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缺糧問題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1-06-08 00:01      字數:2142
  趙旭升除了主管軍事外,還兼管政務。因而他對全軍的情況一直十分了解,缺糧一直是克遼軍所麵臨的主要問題。

  克遼軍所占據的遼南地區多是缺少可土耕土地的丘陵地帶,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到目前為止,在當地的百姓也不過四萬多戶,每年收獲的糧食也僅能養活他們自己。

  但在整個遼南地區,可是有八萬大軍,數千官員。他們的所食所用都要通過船隻從山東運到旅順,再由旅順運到前線,在路上消耗的基本上是運到前線的兩倍有餘。

  山東地域廣闊,在魯西有大片平原可供耕耘。但山東人口眾多,旱水之災頻繁,且因為北地戰亂,大量災民擁去山東。糧食入不敷出,隻能靠從南地或者南洋購買,這個在路上的耗費就更多了。

  而且目前南方也大亂,南明已下令減少糧食運來山東。雖然之前周顯在山東建立敖倉,還有一些存糧,但消耗到現在也沒剩多少了。最重要的是,缺糧的不止遼南,覺華島、鳳凰城等各地的求糧信也是一封接著一封。

  周顯下令緊著其他地方用,就在上個月,還下令將本要運來遼南的三萬石糧草運往鳳凰城給李定國。

  這樣一來,遼南的儲糧就更不足了,僅可供全軍四個月所食。這也是趙旭升等人迫切想要出兵拿下蓋州城的原因,取敵之糧為己所用。

  周顯微微蹙眉,輕輕的歎了一口氣,缺糧的確是他麵臨的大問題。現在山東多年的儲糧已經差不多告罄,而南明也減少了售給山東的糧食數量。秋收在即,或許可以頂上一陣。但入冬到春收這段時間之間,恐怕山東各地又要餓殍遍野了。

  趙旭升知道蓋州城內有大量存糧,就想立即出兵拿下它。但他沒有想過,一旦大兵出動,那消耗就更大了。

  而且一旦失利,不僅城中的糧食得不到,自己僅剩的儲糧也會消耗殆盡。

  周顯低頭想了一會,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他本來心情十分高興,但聽趙旭升說到這個,頓時有點興趣索然。他遙遙望著遠處的蓋州城,沉默了好半晌,最終下定決定,“再等一段時間吧!秋收之後,攻取蓋州。走,回去,該搞點大動靜了。”

  天色如墨,不時閃過一道閃電,接著是響雷滾滾,珍珠般的雨滴傾盆而下。這是自進入仲夏之後遼東所下的第一場大雨,清水河暴漲,聯結兩岸的浮橋被衝毀。幸而在此前周顯及時下令,才使在北岸的兩營人馬在暴雨之前安全回撤到南岸。

  周顯站在窗前,涼風襲來,有幾分寒意。他伸出手,雨滴打在手掌裏,浸濕了他的衣袖,而他卻恍然不覺。

  各地的情報如紙片般傳來,讓他心緒難寧。

  在山西,黑明道行事輕率,多次洗劫以範家為首的投清晉商,而最終落入清軍所設的陷阱之中。數千之眾,傷亡殆盡,連他本人也在被俘後被清軍送到京城斬首。其殘部千人退到朔州境內,與山東方麵完全失去了聯係。

  張家玉為支持李岩在彰德府的戰事,以利相誘,組織了周圍近十萬各路盜賊,齊力攻下了常山。

  常山位於保定之南,巨鹿前線之西北,是清軍南下的必經之地,也是清軍儲存糧草輜重的地方。

  張家玉極具眼光,一下子便打到了清軍的七寸上,巨鹿清軍頓時陷入驚慌之中。吳元吉趁勢猛攻,雖然最終沒有突破清軍防線,但也給清軍造成了大量死傷。從而使巨鹿軍可以抽出足夠的兵力支援李岩,並最終解了安陽之圍。

  薑瓖率主力大軍退出河南,其主力屯駐在山西和河南交界處的黎城。而在攻打彰德府過程中表現出眾的王輔臣率領近萬大軍駐紮在臨漳,與在大名府的閻應元部對峙。

  陳子龍的圍解了,但張家玉的問題來了,他占據常山使清軍感到了直接的威脅。雖然吳元吉的積極出動使駐紮在巨野清軍不能有所作為,但在保定和京城的清軍精銳出動了。

  多鐸親率三萬步騎出征常山,欲要一舉蕩平所有賊寇。

  僅僅一個月,張家玉所組織起來的近十萬大軍便全部潰散。大部分被多鐸攻破,剩下的再次逃進了深山。

  但多鐸這次卻沒打算就此饒過他們,他率領大軍四麵圍剿。遇人就殺,見人就戮,而無論他們是否為賊。

  一時間常山周邊血流成河,被殺戮之百姓就不下十萬之眾。

  雖然張家玉回報,說他是故意如此,被清軍所殺的也多是各山的盜匪,他所率領的軍隊損失並不重。

  但因為多鐸的強勢和威逼,大部分賊寇最終或主動,或被動的選擇了歸順清軍,而多鐸也授予他們各種官職。

  這些人熟悉當地地形,且人數眾多,頓時便讓張家玉陷入了困境。

  而多鐸也僅是把這些人當成自己的一把刀,隻授予他們各種官職,而不給他們提供糧餉。為了活下去,他們隻能四處搶劫百姓。

  賊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各路官匪來來去去,使常山周邊徹底淪為活生生的人間地獄。

  張家玉因為提前有防備,及早脫身,自身的損失並不大。而且在路上,他還借機收編了一部分盜匪,擴充了自軍的實力。

  最終,張家玉成功逃撤入了太行山中。暗自潛伏,隱藏蹤跡,以等待時機。

  從結果來看,以自軍的少量折損支援李岩解了安陽之圍,同時逼迫多鐸出動清軍主力。張家玉做的十分漂亮,充分展示了他的才能。

  但周顯思考的是,這樣做是否真的值當?

  在短時間內便聯合近十萬匪寇大鬧常山,這是周顯最初派張家玉去河北時完全沒料到的。

  但這樣一股龐大的勢力,沒有發揮大的作用,就這樣被多鐸一掃而空,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浪費。若是讓他們不表現的這麽明眼,暗自積攢勢力,絕對可以在將來能給清軍帶來更大的威脅。

  等張家玉那裏重新恢複實力,都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