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4      字數:3142
  靠著一身官軍的衣著,羅虎率部輕鬆入城,臨漳縣令甚至還為之提供了糧草輜重。

  但不久後,羅虎身份暴露,而那縣令也隻是遲疑片刻便直接選擇了投降。實際上城中隻有三百弱卒和少數鄉勇,麵對已經入城的數千精騎,他抵抗與否已沒有絲毫意義。但之後他的所為卻意義重大,在他的主動領路下,羅虎成功襲取了成安、邯鄲。

  廣平守軍意識到事情不對,連忙收兵入城,但也隻守了半日便被羅虎攻破。而後,羅虎率部渡過沙河,直逼順德府治所邢台。順德知府堅守不出,而羅虎也沒在那裏多做停留,直接繞城而過,從邢台西側攻破巨鹿、新河等地,兵鋒直插入真定府境內。

  而隨著羅虎的勢如破竹,很多當地的匪寇紛紛來投,使其聲勢越來越大。當其進攻衡水的時候,除了他手下的六千精騎外,還有近兩萬新近投靠的當地匪寇。他打出闖王旗號,每到一地除了沒收宗室勳親,政府倉廩及貪官汙吏的家產,還通過追贓助餉,向當地富戶鄉紳索要錢糧。

  而一切所得,除了一部分用來供應士卒外,剩餘的都被羅虎分給了當地貧苦百姓。羅虎攻城略地的同時也把李自成的仁義之名傳遍了北地,無數人爭相來投,其中不乏一些審時度勢的州縣官吏和守將。

  一時間京師震動,到處都傳言數萬闖軍已經殺到京畿地區。大量鄉紳攜帶家口擁向京師,或東逃入河間府。而在路上,不斷匪寇搶劫、官府勒索,死者不計其數。羅虎就猶如進了羊群的餓狼,攪的北地天翻地覆,使本就孱弱的大明底層統治體係徹底陷入了混亂。

  但羅虎此舉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周顯的困境。本因為周顯私自出兵大名府,違背太祖之法改革土地稅製而對他大加撻伐,一心想要殺之而後快的朝廷群臣突然轉了方向,不再叫囂著追罪周顯,反而紛紛上奏讓崇禎帝調他北上以衛京師。

  當然,他們中的大部分可不是抱著忠君愛國的思想,而是闖軍的追贓助餉已經觸及他們的根本利益。

  到目前為止,崇禎帝已經給周顯下了兩封奏折。但他思索之後,卻以闖軍進攻魯西,隆武軍侵入魯南,自己兵力不足為由加以拒絕。隻言說他已經下令抽調遼南、朝鮮、舟山之兵返回魯地,但他們到達需要時間。

  這裏麵有事實,但更多的是周顯個人的考慮。周顯雖然確實下了調兵的命令,但調回的兵力並不多,隻有遼南的五千士卒。從周顯的角度看,他不可能為了去救一個不可能守住的京師而放棄好不容易立足的朝鮮和遼南。

  這也有稍微逼迫一下崇禎帝的意思。對於是否遷都,朝內討論了一個多月,到目前還未有定論。而對於是否放棄寧遠調吳三桂入關,也同樣是爭論不休。若是他再不做出決議,恐怕到時候想撤也撤不出來了。

  羅虎所率的這支奇兵確實是目前最大的威脅,但隨著越來越多匪寇的加入,他的進軍速度必然放緩,也不能再隱藏蹤跡。京師兵力雖然孱弱,但至少還有唐通所率的居庸關守軍及崇禎帝強留下的白翥的那部精兵在,短時間內可確保無憂。

  至於將來如何,看形勢再做論斷。

  除了以上的這些,周顯還不得不麵對另外的一個重要的選擇,那就是是否要在此時和薩摩藩開戰的問題。最開始的時候,周顯輕忽了島津光久,或者說輕忽了他的野心以及日本國內各藩的貪婪,這是他的又一個重大失誤。

  島津光久和李率泰取得聯係之後,和滿清達成了協議。由薩摩藩幫他們訓練水師,並與之約定共同抗擊朝鮮明軍。等將明軍驅逐出朝鮮後,薩摩藩可以得到朝鮮南部的四道之地作為報酬。

  從那之後,島津光久便不斷派船運送清軍到對馬島。到目前為止,島上已有近六千清軍。大部分都是漢人,但也有不少朝鮮人。朝鮮人是李率泰從勒克德渾那裏要來的,他們是原來朝鮮水師的兵卒,擅長水戰。而且,這個數量會繼續增加。

  除此之外,島津光久還幫滿清和荷蘭人連上了線。而馬紹愉從南洋傳回的消息,李率泰已派人前去巴達維亞購置船隻、火槍和火炮。荷蘭人有著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技術及三桅帆船,而滿清有著充足的人員。

