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撤離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1-09-11 20:54      字數:2082
  第三日一早,薩哈率一千七百餘騎返回。出擊鎮江堡,襲擾鳳凰城。這一路行來,他竟然隻損失了二百餘騎,頗有名將之姿。

  同時,渾塔又從各地調來了近千人。

  兵員的增多使清軍的士氣有所提升,渾塔趁機又對岫岩城發起了猛攻,進攻方向是之前他們誘攻的東、北兩門。

  這次,無論是士卒數量還是攻城器械都有所增多。他們甚至還製造了幾架簡易的拋石機,對著城頭不間斷的拋灑磚石。

  李定國把守軍也集中到了這兩門,積極防守。火炮噴著火舌,將炮彈狠狠的砸入敵陣。弓箭如雨,恣意拋灑。

  清軍不間歇的強攻了一日,無數次登上城頭,又被守軍無數次趕下城。即使入夜,清軍還在不斷射箭入城,以阻礙守軍修葺城牆。

  第四日,清軍繼續強攻,守軍死傷近半。外城殘破,出現了數個豁口,無數清軍從那裏衝進城內。

  李定國眼看已經守不住,就及時下令盡撤外城守軍,把所有兵力集中到更加堅固和險峻的內城。

  這樣一來,防守的麵積少了,兵力也更方便增援各處。

  而那些新招之卒也經受住了之前的考驗,不再如最初那般一看到清軍就驚慌失措。損失雖然比那些老卒要重的多,但在守城中也能發揮出一定的作用。

  清軍沒有繼續進攻,一是他們損失過大,二是武誌英所率的兩千餘騎兵趕到了岫岩城。

  武誌英沒有直接援救岫岩城,而是先派人和李定國取得聯係,按照其命令列陣在外。清軍來戰,他就向後脫開接觸。清軍攻城,他又貼上來騷擾。不遠不近,若即若離,鬧的渾塔不敢全力攻城。

  渾塔和南褚又吵了一架。

  南褚以挑釁的語氣指責渾塔,說現在已難以攻下岫岩城,應該讓大軍立即北撤。渾塔是岫岩城主將,又是他的擅自行動而導致岫岩城失陷,即使追究責任也隻能追究他的。身為他副手的南褚固然有錯,但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但渾塔不同,若他逃回去。即使能僥幸逃得性命,也免不了一個追罪罷官的下場。此刻他已拿下岫岩城外城,把李定國逼入了內城。或許再加一把勁,就能重新奪回岫岩城。在完全喪失希望之前,他怎麽會輕易撤軍?

  南褚見渾塔如此堅持,留下一句“你隨便”後便起身離開了。隨後,他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回遼陽。

  在信中,他對渾塔極盡指責。在明知道渾塔必敗的前提下,提前寫這封信也是為了徹底將自己和戰敗的責任撇開。

  渾塔聽聞南褚派人北去,知道他的心思,但此刻的他卻已顧不得那麽多了。在他看來,隻要奪回岫岩城,其他的都是小事。

  他連續派出三支人馬,分別奔赴通遠堡、蓋州和遼陽,向他們言說岫岩城的重要性,請求他們派出援兵。

  實際上這三支人馬,渾塔抱有最大希望的是在通遠堡的勒克德渾和李率泰。他們那裏有足夠的兵員,距離也比較近。況且岫岩城之所以失陷,也是因為渾塔率兵去增援通遠堡,他相信勒克德渾一定會出兵的。

  隻要堅持下去,就有希望。

  渾塔對內城又發起了幾次進攻,但因為李定國防守嚴密,清軍沒有討得絲毫便宜。他又向城外的武誌英部發起進攻,但後者根本不與之交戰。再加上清軍騎兵的數量又不比對方多,沒有步卒參與,渾塔也沒有取勝的把握,不敢傾力追擊。

  就這樣相持了兩天,渾塔終於還是頂不住了。

  因為他得到消息,七千餘克遼軍正越過白洋溝快速向岫岩城趕來。而且,清軍的糧草也不多了。

  渾塔和南褚又坐到了一起,這次他們終於達成了一致,那就是撤。但在怎麽撤的問題上,渾塔和南褚的想法又有不同。

  南褚的意見是趁著夜色盡快撤離,並提議通過關門山向北撤離。

  但渾塔不願意,他覺得自軍兵力充足,沒必要在夜間撤離。因為夜裏一旦受襲,很容易發生意外。況且石門關方向道路狹窄,也不適宜大軍通行。他的意思是向東撤,撤向通遠堡與勒克德渾會和。

  這裏麵有渾塔的一些私心在。

  向北撤是撤向遼東腹地,短時間內恐怕再無戰事,他的下場便是注定的。向東撤,勒克德渾正與克遼軍在通遠堡交戰。自己帶兵前去,投靠勒克德渾,或許還可以有機會在那裏戴罪立功。

  在這點上,南褚沒有和渾塔過多爭吵。他提議向北撤是因為那邊便於設伏,可以助李定國全殲渾塔所部。

  但向北撤,除了那裏距離岫岩城較近,可以盡快撤到遼東腹地外,確實沒有其他更好的理由可以說服人。

  爭吵太多,南褚擔心渾塔會生出疑心。

  況且,渾塔還給出了一個南褚從大義上無法拒絕的理由。除了想全軍撤離外,他還想遷走岫岩城周邊的所有百姓。

  遼東人口稀少,這是清軍一貫的做法。滿清數次入關,搶的近百萬到遼東為奴。這些人從事耕種,是滿清的軍糧和兵力的來源。

  還有一個東撤的原因,就是向東道路寬闊而順暢,便於大軍撤離,即使帶上百姓也可以。

  南褚最終同意了渾塔向東撤的意見,但提出他不想去鳳凰城,希望渾塔能讓他帶著他手下的數百旗丁按照他的想法向北撤。

  渾塔因為南褚之前總和自己作對,早就對他厭煩不已。幾百旗兵,無關大局,他沒有多想便同意了。

  兩人商議完畢,各自離開。但轉眼間,渾塔的撤離計劃便擺上了李定國的案席。

  看了一下,李定國瞬間便明白了渾塔的意圖。他花了那麽大的功夫,冒了如此大的風險,自然不願意渾塔安全離開。

  他派人去通知武誌英,讓其多派斥候,監視清軍的動靜,以便隨時做出應對。同時也快馬加鞭西去,通知趙旭升率部盡快趕過來。而在城內,他也聚集所有兵力和馬匹,做好了隨時出擊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