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藏富於民乎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3      字數:2122
  周顯掃了那軍將一眼,問道:“你叫什麽名字,在城中擔任何等職位?”

  那人連忙道:“小人蒲石,原是淄博城中的守備。叛軍肆虐,小人不能敵,隻能暫時委身事賊。聽聞官軍到達,心中歡舞。團聚了一些昔日的手下士卒,率部攻打縣衙,隻為將鄭賊獻於朝廷。”

  鄭隆芳被兩個兵卒牢牢按在地上,雙眼對著地麵,視野不清。聽到蒲石的話語,頓時大聲叫罵道:“蒲石,你這個反複無常的鳥廝,竟然敢背叛老子。待到大將軍率大軍來到,你定然死無葬身之地。他會替我報仇滅你九族,滅了你的九族。”

  蒲石說的什麽心中歡舞,什麽為將鄭賊獻於朝廷,純屬客套話。如果他真有那個心思,為何不早日派人聯係官軍?直到此刻官軍圍城,他才突然行事,隻是為了活命。周顯也懶得理會他的心思,緩緩蹲下身子,淡淡笑道:“鄭參將,到這個時候了,還如此大的威風。你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鄭隆芳勃然大怒,強撐著抬頭看向周顯,但他立即愣住了,一下子氣勢盡消。“周顯,怎麽會是你?”之前鄭隆芳到濟南販賣搶掠來的文物,被周顯設計生擒,並逼迫他寫下了一封供認狀,這也成了後來劉澤清叛明的一條促因。對於周顯的手段,他十分清楚,再也裝不起英雄。不由自覺的咽了一口吐沫,低頭不再言語。

  蒲鬆林臉色驚愕,怎麽也無法想象眼前的這位年輕將領竟是山東總督周顯。

  周顯厭惡的擺了擺手,“帶他下去,等擒了劉澤清,再一並解往京師。”然後他仔細打量了一下蒲石,冒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你可認識一個叫蒲鬆齡的?”蒲姓為小姓,在全國也沒有多少人。據周顯原有的記憶,聊齋先生蒲鬆齡便是淄博人士,而且應當也就是處於這個年代,故而他有這麽一問。

  蒲石愣了一下,他挖空腦袋想了一會道:“小人不認識督帥所說的這人。倒是小人有個小侄子,就叫蒲鬆齡,今年才三歲。”

  周顯沒料到蒲鬆齡這個時候還是個小孩,頓時一愣,頗為尷尬的搖頭否認道:“那就不是同一個人。”三歲的稚童,那就沒必要了。他穩了穩心神,臉上呈現嚴肅之狀,繼續說道:“蒲石,你身為淄博守備而不能守城。雖然主動反正,並生擒了鄭隆芳。但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降為千總留作後用。”

  不追究他的投敵之罪,而且隻降了一級。蒲石知道自己這次不用死了,連忙跪倒在地,“多謝督帥不殺之恩。”

  周顯道:“起來吧!你為淄博人,帶上你的人,跟著我軍去招納城中的叛軍。我要清理出所有的叛軍,讓淄博盡快回複平穩。”

  不棄械頑抗者,殺;趁機作亂者,殺;四處搶劫者,殺。

  一隊隊巡防的士卒,敲著小鑼在街道上不斷喊叫。安民告示貼滿了街道,到處可見身穿鴛鴦袍,維持秩序的大明將士。

  一個個叛軍被明軍從躲藏的地方驅趕出來,本驚恐不已,擔心被搶掠的城中百姓看官軍軍紀嚴明,並無擾民之舉,心中大安。也逐漸打開家門,接受官軍已重新收複淄博的事實,並協助官軍清理街麵上的屍體。

  周顯將大部分兵卒撤出縣衙,將他們派到街上,在內隻留了百十人。他們清理縣衙內的屍首,將散落在地的金銀收集入箱。幾個書辦忙碌著歸錄各種文檔,裏麵記載著淄博周邊的官員任命以及田地畝數,戶口人數等有用的資料。

  陳鋒走進房內,向緊盯著一張的地圖的周顯道:“二公子,這鄭隆芳還真是貪婪。我們清理出來的現銀便有二百多萬兩,其他的玉器、金銀首飾更是不計其數。”

  周顯道:“淄博為戰國時的齊國都城,不同於其他青州州縣,境內以平原為主,百姓十分富庶。鄭隆芳性情暴虐,手握重兵,強逼那些富戶交錢交糧,他們哪敢不從?陳鋒,你一會去城中的倉庫一趟,我想那裏應該有不少糧草。”

  陳鋒點了點頭道:“我一會就去。二公子,得到這麽多東西,我怎麽看你臉上一點喜色都沒有呢!”

  周顯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道:“我不禁想起助齊桓公稱霸的第一功臣管仲曾說過的一句話,‘無奪民時,則百姓富。犧牲不略,則牛羊遂’。”

  陳鋒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道:“二公子,這什麽意思?”

  周顯說道:“就是說國家徭役的征發和賦稅應該適當,藏富於民才能富民富國。”

  陳鋒點了點頭道:“好像說的十分有道理。”

  周顯道:“以前的時候,我也覺得它正確,但此刻我倒是有點懷疑了。你看現在的大明,小小一府,隨便一弄,就是幾百萬兩銀子,這民間真的很富。但你看看四周,流民四起,餓殍遍野,朝廷無稅,哪裏有半點國富的樣子。朝廷沒有稅收來源,民間富的富死,窮的窮死。而最關鍵是這些富戶還各個貪婪的要命,隻知道斂財,唯恐自己手中的田地不足夠廣,金銀不夠多。他們享受著這一切,卻不思為國出力,或者他們心中隻有家而未有過國。沒法將民間的財富化成富國強兵的力量,這成堆的金銀,隻是一堆死物。最重要的是‘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國沒了,家哪裏能夠保全?鄭隆芳來了,手中拿著刀,他們這些富戶隻能瑟瑟發抖的拿出自己的萬貫家財,連性命有時候都保不了,更奢談那些金銀。”

  說到這裏,周顯氣憤無比。“他們像蛀蟲一樣吞噬這個國家的一切,卻沒有想過如何去保護它。這是一個國家的悲哀,也是普通百姓的災難。民不知有國,這種局麵必須得到改變。享受的多,就應該承受更多的責任。我不討厭富人,隻是討厭那些無德和不願承擔責任的富人。而對這些蛀蟲,我要一點點的擠出他們內髒,讓他們一點點的吐出他們所享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