  一旦二者達成協議,必將帶來無窮的麻煩。但這樣的麻煩至少是將來的,真正使周顯當前擔心的是依舊是島津光久。

  他雖然年輕,但各方麵的能力卻遠遠超過了周顯的預期。他不僅很好的處理了自己和滿清、荷蘭人、德川幕府之間的關係,還很好的激起了日本各藩的貪婪之心。

  周顯開展海貿,在旅順、皮島、琉球、朝鮮、南洋這些區域內,行駛的船隻越來越多,貨物的運載量也越來越大。海貿利潤巨大,這也是周顯即使在山東饑荒的情況下依舊能支撐起這麽多軍隊的原因。

  島津光久顯然看到了這點,他讓手下武士扮作海盜四處搶掠。而他從搶來的貨物中挑出最好的作為禮物送往各藩領主,請求他們允許自己在他們的領地內招募武士。重金之下,必有勇夫。散落日本各地的浪人、武士,以及那些貧窮的賤民紛紛湧向九州島,使本來隻有不到兩萬兵卒的薩摩藩的實力迅速擴張。

  而其他各藩則抱著分一杯羹的想法,私下派遣武士前往九州,以私人武裝的身份加入到他們的劫掠之中。而島津光久

  為了供應這些浪人和武士,島津光久隻能不斷擴大劫掠範圍。最初的時候,這些倭寇的活動範圍僅限於朝鮮、琉球,現在已擴展到了整片黃海。就在幾日前,幾艘海盜船竟然膽大妄為到去襲擊從旅順撤回山東的運兵船。雖然最終擊破了他們,但也損失了近百兵卒,這還是在有戰船護送的情況下。

  在這兩個月內,遭劫的貨船已有幾十艘。一些人被殺,還有不少的大明客商和船工被他們劫掠回日本充當苦役。受創最嚴重的是朝鮮和琉球到青島的航路,已經逼的有些商人不敢再出海。

  周顯之前讓韓括派出舟山的海盜去偷襲日本和荷蘭的商船,甚至劫掠九州沿海村莊,以打擊薩摩藩和荷蘭人的貿易。最初的確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後來隨著聚集在九州的武士越來越多,效果越來越差。畢竟日本人占據地理和人數的優勢,而且倭人本就貧窮困苦,即使劫掠成功得到的也不多。

  隨著有關九州的情報傳回山東,薩摩藩實力的擴張速度令周顯感到了一些害怕。

  林慶業幾次派人去警告德川家光,但後者隻是推脫這是島津光久的個人所為,與他無關。實際上,德川家光雖然有自己的考慮,但他所說的也並非全是謊言。

  德川家光為日本大名,但他並不能完全掌控日本各藩。各藩掌握著土地、賦稅,同時保有一定量的軍隊和私人武士。而德川幕府之所以能統治日本,隻因為他掌握著最多的軍隊,並且聯合了最多的藩。

  隻要島津光久沒有在明麵上反叛幕府,德川家光就不好幹涉。因為其他各藩都在緊盯著他的位置,一個不慎就可能使整個日本再次陷入全麵戰亂。

  關原之戰,西軍因為人心不齊而使德川取勝,但西軍各藩到現在仍有很多人心懷不甘。而島津氏當時分裂,一部出兵關原支持西軍,一部則按兵不動。薩摩藩就是一個標杆,如若德川家光出手,其他各藩或許就會重新站隊。

  對於德川家光的無所作為,周顯氣憤的同時也品出了一些不對。或許他本就希望通過島津光久來對抗大明,通過削弱薩摩藩來坐收漁翁之利。或是,他本身就有野心,隻是讓島津光久來充當實現他野心的長槍。

  林慶業最先表達了這種擔憂。清軍大部撤離,他率部占領朝鮮南部。到目前為止,南北雙方都沒有占據整個朝鮮的實力。但若是薩摩藩參戰,與在朝鮮北邊的勒克德渾南北夾擊,那在朝鮮南部的明軍便會陷入絕境。即使他不參戰,在釜山等地依舊要滯留大量兵卒,因為誰都不敢保證。

  所以他提議,趁薩摩藩還未壯大之前與之開戰。此事得到了韓括的支持,島津光久的野心太大。如若不狠狠的揍他一頓,終有一天他會將劫掠範圍擴大到南洋和浙江海域。到時候主要的貿易通道受阻,所獲利潤降低,將直接影響到山東的局勢。還有一點,他擔心會再出現倭寇橫行大明沿海的場景。

  唯有在琉球的高奇持謹慎的態度,他雖然覺得靠琉球、舟山和朝鮮的兵力就完全可以戰勝薩摩藩,但他擔心的是將整個日本推到大明的對立麵。同時他覺得在闖軍已經開始向京師的進軍的情況下,不宜再在海上與其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