自說給父親李自明的,現在說給母親一樣,反正最後還是會傳到父親耳裏。

  晚飯時,一家四口吃完飯後,李賢跟著兄長李誌去補作業了。李自明夫婦自是在庭院裏散了會步,趙氏趁機說了幼子的想法,隻見官人沉默許久。

  後兩人往內室去,準備休息。

  床頭,一對老夫老妻其實都沒心思睡著。趙氏先是和丈夫聊了聊乾佑這兩天的巡視之事,然後說起了新任京兆尹,難免討論下李自明的任免問題。

  作為華陰趙家長房的小女,每日趙家不知有多少行商貨物自南或自北而來,要路過乾佑,一些家族的信件自是會被捎來,京兆尹府的官場動蕩於他們這些根深蒂固的家族不是什麽秘密。

  李自明當然也有自己的渠道,況且京兆府的官吏任免,也會由朝廷下發文書,隻是知道的遲早罷了。

  如廣陵郡王遙領京兆府,以薛奎任知京兆府事,李自明也在昨日收到消息。

  趙氏換了個姿勢,正對著李自明的鼻息:“官人,有那薛奎親自坐鎮,還有一位郡王。憑著官人這幾年實打實的政績,怕是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要離開乾佑了。

  官人青年時,便誌向天下,以向民生。如今算是再尋到升遷的機會了。”

  李自明握了握趙氏的手,歎道:“盡人事聽天命,為夫做事隻求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

  唉,到時勞夫人這些年隨我一起顛沛流離。我這心裏過意不去!

  還有一事,為夫想了想,想和夫人商量下。待誌兒成婚後,也幫著賢兒物色一人家。

  賢兒科舉不科舉不重要,隻盼著他能早點成家立業,性格變得穩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