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局勢新變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2-02-27 11:33      字數:2107
  再加上明軍沒有繼續追擊,以擴大戰果。

  劉芳亮就此判斷明軍並不知道李自成已死的消息,他用布裹了李自成的屍身,秘密帶著返回了漢口。

  回去之後,劉芳亮秘而不發,隻告訴了寥寥幾個闖軍大將。眾人商議之後,推舉劉芳亮暫領全軍。

  劉芳亮對外宣布南陽戰事緊急,闖王已先行返回荊州,通過此舉來安定軍心。同時,他令張鼐率騎兵重回武昌,襲取周邊州縣,以威懾明軍。

  而在另一方麵,他卻秘密將在漢口的糧草、輜重全部裝船。

  數日之後,劉芳亮突然率部全部撤離了漢口。

  等堵胤錫發現事情不對,派兵出城去追的時候,劉芳亮早已安全撤回了嶽陽。

  數日之後,李過從長沙趕到嶽陽奔喪,闖軍才對外宣布李自成身死的消息。

  一時間,天下震動,闖軍軍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劉宗敏欲要率部撤回襄陽,被鼇拜抓住機會,趁勢猛攻。在樊城,闖軍大敗,數萬大軍潰散而逃,無數闖軍潰卒擁向聯結樊城和襄陽的浮橋。

  清軍加緊強攻,大部分闖軍士卒落入水中被直接淹死,隻有不到兩成的人逃回了襄陽。屍體塞滿了漢水河道,江水為之不流。

  劉宗敏本人也因為重傷而被清軍擒獲,被綁到襄陽城下直接用弓弦絞死,與之一起的還有數十位闖軍將領。

  襄陽城中軍心崩潰,逃者無數。

  接著,鼇拜便對襄陽城發起了猛攻。

  一日不到,襄陽城破,劉體純率殘部不到萬人向南逃回了荊州。

  幸而鼇拜所部也因為之前連番作戰,損失也很大,暫停了對闖軍的追擊。

  李自成身死,按說應該是其養子李雙喜繼承他的大順皇帝之位。但李雙喜卻不願意,他以自己年輕,難以控製局勢為由,轉而推舉更有威信的李過。

  劉芳亮、郝搖旗、塔天寶、李來亨、吳汝義等其他闖軍主要將領也同樣支持李過。

  在他們的支持聲中,李過接過了闖軍的大旗。但他言說此事需要稟告高夫人,他隻是暫領主將之權。

  在嶽陽,李過率領全軍給李自成發喪。

  出乎所有闖軍的意料,堵胤錫卻在此時派遣使者前來嶽陽,以祭拜李自成的理由來見李過。

  使者向李過提出,隻要他們願意歸降大明,堵胤錫就會上書朝廷請求饒過他們之前的所有罪行,並提請大明皇帝為之封候拜將。

  李過沒有完全回絕,但也絕了繼承大順皇帝的想法,因為他突然發現隻要不稱帝,和大明便有回轉的餘地。

  但堵胤錫把這提案上奏朝廷後,卻在朝內引起了軒然大波。李建泰奉命西上武昌,強令堵胤錫趁李自成身死,徹底攻滅湖廣闖軍。

  堵胤錫拒絕執行,被李建泰直接接管了軍權。當月,李建泰下令讓立下大功的金聲桓率部攻打嶽陽。

  金聲桓之前立下大功,被封為平賊將軍,這次表現的分外賣力。但其他左軍將領卻不甚願意出力,甚至因為不願看金聲桓獨美而扯他的後腿。

  嶽陽城下,一場血戰,金聲桓部損兵近萬。後援不繼,隻能暫停了進攻。

  劉芳亮趁明軍士卒疲憊大意,率騎兵出城偷襲。

  明軍不知情況,將領先逃,士卒隨後,最終引發全麵崩潰。被俘萬餘人,被殺近兩萬,很多是在混亂中被自己人踐踏而死的。

  這個時候,大明朝廷才反應過來。李自成雖死,但闖軍的實力還在。而自軍兵力雖眾,人心卻不齊。

  如果繼續戰下去,自軍將很難討得便宜。

  在史可法的支持下,堵胤錫再次被啟用,主要負責和李過商議納降的事情。

  而這個時候,吳三桂手下大將王屏藩突然從四川殺入湖廣,占據巴州,威脅秭歸。而占據襄陽的鼇拜也十分活躍,積極招兵備戰。

  相對於東邊,似乎闖軍西邊麵臨的威脅更加顯著。

  李過下令劉希堯放棄衡陽,把南部兵力集中於長沙,收縮兵線。把嶽陽托付給劉芳亮,自率大軍返回江陵,支援劉體純。

  至於和南明的談判,李過沒有明確表態。

  但堵胤錫為了表達誠意,暫停了對嶽陽的圍攻。隻留下一部人馬駐紮在洪湖,剩下的盡數撤回了武昌。

  但在南麵,高傑在占據衡陽之後,卻不管命令,繼續向北進軍,接連占據湘潭和醴陵。他占據衡陽、永州、寶慶三府,任命官員、招募士卒,征收賦稅。把這三府之地當成了自己的地盤,完全不聽南明朝廷以及桂王朱由榔的命令。

  剛走一虎,又來一狼。

  南明暫時無暇顧及高傑,況且還需要他牽製長沙闖軍,隻能默許他的所為。不僅如此,還得派出使者犒賞高傑,以獎勵他收複衡陽的功績。

  闖王李自成死後,天下再次迎來新一輪的大變。

  洪武帝朱元璋祭日之時,隆武帝朱聿鍵派出自己的弟弟朱聿鐭以祭祖的名義前往南京,參加了老朱家的祭祖大典。

  期間,朱慈烺私下召見了朱聿鐭。提出同為大明宗室,隻要朱聿鍵去帝號,其他的一切都可談。

  等朱聿鐭離開的之時,左懋第隨他一起去了合肥。

  在那裏,左懋第去拜見了朱聿鍵,許諾他去帝號之後可以繼爵唐王,統領長江以北的所有軍隊。

  等將來平定天下,中興大明,再還於南陽。

  左懋第又去見了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等隆武諸將,許諾朱聿鍵對他們的封爵,大明皇帝依舊會承認。

  但對於兩個大明降將,劉良佐、方國安,左懋第卻故意視而不見。

  劉良佐和方國安驚恐萬分,唯恐隆武帝去帝號之後為了取信明帝而把他們獻出去。兩人去拜見朱聿鍵,後者隻是稍微安撫了一下他們,對於去帝號之事不可置否。

  這是朱聿鍵的真實想法,他自己也在估量形勢。

  隆武軍的軍權從來不是完全掌握在他手裏。

  若形勢不對,孫可望他們隨時可能拋棄他。背靠著大明,他能更好的壓製孫可望他們。但若是去除了帝號,孫可望他們為何不直接向明帝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