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震遼陽22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3      字數:3153
  大軍過安平山之後,從淺處渡過湯河。從此再向西行,人口逐漸增多,由以前的數裏不見一戶人家到遍地都是百姓。這時,吉木也不再做隱藏。全軍將士兵分兩路,高舉大明軍旗,一路疾行。

  其中一路由吉木所率,繞西南方向攻破了鞍山驛;另一路由高奇所率,從西北方向突襲了包括千山屯在內的數個屯所。兩軍相隔不遠,相互配合,時分時聚,擴大聲勢,最後匯兵在渾河邊上。

  高奇騎馬立在橋頭,看著奔騰不息的河水,向吉木道:“過了這座橋,再向前十裏不到便是遼陽城了。二十二年前,努爾哈赤攻破沈陽,遼東巡撫袁應泰困守遼陽。四千白杆兵和三千戚家軍奔赴馳援,本欲與城內守軍裏應外合,夾擊清軍。但等援兵到時,城池已破,而這七千大明將士與數萬清軍苦戰一日夜後全軍覆沒,僅有二三百人逃脫。這座橋就是努爾哈赤大勝之後命人修建的,遊擊你看,上麵還有碑文記載。”

  吉木早就注意到了橋頭的那座石碑,隻不過上麵寫的是滿文,他並不認識。聽完高奇的話語,他沉默了好一會,轉頭向李茂問道:“李千總,遼陽城內有多少清軍?步騎各占多少?”

  李茂愣了一下道:“遼陽常駐兵力為兩萬,但此刻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大部分人都被調往盛京沈陽。在我隨勒克德渾前往青台峪堡清剿劉麻子時,城中兵力已不到萬人。但遼陽為盛京沈陽門戶,城中住著很多滿清貴族,他們又有不少阿哈和家臣,這個數目甚至是正規士卒的兩倍多。雖說他們的戰力不如正規清軍,但仍舊不可忽視。至於遊擊您所說步騎各占多少,屬下實不知道。但清軍占據遼東多年,早就剪除了大部分敢於抵抗的人。大部分騎卒要麽被調往前線,要麽被調到沈陽周邊防戍,城中所餘馬匹應該不會太多。勒克德渾現在又率五千騎卒前往甜水站堡,我預計城中騎兵應該不會比我們多多少。”

  吉木點了點頭道:“也就是說,就算他們出城,隻要我們適當與之保持距離,需要擊敗的便隻有我軍等量的清軍騎兵即可。”

  李茂皺眉道:“話是這麽說,但一旦被他們纏住,我們要迎擊的就是數倍於己的敵軍。而且遼陽周邊屯堡密布,一旦其發出信息,還不知道有多少清軍匯聚而來呢!”

  吉木指了指河對岸,那邊數個清軍哨騎來回遊蕩,緊緊盯著這邊。“我們的動向已經被城中的清軍所知道,他們現在之所以沒有出城攻擊,是因為還沒有摸清我軍的虛實。在這個時候露出怯弱,他們就會像野狼一般緊緊咬著不放。反之,倒可以利用他們不知我軍虛實,為大軍撤離爭取點時間。”

  高奇低頭沉思,他最初的提議是大軍在攻破鞍山驛後直接南撤,但吉木卻堅持要來遼陽周邊轉上一圈。起初他並不理解,但此刻逐漸品出一點味道。“吉遊擊準備怎麽辦?”

  吉木轉頭向旁側道:“馬大瑞,點四百騎卒,隨我追殺那些清軍哨騎。順便把在我們在鞍山驛俘虜的耿繼茂給我帶過來,我要用他給城中清軍唱一曲空城計。”

  馬大瑞應了一聲,回馬奔馳向後軍。

  吉木向高奇道:“高參將,這邊就暫時交給你了。離天黑至多還有一個時辰,讓兄弟們好好休息,待到天黑後我們再行撤離。”

  這一年大概是耿繼茂的災年。之前隨豪格征討金州,本想抱住豪格的大腿立點功勞。但最後不僅寸功未立,還差點喪命。而這一次,耿仲明為了說服尚可喜和自己一起支持多爾袞,又派他前去海州。尚可喜的拒絕雖然讓耿繼茂有點失望,但他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他派人提前將消息傳給耿仲明,而他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遊山玩水,也樂得愜意。最後停留在了鞍山驛,想著趁進遼陽之前再好好放鬆一下,為此他還特意讓手下去抓了幾個姑娘。

  鞍山驛是遼陽向北的一處關鍵驛站,平時用以傳遞軍情,供給來往官員和驛卒休息。但那一夜,正當耿繼茂喝的半暈,和自己的手下盡情玩樂時,無數明軍貌似從天而降,突然攻入驛站,見人就殺。最後,他的親兵護著他退到一個小房間內,準備負隅頑抗。

  但明軍卻不打算攻入,隻令人搬來柴火,準備活活燒死他們。這個時候,耿繼茂再也受不住了,報了自己的身份,然後領著部下走了出來。吉木下令殺光所有人,卻獨獨留了耿繼茂一命,然後帶著他一路到了這裏。攻下鞍山驛除讓明軍得到了大量從遼南傳來的軍報外,最大的收獲便是生擒耿繼茂。

  看馬大瑞帶耿繼茂到,吉木輕輕一揮手。馬大瑞首先提起韁繩,第一個奔過石橋。在他的身後,緊緊跟著四百精騎。遠處的清軍哨騎頓時散開,向遼陽城方向奔去。

  而吉木則取出一條長繩,一端緊緊綁住耿繼茂,他拿著另一端。他騎馬,耿繼茂步行,緩緩向遼陽城的方向駛去。

  李茂臉色疑惑,朝向高奇道:“高參將,我們現在怎麽辦?”

