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忠烈陵園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1-03-16 16:36      字數:2116
  出了山穀,周顯叫醒了在路旁打瞌睡的孫豹,指向身後親衛提著的兩布袋食物道:“給兄弟們分吃了,一刻鍾後出發。”

  孫豹應了一聲,從布袋裏取出一大塊羊肉,邊吃邊大聲叫道:“來來來,吃東西了。”

  自出穀之後,李岩一直眉頭緊蹙,此刻他忍不住問道:“你真把他們交給我?”

  周顯點了點頭,“我說過了,我離開山東之後,由你主持軍務。留在山東的四軍主將,楊衍身世好,為人高傲冷漠。劉孔和性子慢吞,短時間內很難接受你。談時邁年紀最小,資曆也淺,但受限於他父親談震彩昔日的背叛,心思很重。若是我下令,他會尊重你,但若讓他完全聽你命令行事,恐怕很難。”

  周顯頓了頓,接著說道:“四人之中,隻有吳元吉會第一時間接受你,但他所率的那軍主力現在遠在巨鹿那邊。你要徹底壓服他們,需要向他們來展示自己的能力,也需要時間。把郝永賀他們交給你,若是中間出現什麽變故,他會全力協助你,再配合其他人,再大的問題也能解決。”

  李岩搖了搖頭,“我不是在說這個,我是說你就那麽信任我?為什麽,隻因為我們之前認識的關係?”

  周顯淡淡笑道:“也不完全是。有三方麵的原因,我們彼此相交是其一。第二是我身邊缺你這樣能謀劃全局的大才,此時沒人比你更適合。第三是你的心性和誌向。山東一亂,最慘的就是山東境內這萬千百姓,我相信你會替我守護好他們的。”

  紅娘子在旁聽著,輕輕的歎了一口氣,向李岩道:“林泉,這壞小子早就把你看透了。他這是窮盡腦汁,讓你為他效力呢!”

  周顯勾了勾嘴角,“紅姐姐,你這可就冤枉我了。李兄他心中所想,並不是我所能決定的,我隻是在實現我心中誌向的同時也幫李兄實現他心中誌向。對了,紅姐姐,你帶來的數百人是完全忠於你的,把他們也帶來這裏吧!我再給你補充一些,湊夠一營。持火槍者,必要有一定的防護,否則在平原上擋不住敵軍一擊。你這一營不用火銃,直接用刀槍,用以護衛其他兩營。訓練時彼此多磨合磨合,將來遇到韃子騎兵,也能有一戰之力。行了,不說了,該走了,今日還有很長的路要趕。”

  天色蒙蒙亮,一陣緊急的敲門聲把彭士奇驚醒,他披衣起來,將來人迎了進去。等他聽完回報,臉色微變,沉思了片刻,下令道:“你現在立即去找丁守備,讓他點一千士卒來府衙與我會和。另外,讓趙同知、劉判官、孔縣令等人也立即趕過來。對了,派人去曲阜一趟,把事情也給那個衍聖公孔胤植說一下。”

  周顯站在泰山腳下,看著已經逐漸成型的忠烈陵園,心中感慨萬分。向李岩道:“李兄,從太史公寫《史記》以來,到現在皇家主修的正統史書已有二十三部,但每一部寫的都是王侯將相,朝廷公卿,很少有人把目光投向普通士卒。也的確,他們地位不如前者高,功績不如前者大。他們更像是一個個螻蟻,活著沒人注意,死了也沒人在意。但在國家危難之時,卻要靠很多像他們這樣的人主動站出來,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抵禦外敵,來護佑比他們更加孱弱的一般百姓。在這個亂世,他們就是英雄,而英雄就應該被人記住。哪怕隻是一個簡單的名字,一個他們出生的地方。”

  李岩蹙眉道:“所以,你建了這個?”

  周顯點了點頭,“在萊州,我曾建了一個忠烈祠,但後來戰死的士卒越來越多,那裏的墓地已盛不下他們。所以,我從府庫裏調用了五十萬兩白銀,命人在這裏營修忠烈陵園。當時很多人反對,他們覺得銀子應該用來招募更多的士卒,鍛造更鋒利的武器,而不是用在已經戰死的人身上。但我認為若是為國戰死的人連塊墓地都沒有,將來還有誰願意為國而死?有人說‘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命,天下才能太平’,但我認為隻要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為何而戰,才能做到。這個戰並不一定是戰場,也在整個天下。我能做的不多,但凡是我軍中士卒戰死後,若是他們的家人同意,他們就會被安葬在這裏。反之,我會在這裏建立一個屬於他們的衣冠塚,留下他們的名字,讓後人銘記。”

  說到這裏,周顯頓了頓,轉向李岩道:“李兄,你知道自我創建五德營後,有多少士卒戰死沙場嗎?”

  還未等他回答,周顯便繼續說道:“兩萬三千六百四十八人,這是最新的數據,以後還會有更多。”

  李岩臉色微變,略微有點吃驚。“你怎麽知道的如此詳細?”

  周顯從懷中拿出一卷書冊遞給他道:“我軍中每個招募入軍的士卒都是真實的,吃空餉在我這裏是不可饒恕的死罪。每個士卒的名字,他們的籍貫,他們的年齡在官府都有備案。若是他們不幸戰死,他們的親人會按律領到一定的撫恤。他們的子嗣會得到撫養,他們的父母會得到照顧,……”

  李岩翻開書冊看了看,裏麵寫有姓名,籍貫,出生年月,和他們的直屬親人。一頁頁,一行行,密密麻麻的。他微微歎了一口氣,“我現在明白你手下士卒,哪怕是新歸附士卒都為何那樣願意為你效死了。你讓他們沒了後顧之憂。”

  周顯搖了搖頭,“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葬在這裏,和他們一起。而這個地方也能永遠存在,讓人們看到這些墓碑的時候,知道有一群人曾為了他們過上比現在更好的生活而戰死沙場。”

  周顯突然大喊一聲,“李知州。”

  一個黑麵長須的中年男子站了出來,“下官在。”他是泰安知州李元成。

  周顯從李岩手中拿出名冊遞給他道:“這個我交給你了,一定要做好此事。等這裏完工了,我定會攜全軍將士來此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