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李自成的選擇2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4      字數:2118
  東上進攻山海關距離較近,不會存在糧草運輸的問題,但也存在其他的問題。

  首先是出動多少兵力的問題,那裏除了吳三桂和高第的五萬餘大軍,還有多爾袞所率的近八萬清軍精銳。敵軍兵力高達十三萬之眾,且多為精銳。

  若是派兵少,很有可能會被多爾袞直接吃掉。因為失了榆林,軍心已經十分動蕩。若是再敗一次,形勢恐怕會變的完全不可收拾。

  但若是盡起大軍東上山海關與清軍決戰,似乎也並非良策。

  首先,多鐸很有可能會從北麵殺入京畿,引發混亂。其次,因為之前的拷掠,北地的鄉紳官員對闖軍極為不滿。大軍東上,誰又敢保證不會再出現一個薑鑲?後方不穩,大軍輕動,一旦有變,後果同樣不堪設想。

  除此之外,李自成還有另外的一個擔心。吳三桂打的是為崇禎帝複仇的旗號引清軍入關,周顯雖然脫明自立,但誰都明白那隻是迫於形勢。若是在決戰的關鍵時刻,他引兵北上,從背後偷襲闖軍。那樣的話,闖軍定會遭受空前的慘敗。

  眾臣討論了好幾天,分析了各種利弊,但始終無法達成一致。

  李岩的意思是由李自成坐鎮京師,遣一員大將領闖軍主力東上山海關,與清軍決戰。

  這個大將自然是劉宗敏,但劉宗敏本人有點不情不願。在京師拷掠諸官玩的正高興呢!卻突然讓他領兵東上。勝不勝暫且不說,最主要的是辛苦。

  入京師後,山珍海味,美女少婦,應有盡有,人都胖了二十多斤。這時候讓他離開自己的安樂窩,他當然不願意。

  但他又不能明說自己不願意,他以退為進,說滿虜不足為懼,李自成應該親征。這樣既可以豎立起自己的權威,也可以讓天下人看到大順皇帝的英勇神武。還說到時候南方一定望風而降,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而牛金星則認為李自成應該在京城先登基稱帝,以穩四方。至於清軍,他同樣也認為不足為懼。他說出了李自成內心的憂慮,提出周顯有可能引兵北上。

  李岩則認為周顯不會,反而覺得可以和周顯合作,讓他領兵從海路襲擊清軍的糧道。但大部分闖軍將領顯然不如此認為。

  李自成抱著試試的態度,寫了一封信給在濟南的顧君恩,讓他向周顯提出。

  回信很快便到了,周顯同意了。但牛金星又認為周顯答應的太快,必有所圖。

  在眾臣爭論不休之時,李自成隻能投向宋獻策,讓他算一卦來預測是否當戰。

  宋獻策掏出一個龜甲,幾個銅錢,嘀嘀咕咕了大半天,最終算出的結果是“等待時機,大軍必勝。”但這個時機是什麽,他又語焉不詳。

  李自成思索了一整夜,今日終於下定了決心。

  他讓賀錦戴罪立功,領少數兵卒前往太原,統領當地兵力抵禦多鐸,防止清軍從東側威脅京畿。

  他讓手下大將黨守素領兵北上宣府,增援在那裏的陳永福。在薑鑲跪降滿清的時刻,陳永福雖然敗於多鐸,但堅定的站在了闖軍這邊。而且宣府乃京師的北門,不得有失。所以,他派出他親信的黨守素前去增援。

  同時,他令劉芳亮為前鋒大將,領三萬闖軍精銳。會和包括白廣恩、唐通、左光先在內的八萬大軍先行東上,在薊州一帶設立防線抵禦清軍。

  他令劉宗敏率十五大軍大軍,屯兵營州,以作為第二梯隊,隨時做好增援劉芳亮的準備。

  他令李過率兩萬精銳駐紮在天津,提防周顯。

  李自成也決定親率八萬精銳前往通州,禦駕親征。但是這個親征也滿足了牛金星一直想的事,自己登基稱帝,讓他當宰相。

  他令李年、牛金星等人留守京師。

  這樣看來,每個人的意見李自成都聽了,但似乎每個人的意見他也都沒聽。

  實際上,李自成之所以如此,也並非毫無道理。

  劉芳亮的八萬之眾為先鋒,主要是為了消磨清軍的銳氣,並試探他們的真實戰力。

  劉宗敏所率的十五萬大軍為中軍主力,若是清軍真的不堪一擊。但他將率大軍直接殺上去,將清軍全部驅趕出山海關。若是清軍強硬,那就地堅守,尋找機會再與之決戰。隻要主力未損,便有勝利的可能。

  而他稱帝,的確像牛金星所說的,是為了穩固軍心。牛金星想當丞相,其他的人何嚐不想更進一步。稱帝就得對諸將進行封官加爵,就得對他們大加賞賜,正可以借此收攏一下浮蕩的軍心,讓他們全心為自己效力。

  還有就是像劉宗敏所說的,宣揚武勇,震懾逃到南方的明廷。同時,也表麵自己願意和諸將同甘共苦。還有一個,他不能明說。在這個時候,他不敢把所有的兵權都交給劉宗敏。為帝之後,他再難以再全心相信任何人,跟隨他這麽久的劉宗敏也不行。

  李岩聽完李自成的安排,眉頭緊蹙。

  暗想現在闖軍的優勢在於兵多將廣,劣勢在於軍心不穩,且精銳程度不如吳三桂和清軍的聯軍。

  若是大軍齊去,將有很大可能擊敗敵軍。這樣是把自軍兵力分散成三部分,不正是給敵軍以各個擊破的機會嗎?

  李自成考慮到了這樣分階段抵抗可以消磨清軍的銳氣,但一旦前鋒大軍失敗,那對自軍的影響更大。

  等眾官散去,李岩留下來向李自成進言,提議三路大軍一起東上,直接一戰而決勝負。但李自成細思之後,還是拒絕了。他寬慰李岩,讓他留在劉宗敏身邊,全力助他打勝接下來的一仗。

  李岩雖然不甘,也隻能聽從。

  兩天後,李自成在京城登基稱帝,祭天告地,封賞百官。第二日,劉宗敏率十五萬大軍出朝陽門,奔赴營州。第三日,李自成率八萬精銳出京師,前往通州。

  而就在李自成剛啟程後,便收到從陝西傳來的軍報,西安城被豪格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