  高奇笑了笑,道:“李千總,傳令全軍,所有人下馬,解開馬鞍,放開坐騎,就地休整。讓夥頭兵在河邊挖灶撿柴,生火做飯。奔跑了十幾日,該吃一頓熱飯了。”

  遼陽守軍主將為鎮國公杜爾祜,他是努爾哈赤長子褚英之孫,杜度之子。杜度在褚英被處死之後,被代善所收養,後成為嶽托的副手,多有戰功。但杜度卻短命,於去年病逝,而失去倚仗的杜爾祜不久因罪被貶,由輔國公降為鎮國公,被放到沈陽為將。正因為代善曾經收養杜度的關係,杜爾祜和代善一係關係甚好。因而當勒克德渾的書信傳到遼陽時,杜爾祜連忙派出兵卒向甜水站堡方向探查。在勒克德渾敗退之後,也是杜爾祜派人接應他回遼陽。經二人商議,勒克德渾帶走了遼陽城的所有騎卒,而他則加強了遼陽城的防戍。但因為不想將明軍深入遼東腹地的消息擴散開來,便沒有下傳給下麵的屯堡。

  本以為勒克德渾率五千騎兵出擊,定能旗開得勝,盡剿明軍,這件事也可徹底消弭。但勒克德渾得勝的消息沒傳來,下麵兵卒卻上稟大量明軍出現在遼陽周邊,連續破了數個屯堡。在不知道勒克德渾那邊到底出了什麽事,也不知道明軍到底有多少的情況下,杜爾祜也不敢率部出擊。隻下令緊閉遼陽四門,征調兵卒上城防戍,並派出哨騎探查明軍的情況。

  但哨騎還未傳回什麽,明軍卻突然出現在渾河對岸。杜爾祜披甲站在城頭,看著數百明騎過橋,追殺清軍哨騎。而更遠處,還有近千騎卒下馬解鞍,看著似乎要生活做飯,一切看起來都那麽奇怪。

  四百明騎在距城三裏開外依次排開,隻有吉木帶著耿繼茂緩緩上前。

  杜爾祜看到明軍如此輕視自軍,心中大怒,暗令士卒找來炮手。雖然明軍對此有所準備,騎兵完全散開,一炮過去恐怕也傷不了幾個。但至少可以以此震懾明軍,提升一下城中守卒的士氣。

  填入火藥,裝上炮彈,炮手向杜爾祜點了點頭,表明隨時可以發炮。

  但杜爾祜卻遲遲沒有下令,隻是緊緊的盯著城下。

  吉木在距離城頭一箭之地處停下,抬頭看了一會。順手一拉繩子,耿繼茂摔倒在地上。“耿繼茂,城中守軍不下萬人,如若他們出來與我軍大戰,或許還能救你回去。這已經到了城下,你就不想對他們說些什麽?”

  耿繼茂被俘之後,一路上跌跌撞撞,連番受辱,早已沒有最初的傲氣。他爬起來,疑惑的看著吉木,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將軍,你想我對他們說什麽?”

  吉木道:“說你的名字,說我軍的真實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他們。”

  耿繼茂仰頭向上,高聲喊道:“在上麵的可是鎮國公杜爾祜嗎?我是耿繼茂啊!我們曾在盛京見過麵的。”

  杜爾祜扶著垛口向下看,那人的確是耿繼茂。他頓時大怒,向下喊道:“耿繼茂,你是靖南王之子,此刻已背叛我大清了嗎?”

  耿繼茂連忙道:“不不不,我隻是被俘。”他看了一眼吉木,後者並無反應。這才突然大聲喊道:“鎮國公,城外明軍隻有千餘人,你趕快率部出城,救我回去,我父親必有重謝。你趕快出來,要不然他們就跑了。”

  杜爾祜吃驚的看著耿繼茂不斷的大聲喊著,而旁側的明將則完全熟視無睹。耿繼茂喊的越賣力,他的眉頭皺的越高。

  直到半柱香後,耿繼茂喊的聲嘶力竭,喉嚨幹澀,才停了下來。

  吉木仰頭看著杜爾祜,大聲喊道:“渾河河邊,待汝來戰。”說完這句話,他強拉著耿繼茂向後離去。在這個過程中,耿繼茂還不時扭頭,向杜爾祜大聲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