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向明之心2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3      字數:2132
  但他們所乘的兩艘海船剛到菲律賓海的北麵,便遭遇荷蘭船的攔截。一艘被擊沉,另一艘艱難逃脫。曆經千辛萬苦,路上又遭風又遇浪,最後飄進了膠州灣。

  看完他們的這段曆程之後,眾人唏噓不已。

  周泰突然十分好奇的問道:“他們要來大明祭祖,難道文萊蘇丹和蘇祿蘇丹有同一個祖先嗎?”

  夏完淳笑道:“小周將軍,你這就錯了。蘇祿蘇丹來祭祀的祖先為東王,他因病去世,葬在山東德州。而文萊在大明古籍中稱渤泥,渤泥王比東王更早前來大明。當時永樂皇帝剛取得皇位,都城還是南京。他也在出使大明期間因病去世,葬於南京,現在哪裏還有渤泥王墓。”

  周泰臉色驚奇道:“這你都知道?”

  夏完淳淡淡一笑,“在書上看到過,便記了下來。”

  周顯看了周泰一眼,“現在知道讀書的好處了吧!你現在去營中,把李開給我叫來。還有那幾個從蘇祿回來的士卒,也一並帶來,我有事要問他們。”

  問過那些回來士卒有關蘇祿的情況,又問了李開等人的意見。但眾人的想法並不統一,連周顯本人也猶疑不定。

  幾張地圖平鋪懸於牆壁之上,為馬紹愉送回來的。有些是他自己描畫的,還有一些是從蘇祿蘇丹或者是文萊蘇丹那裏索要的,上麵的地名還是兩國的文字。在這些地圖的旁側,還懸掛著其他二十頁地圖,是夏完淳從《武備誌》上剪下來的。

  昔日,鄭和七下西洋,將其航路編輯成圖,世稱《鄭和航海圖》。周顯曾拜托人在京師和南京尋找此圖,但到目前為止,還未找到。但明末茅元儀編纂《武備誌》時,將該圖切成二十幅分圖編入書中。夏完淳知道周顯想要搞清楚南洋諸國情況時,便想起了此書。購買了一本,將其圖片剪下來作為參考。

  地圖模糊不清,有些地方描畫的也不完整。但幾張圖合在一起對比,至少在心中有個大概的了解。

  周顯皺眉沉思,心想應該找個人把這些圖匯在一起,重新畫一份新的,可以把所有地方都囊括在內。

  按照馬紹愉回報的信息,西班牙在馬尼拉隻有六百餘人,實力算不得強。而且呂宋島距離大明也比較近,有大量大明海商前往那裏與西班牙人進行交易。如果以兵卒冒充客商,突襲馬尼拉,是有可能拿下它的。

  但荷蘭在巴達維亞有三千軍人,在台灣有一千五百,在馬六甲也有數百人。而且,他們早就對馬尼拉虎視眈眈,絕對不會準許馬尼拉落入大明手裏的。周顯有水師,但船就舊船,炮也不足。遠航到馬尼拉,與早已在巴達維亞立足的荷蘭人對戰,周顯沒有自信取勝。

  況且,在此之前還要擊敗西班牙人。要知道當時鄭成功收複台灣,兩萬多人打一千五百荷蘭人,還花了數月時間。西班牙是老牌的殖民國家,士卒自身的素質及裝備的武器絕對不弱於荷蘭人。在周顯的記憶中,荷蘭發動爭奪馬尼拉的戰爭,最後是以失敗告終的。直到英國崛起,西班牙才戰敗,最終失去了馬尼拉這個在亞洲的唯一據點。

  這個時候,英國還在進行內戰。而法國正在忙於進行三十年戰爭,以爭奪歐洲霸權。這個時候進入南洋,麵臨的壓力無疑是最小的。周顯不願意放棄這樣的機會,但以目前大明海上的實力確實無法與荷蘭人爭鋒,除非他能說服鄭芝龍一起參與此事。但目前看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和荷蘭人進行那次海戰,雖然最後的結果是鄭芝龍取勝,但其損失頗大。自那之後,了解荷蘭海上戰力的鄭芝龍便像烏龜一樣縮了起來。荷蘭人逐步侵占台灣,他沒有動作。荷蘭人殺害遠航海外的商人,搶掠他們的財物時,他沒有說話。他隻控製著福建沿海的那一畝三分地,走私、收保護費,以福建總兵的名義做著黑道的買賣。

  周顯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最終覺得此事還是得慢慢計較,急不來。最好的辦法是讓西班牙和荷蘭打上一仗,到時候大明再去坐收漁翁之利。但曆史中西班牙和荷蘭在馬尼拉爆發戰爭,是在五年之後,還有很遠。

  隻不過,有些事卻可以提前做了。他心中默默打定了這個主意,一下子也輕鬆了許多,便不再思慮此事。他推開房門,叫上陳鋒和幾個侍衛便準備出門。

  錦瑟追出去,手中拿著一件大紅色棉披風。“二公子,外麵天寒,穿上這個吧!”

  周顯微微傾身,任由她給自己係上帶子。等她係好,周顯用右手中指輕輕的在她頭上敲了一下道:“走了。晚飯不在家吃了,不必等我。”

  出門後,周顯便直接去了高文采在濟南的落腳點。他是錦衣衛,從朝廷那邊得到消息比任何人都快。

  周顯找了個座位坐下,直接問道:“高千戶,我且問你,朝廷那邊對蘇祿國並入大明的提議持什麽意見?”

  高文采愣了片刻道:“周督帥,朝廷如果有回稟,自會通過巡撫衙門告知於您。您現在來找小人詢問此事,似乎有點不合規矩吧!”

  周顯擺手道:“我等不及了。我知道你這裏會第一時間得到消息,而且這又並非什麽朝廷機密,提前告訴我也無妨。自你來濟南之後,我可曾為難過你?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這點道理不用我對你多說吧!”

  高文采沉默了一會道:“目前大明危難重重,沒有多餘的精力顧及他們。聖上已經做出決議,拒絕其所請。最多幾天,朝廷的旨意便會傳到這裏。”

  周顯點了點頭,“行,知道了。”說完,他站起來便向外走去。可以說,崇禎帝做出這個決定沒有出乎周顯的意料。如果他自己是大明皇帝,也不會在此時接納蘇祿為大明的一部分。且不說目前的大明在海上沒有這個實力。就算有,在國內大亂之時,此時也不是一個好的時間段,特別是有可能麵臨新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