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變革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4      字數:2143
  實際上,在周顯宣布官員、將領可以自行選擇是否隨朱慈烺離開之前,他就預料到了眼前的這種情況。

  藩王方麵,魯王、德王、衡王盡皆選擇離開,其他大小郡王基本上都如此選擇。

  從京師逃出來的,文官以李建泰為首,武將以白翥為首,還有逃出來的官員,禁軍,士卒大部分也選擇南去。

  還有從國子監和翰林院的一些學子和候補官員,大部分也選擇去往南京。例如方以智,他感念崇禎帝的知遇之恩,辭別周顯,前往南京。但侯方域和張家玉二人選擇留在了山東,為周顯效力。

  在山東的,山東巡撫高名衡在京師失陷後完全絕望。他以年老多病為由,請求去職歸鄉,不再為任何人效力。

  登萊巡撫曾化龍本來和周顯相交甚密,在他擔任登萊巡撫期間給了周顯很大的支持,但此次他卻選擇了朱慈烺。他給周顯留了一封信後,從萊陽出發,直接向南而去。隨他一起的,還有登萊地區的十數個州官和縣官。

  濟南知府王章聽聞京師陷落之後,想要自殺殉國,但被手下人攔住。聽聞太子未死,他第一時間去見了朱慈烺,最後當然選擇隨之南去。而青州知府吳甘來的情況也與之大致相當,直接去職南去。

  夏允彝心中猶豫,周顯親自前去勸說,最終他留了下來。閻應元沒有表態,繼續留在了大名府。

  軍中情況尚好,但有兩個高階將領選擇了離開。

  其中一個是楊禦蕃,他曾任總兵,逼不得已投降了李定國。後來又暗通周顯,給劉文秀所率的隆武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他本想說服楊衍與他一起離開,但楊衍沒有答應。最後,他回到臨沂,利用自己楊家在當地的名聲招募了近千人,帶著他們去了南京。

  還有一個是談震彩。他曾背叛過周顯,雖然最後因為局勢有變而被重新啟用,但一直沒有給予他重用。他看到了這個可能飛黃騰達的機會,便再次做出了脫離周顯的選擇。他領著自己從墨縣帶來的三千餘部眾離開駐地臨沂南下。

  談時邁聽聞之後,騎馬去追,但談震彩拒絕回來。談時邁帶著數百不願南去的兵卒回來,向周顯請罪。周顯倒沒有怪他,隻是挺為他攤上談震彩這個父親感覺不值的。

  其他的,還有一些不得誌或者感覺自己遭受了不公的底層將領,他們的離開也帶走了一些他們手下的士卒。人數不多,但合起來也有三千多人。

  白翥從保定逃出,本身就帶出來了近四千士卒。會和逃出來的禁軍和後來到達的,朱慈烺擁有了一支萬餘人的大軍。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帶去的那些文臣也很多,足以依靠他們組成一個小朝廷。

  在永樂帝朱棣遷都北京之後,在南京一直保留有一套完整的官製。例如六部尚書,在北京有一套,在南京也有一套。隻不過在北京的掌握實權,而在南京隻是掛著虛職。但此刻情況不同了,北京的除了極少數逃脫外,大部分都陷在了京師,而南京的那些虛職就直接變成了實職。

  若是朱慈烺孤身前往,難免陷入南方眾官的控製之中。但此刻他會和從京師逃出來的,再加上從山東去的這一大批人,至少可以擁有一定的自主權,這也是朱慈烺的機會。他現在有萬餘軍隊,如果他能很好的協調兩方官員的利益,卻有可能保住現有大明的半壁江山。這也是周顯最初讓他們自行選擇的目的。

  但周顯這邊的情況就沒那麽好了,軍力上變化不大,主要在人心的動蕩上。還有就是山東巡撫去職,登萊巡撫離開。兩個巡撫全部空置。山東六府知府直接去了兩個,縣官、州官二十幾個。

  如此多的官員離開,直接使山東的統治體係陷入了混亂。

  這裏麵固然有一些人心向大明,認為朱慈烺為大明正統,出於對明的忠義離開。但更多的人則是因為山東直麵闖軍,隨時可能陷入新一輪戰事中。他們去南京,至少心理上感覺會更安全一些。

  萬元吉、顧炎武、黃宗羲等人就此事找過周顯幾次,讓他下令禁止官員離開,但周顯對之完全置之不理。隻是下令讓他們舉薦俊才,用來取代因他們離開而空出來的官職。在這種情況下,一批新的官員迅速補充了上去。

  萬元吉被周顯提升為山東巡撫,文誌通被任命為登萊巡撫。陳子龍被他從舟山調回來擔任濟南知府,張旗被提拔為萊州知府。蕭冷、韓暢兩人都被下放到濟南周邊暫代縣令,侯方域被他暫時留在了身邊。

  對於張家玉,周顯本想任命他為泰安知州,但他向周顯提出想出外領軍。周顯想了想,同意了,讓他前往淮安擔任劉孔和的副手。

  顧炎武、黃宗羲、於成龍、陳名夏四人一起製定出了一套提拔官員的規則。周顯、萬元吉、夏允彝、顧鹹正等人參與討論。雖然方案還未最終確定,但所有人的意思都是完全按照功績來確定官員的提拔與否。

  這個功績可以是財政餘額,可以是安民多少,可以是刑案減少了多少,可以是開辦了多少個新的學院。優秀者提拔,差劣者罷黜,中間者留用,以待後效。通過這樣的辦法,三年一考核,以盡可能的淘汰庸吏。

  而黃宗羲就財政方麵提出了一個方案,從巡撫衙門單獨辟出一個財政部,直接接管從省到府,由府到縣的財政。所得的賦稅按照總數進行七三分,上層占七,下層占三,而各下層衙門可以對那三進行自由支配。以增加地方的自主性,也加強了巡撫衙門對財政整體的把握。

  考慮到朱元璋定的官員薪俸太低,很多清官靠薪俸無法過活的問題。黃宗羲提出直接將所有官員的薪俸翻倍,但取消了地方的供銀,以消除貪腐。

  而對於貪汙這樣的事情,在刑責方麵變輕,要求變輕。但就一些特別的貪腐,則加重。如貪墨軍餉,貪墨救濟糧,或因貪墨造成嚴重的影響,這些直接斬首之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