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牛金星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3      字數:2104
  李自成又交待了牛金星幾句,翻身上馬,“走了。”

  牛金星跪下,恭恭敬敬的高聲喊道:“學生預祝王爺得勝歸來。”

  李自成手下武將眾多,但在文臣之中,卻隻有四個人最得他信任。

  一個是顧君恩,跟從李自成最久,是他最初的謀士。一個是宋獻策,裝神弄鬼,編造了各種箴言,把李自成說成順應天命的一代真龍。這兩個人,一個本身能力有限,靠著忠心任事才得李自成重用。另一個說來說去就那麽幾套,對方略、政事全無良策。李自成不得不用宋獻策穩定軍心,但也隻是給予他一個虛置的高位。

  而另外兩個,一個是李岩,另一個是牛金星。李岩多謀,文武全才,闖軍的大略方針多由其製定。而牛金星,和李岩一樣,同是舉人出身。他的長處是精通各項政務,尤其能與各路鄉紳都能保持很好的關係,原屬於大明的官吏很多都是在他勸服下改為李自成效力的。在他的努力下,李自成在開封組建了一個小朝廷,開始了由流賊向固定政權的轉變。

  本來兩人對李自成政權的貢獻半斤八兩,不分上下。但牛金星曆來自比諸葛亮,覺得自己才應該是李自成之下的第二人。但就軍略方麵而言,他比李岩差的不是那麽一點點。本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這本是常情。關鍵在於牛金星這人的心眼特別小,表麵不說什麽,但內心卻一直想壓李岩一頭。

  如果是正麵的競爭,這倒是好事,關鍵是牛金星不是個正派的人。看到李岩越來越受李自成看重,他也越來越不是滋味,就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段。

  靠著李岩久在外敵,而他常常在李自成身邊待的有利位置,牛金星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攻擊李岩。但文化人就是文化人,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從來不直接抨擊李岩,采取的措施往往先抑後揚。先說李岩的長處,然後再說一些不足。既向李自成展示了自己的公正,又從側麵打擊到了李岩。

  而且李岩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說話太直,麵臨某些問題的時候,據理力爭,與闖王多有爭論。李自成雖然對李岩十分信任,但牛金星說的多了,難免在他心中留下了小小的疙瘩。

  就在昨日,當牛金星在給李自成講課的時候。他找到機會,說了一件舊事。

  豫東大旱,兼小袁營叛亂,兵連禍結,百姓流離失所,困苦不堪。李岩奉李自成之令放糧賑濟,大部百姓得以活命。因為豫東剛歸於義軍,大部分百姓並不清楚闖軍情形。聽言李岩姓李,又和藹可親,親自負責放糧。眾人誤以為他便是闖王,因而全部下跪,向李岩高呼“李闖王”。

  雖然李岩當即做了解釋,但百姓愚昧。最後這樣的流言越傳越廣,很多豫東百姓都認為李岩便是李闖王,其威信在豫東甚至比李自成更高。

  李自成聽完,哈哈大笑,說李岩親民甚於自己。但之後,他的臉色慢慢沉了下去,言語也少了許多。

  豫東毗鄰山東,李岩一直提議從那邊進攻。此刻他又主動申請前去濟寧,不由得李自成不多想。還有一點,李岩曾經建議幫助壯大孫可望,讓其牽製官軍。目前在運河之西的四股勢力,李岩和周顯、孫可望都和李岩有聯係,這也是李自成的擔憂之處。

  今日,臨行之時,李自成把將汴京軍隊的調用權交給了牛金星,令其監視李岩。此刻,牛金星知道自己的目的達到了。將來,李自成和李岩的隙痕恐怕再也難以磨平。短期內或許不會發生什麽事,但長期下去,終會出大事。這樣一來,便再無人能威脅自己的地位。

  看李自成遠去,牛金星緩緩站起身來。後側的桑開第連忙上前,扶住牛金星道:“牛長史,新順王走遠了。”

  牛金星點了點頭,得意洋洋,笑道:“走,我們回城去,還有大把的事情要做呢!”

  朝鮮,漢城。

  林慶業屏退左右,走向監牢最裏麵的一間牢房。他用鑰匙打開牢房,彎身走了進去。不同於其他牢房,這間牢房幹淨整潔。如果僅從裏麵看,它更像客棧的一個雅間。

  裏麵隻有一個老人,年約六十,一身白衣,手中拿著一本書。看到林慶業進來,他微微歎了一口氣,“林將軍,輪到我了嗎?”

  林慶業搖了搖頭,“我曆來尊重大人,將您關在這裏是不得已而為之。你和那些人不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朝鮮。因而,我不會殺你。”

  白衣老人名叫崔鳴吉,是朝鮮仁祖的左議政。他既不屬於斥和派,也不屬於投清派,他一直謀求的是朝鮮在大明和滿清之間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獨立,以朝鮮本國的利益為重。因而他兩邊都不討好,被斥和派怒斥,又被投清派排斥。

  聽了林慶業的話,崔鳴吉抬頭看著他道:“那將軍準備如何處置林某?”

  林慶業語氣十分平淡的說道:“漢城守不住了,我已經將主要兵力撤到了南山漢城,準備在那裏繼續抵抗。你會乘船從江華島出發,前往大明境內。”

  崔鳴吉皺了皺眉頭,“在這個時候,我去大明幹什麽?形勢已經危急到這種地步了嗎?”

  林慶業道:“這次朝鮮內亂,因我而起,我理應留在朝鮮負責。滿清想要占據整個朝鮮,那就先踏過我的屍體。新的朝鮮王李德仁會和我一起留在朝鮮,以穩定軍心、軍心,但世子會隨金右政前往大明。如果朝鮮最終仍舊失陷,你們便是朝鮮將來複國的種子。之前的無禮之處,還望崔大人能夠恕罪。”

  崔鳴吉歎了一口氣,“你這又是何必呢?如若仁祖未死,滿清斷不會侵入朝鮮。你貿然出兵,戮盡了朝鮮國內的降清派。以滿清的曆來的所為,他們斷不會容忍。現在到的隻是前鋒,後續還不知道有多少大軍呢!朝鮮失陷隻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