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圍困蓋州3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1-08-18 04:12      字數:2073
  說著,周顯扭頭看了看,問謝遷道:“今日怎麽沒見樂吾?”

  謝遷道:“他呀!跟著高毅去前陣了,說是讓他手下的士卒適應一下和清軍的交戰。”

  周顯點了點頭,沒再多問。

  於七被任命為遊擊將軍,歸謝遷指揮,獨領一團。謝遷為了照顧他,給他指派了不少有經驗的中層將領。

  但因為之前謝遷所率大軍損失較重,老卒稀缺。尤其於七新建那團,七成左右都是新招募之卒。

  於七大概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盡快提升手下士卒的戰力,畢竟一場實戰的磨礪勝過一個多月的訓練,周顯心中這麽想著。

  趙旭升道:“督帥,這天越來越寒,那些壕溝是不是盡快開挖?屬下覺得最好不要調動清河北大營的兵力,以讓他們保存體力專心應對滿虜。可以將後營和輜重營的兵力調過河去,專司負責挖這些壕溝。”

  周顯笑道:“這樣的體力活耗時費力,不是士卒所擅長的。現在秋收結束,大部分百姓都賦閑在家,讓他們來挖吧!”

  趙旭升皺眉道:“督帥,挖這樣的壕溝,至少要一兩萬百姓。從後麵調百姓,這一路上的吃喝可不是個小數目。目前全軍糧草都緊巴巴的,再養著他們……”

  周顯擺手道:“秋收剛結束,百姓家中豈會缺糧?讓他們自帶幹糧,自備工具。以官府的名義下一道命令,為軍中做事一天,給工費三百文。”

  趙旭升怔在當場,這不就是把給他們吃的直接換成給他們銀子嗎?

  這也無怪乎趙旭升奇怪,他是軍將,也監管遼南的政事,但財賦的事情他卻不直接接觸。實際上,現在周顯最不缺的就是銀子。

  通過黃宗羲的稅製改革,礦稅、鹽稅、田稅等都提高了不少。向南洋的海貿雖然因為與荷蘭人的交戰而有所減少,但馬紹愉從瓊州向安南、東籲等國的海貿卻在有序進行。這些都給周顯增加了不少賦稅。

  最主要的是,人民銀莊、華夏錢莊和南洋錢莊這三大錢莊的蓬勃發展。

  士卒的軍餉、官員的俸祿,商人的貿易基本上都通過三大錢莊的存儲業務進行。雖然也有人把自己的錢換成現銀取出,但大部分人都選擇把錢存在裏麵,從而使三大錢莊裏麵都有足夠的現銀。

  而周顯所能調用的銀子又是三大錢莊現銀的三倍以上。

  總之一句話,周顯不差錢。

  當然,如果周顯最後敗了,他所調用的銀子還不上了,那迎來的將是整個體係的崩潰。反之,他奪取了整個天下,那這點銀子和整座江山相比又算什麽。

  從這個角度上,他調用的錢都是那些把錢存在三大錢莊的儲戶,而風險也由所有人承擔。

  這和騙子無疑,隻是目前一切都運轉良好。若今後玩砸了,最信任他的那些人恐怕也是最想將他生吞活剝的那些人。

  因而,周顯不能輸,也輸不起。

  他已不單單代表自己,更承擔著無數人所擁有的的一切。

  周顯看趙旭升沒有說話,繼續道:“趙總兵,無論是後營,還是輜重營都應該做好與滿虜開戰的準備。訓練要加強,要盡可能快的提高他們的戰力。另外,在遼南訓練鄉勇的事情也要抓緊進行,若是戰事緊急,守城這樣的事情或許就要交給他們了。我們要盡可能的調用所有兵力,以給滿虜以致命一擊。”

  太陽西下,射箭比賽也決出了勝負。

  孫川得了榜樣,吳琳得了探花。但狀元卻不是他們兩師中的人,而是一名叫劉文策的騎兵千總。

  他本是李開手中騎兵的三隊哨之一,後來因戰功被提升為千總。

  覺華島懸在海外,騎兵用處不大。李開去時隻帶走了三百騎,劉文策留下來暫時歸武誌英指揮。

  周顯親自給他們發放了獎品,本來打算設宴和進入前十二名的一起吃個便飯。但還未開始,傅以漸和夏完淳便通過浮橋過來。

  夏完淳不久前和膠州知州張旗乘運糧船來到遼南。

  現在遼南的政事一直由趙旭升監管,缺少一個真正的主政者。周顯準備暫時設一個遼南知府,以加強對金州和複州的控製。

  張旗是萬元吉舉薦,周顯同意後來遼南赴任的。而夏完淳是覺得在山東太過無聊,寫信給周顯請求來的。

  周顯聽了他們報告的事情,隻能讓謝遷留下替自己作陪,和趙旭升一起返回榆林鋪。

  天色黢黑,涼風一陣一陣的,很是寒冷。沿河搭建的七座浮橋周圍都豎著火把,在黑夜間很是明顯。

  行到中間,周顯突然翻身下馬,伸手入水,很冷。問向趙旭升道:“有這附近從軍的嗎?帶幾個來。另外,負責修建浮橋的也帶來。我有話問他們。”

  不一會,幾個人從壘堡那邊被帶了過來。

  周顯看著他們,心中有點難以言明的味道。

  清河北大營有近兩萬兵卒,屬於全軍精銳,基本上人人都配有精致綿甲,其他裝備也一應俱全。

  留在河南岸和把守浮橋的情況稍次一點。

  就如眼前的這些,雖然也身穿鎧甲,但都是皮甲。而且因為他們不參與戰事,吃穿用度也不如前軍。

  就如眼前的這幾個人,除一個身穿長袍,較為厚實外。其他人穿的都是薄棉衣,此時凍的都緊縮著脖子。

  若是再冷下去,靠他們身上的衣著,恐怕要凍死人了。

  周顯上前,挑中一個看著年紀不大的青年,用手摸了摸他的衣著,問道:“你是本地人?叫什麽名字?”

  那青年回道:“回將軍,俺叫梁小福,家就在距離這清河不到一裏地的地方,以前經常在這河裏玩。”

  周顯點了點頭,“那我問你,這河大約什麽時候結冰?又要等多久,冰凍的才能夠在上麵行人。”

  梁小福忙道:“很快,最多半個月。隻不過要等到能走人,至少還需要一個月。隻不過這個不一定的,有的時候早一點,有的時候晚一點,差不上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