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接戰3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1-01-16 17:41      字數:2142
  李自成左手持韁,腰懸寶劍,端坐在自己的愛馬烏龍騅上。自為帝之後,出則坐轎,入則乘輦,他已很少再騎馬。

  在距李自成不遠處,豎著一麵闖字大旗,那是老闖王高迎祥命人所縫。黑水峪慘敗之後,李自成繼承了這麵旗,也繼承了闖王的名號。

  這麵旗幟隨他南征北戰,見證了他的慘敗,也見證了他的輝煌。對於新歸順的將士,這麵旗幟看起來或許又破又舊。但對於那些跟隨他從河南打到京師,尤其是原先老八營的將士,這麵旗幟是闖軍的魂。

  隻要它還在,闖軍永遠都不算敗。

  李自成此刻把它掛出來也是這樣的意思,他要讓全軍將士看到這麵旗,以及他本人。自出井兒峪和寬佃峪之後,全軍已成有進無退之勢。

  這一戰若是敗了,別說保全北方,就是全員撤回河南或許都是奢望。所以,這一戰,他必須勝。

  在他身後半個馬身,宋獻策和李岩騎馬並排而立。兩人眉頭緊鎖,想著不同的事情。

  從山海關一直延伸到山西境內,塞邊長城千裏之長,而且多有破損。在崇禎一朝,清軍就多次越過長城,威脅京師。

  此刻九邊之兵盡皆逃散,已經沒有什麽可以攔截清軍入關。他們可以輕取山西,就一定可以從河北長城附近直接殺入京畿威逼京師。

  可以說,整個北地都在清軍可以攻擊的範圍之內。

  這也是李岩在山西大部被多鐸所奪之後,提議李自成將天津重新交還給周顯,讓周顯之軍來牽製清軍。他甚至提出大軍即刻撤回河南,先穩住局麵,再徐圖擴張的建議。

  但他的意見不僅沒有得到李自成的支持,還招致了大部分將領的反對。

  李自成好不容易奪取京城,登基稱帝。如果連北地都守不住,那他這個皇帝算什麽,天下人會怎麽看他?他出身布衣,深知創業之艱難。如果從京畿撤離,他丟的不僅是整個北方,還有凝聚起來的士氣軍心。

  非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輕易撤出京畿的。

  而天津乃京師東側門戶,交給周顯是容易,但將來想要再要回來就難了。最重要的是,他不信任周顯。

  唐通、白廣恩歸附自己,但轉瞬間就又投靠了清軍。崇禎帝雖死,但朱慈烺在南京稱帝,大明的影響力還在。

  李自成最擔心的是新明與清軍結盟。讓周顯駐兵天津固然可以牽製清軍,但誰又敢肯定他不會從南出擊闖軍呢!

  所以,李自成寧願讓李過率近三萬士卒駐守天津毫無作為,也不願讓周顯渡過運河北來。至少在目前河北境內,闖軍依然占優。

  而闖係諸將不願意離開京城的原因則更為簡單,私心作祟。

  自入京之後,他們各個都賺的盆滿缽滿。王府候宅,遍地良田,妻妾成群,人人都活在富貴窩內。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豈願離開京城返回河南?

  無法阻止最終的決策,李岩隻能盡力為李自成謀劃。李自成妄圖一戰而勝,但李岩覺得當前情況下很難實現。

  他內心十分憂慮清軍會從其他方向突破長城,以和奪取山西類似的方式截斷闖軍的後路。因而他竭力勸服李自成讓劉芳亮留守營州,以做後援。這樣既可以防備被清軍抄襲後路,又可震懾在京畿周邊的諸多心向大明的鄉紳豪強。

  李自成同意了此事,但李岩知道這一切都不算結束。

  在陝西全部,山西大部被清軍所奪的情況下,即使這邊擊敗了眼前的多爾袞,恐怕也對大局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況且眼前的清軍多為騎卒,或許能擊敗他們,卻很難圍殲。他最怕的是和清軍在這裏打成持久戰,到時候進不能進,退又不能退,那時才是闖軍真正的災難。

  自進軍陝西之後,闖軍的發展太快了,實力擴充的也太快了。基本上每個將領都認為到享福的時刻了,以為天下已經在自己手中了,而沒有費心去經營新奪取的地方。

  這樣導致的結果,很有可能是一場敗戰全軍潰敗,士氣盡喪。

  這些日子李岩一直不由得想到這樣的場麵,內心苦悶異常。而偏又不能對別人說,以免開戰前影響軍心士氣。

  而宋獻策卻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他有智才,一個“十八子當主神器”的箴言讓他成了闖軍的軍師。但卻無大略,他看不清整個天下的形勢。

  宋獻策所看見是在京畿的數十萬大軍。論形勢凶險,現在哪裏比得上在南陽與孫傳庭對戰之時。那個時候,他甚至做好了獨自逃走的打算。

  但最後是闖軍勝了,十數萬官軍全麵潰散,孫傳庭身死陣中。闖軍順利奪取了陝西、山西和整個北地。崇禎帝自縊而亡,李自成在京城稱帝,而他也榮耀加身,被封軍師。

  從一個人人可欺的算命先生走到今日,也真算是光宗耀祖了。他不像牛金星那樣有很強的權力欲,苦心經營,想盡辦法博取李自成的眼光。也不似李岩有經天緯地之才,時時以天下為己任,急俠好義。

  他一生最敬劉伯溫,他都為自己想好了。等李自成坐穩了江山,他就退隱山林,然後安安穩穩的養老。

  對於眼前的這一戰,他對闖軍充滿信心。他轉頭看了看李岩那張難看的臉,心中一直想不通他到底在憂慮什麽?

  突然間鼓聲大作,戰馬嘶鳴,八千左右蒙古騎兵越陣而出。初時緩慢,然後逐漸加力,竟是清軍首先發起了進攻。

  李自成臉色微變,眉頭高高蹙起。

  清軍沒有在布陣還未完成,隊陣混亂之前發起進攻,也沒有在闖軍出動,大軍行進不一致之時發起進攻。而選擇在自軍行陣已成,嚴陣以待時發起進攻。多爾袞這是太過自信自軍的戰力,還是太過輕視自軍。

  雖然這對自軍來說是好事,但李自成不喜歡這種感覺,但此刻的他什麽都沒做。他已將前線指揮大權交給了劉宗敏,非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親自下場指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