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天下態勢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3      字數:2101
  在天亮時分,局勢基本上已經徹底穩定了下來。

  崇禎帝命令太監敲起登文鍾,召集眾臣前來上朝。這時間已經比平時的上朝時間晚了一個時辰,在他又等了一個時辰後,竟然還有無數大臣缺席。詢問之後,才知道除了一些大臣死於騷亂外,大部分人竟然在昨夜直接逃出了城。

  崇禎帝惱怒的同時又感到了一些悲涼。這些人平時吃著荒涼,但隻是聽到一些流言就丟棄職責逃出城去。等到流賊真的打進京師,又如何指望他們為大明盡忠?崇禎帝在暴怒之下,下令清查所有不在場之人。重則入監,輕者去官,受懲責的人不計其數。

  而朝堂之上,官官相護早就形成了一種傳統,大小官吏彼此之間或多或少都有些關係。他們不敢質疑崇禎帝的決定,卻可以把矛頭對準下達打開城門,放人出城的周顯。

  周顯放眾人離開,本是為了減輕城中壓力,以便兵卒盡快平定騷亂。但在有些大臣眼中,這卻成了意圖不軌的罪證。而當他們知道這一場騷亂的開端是從周顯射殺薛濂開始的,一些在這場騷亂中死傷了家人,或者家被洗劫的眾臣更是氣憤萬分。他們紛紛上書,要求崇禎皇帝重懲周顯。

  在這樣的群情激憤中,周顯的一點點過錯都被無限的放大。最初,眾臣隻是討論怎樣對周顯稍加懲處,但最後大有不斬了周顯就無法平息民憤的地步。

  而作為這場騷亂的另一個策劃者高起潛,也比周顯好不到什麽地方去。他在騷亂發生之前便躲到了皇城裏麵,以為這樣自己就可以擺脫嫌疑。但他沒想到的是,周顯直接下令抄了他的家,並從中搜出了近百萬兩白銀。本來就對宦官集團不滿的東林黨人紛紛上書攻訐高起潛貪墨,讓他對自己的這百萬家產做出解釋。

  崇禎帝不堪壓力,最後命人將周顯下獄。而高起潛因為在崇禎帝麵前承認自己貪墨,並言說願意獻出所有家產後,從而得到了崇禎帝的原諒。但對於貪墨之外的事情,他和周顯完全一樣,概不承認。

  崇禎帝不信任朝廷大臣,外放的太監都是他的耳目,而高起潛是這些太監中唯一通曉軍事,而且最有能力的一個。他從內心也不願舍棄高起潛,在看到高起潛承認罪責後,也願意給其一個機會。

  鬆山之戰中,明方洪承疇被俘,盧象升傷重而亡。而清方,阿濟格被盧象升陣斬,濟爾哈朗被曹變蛟重傷。因為雙方兵力都折損巨大,在這段時間內,遼東除了一些小衝突外,再無發生什麽大規模的戰事。

  但總兵李輔明上稟,說最近清軍調動頻繁,似乎要再次發起進攻。崇禎帝早欲在遼東再安插一個監軍,隻不過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將高起潛貶黜京師到遼東出任監軍,一方麵可以平息了眾人的憤怒,另一方麵也可以助崇禎皇帝稍微控製一下遼東的軍隊。

  而周顯這邊,處境顯然比高起潛更難,畢竟後者隻有一個貪墨的罪名。雖然崇禎帝心中知道周顯並無大罪,甚至這場騷亂之所以能這麽快止息,少不了他的果斷行動。但當場射殺薛濂,在平叛過程中下達了對亂民格殺勿論的命令等這些行為都頗有爭議。

  那麽多百姓被殺,那麽多民房被燒,那麽多公侯伯府被洗劫一空。到最後,所有的憤怒到最後都集中到了周顯身上。

  崇禎帝想要放了周顯,但在群臣的紛紛上書中,他又無法下那樣的詔令。最後隻得暫時關著周顯,欲待此事稍微平息之後,再下令放他出獄。但因為周顯之前的光芒太盛,嫉妒他的,仇視他的不計其數。這些人不斷上書,而李邦華、方以智等支持周顯的話語反而沉入在茫茫的糟雜聲中。

  周顯對於這件事早有一些心理預期,但他沒想到這樣的指責竟然持續一月有餘而絲毫沒有減弱趨勢。這一個多月的監牢生活,不僅減弱了周顯對崇禎帝的信任,也使他對大明的臃腫的官僚體係產生了徹底的反感。

  有罪就是有罪,無罪就是無罪,這樣一直拖著算什麽事。

  但在今日,事情卻突然有了轉機。而令周顯驚奇的是,最後使自己放出牢獄的原因不是因為崇禎帝最終下定決心,而是遠在山東的劉澤清逼得他不得不放周顯出獄。

  周顯用清水洗了一下臉龐,伸開雙手,任由一個小太監替他穿上官服。一個月的監牢生活讓他看起來瘦了不少,但雙眼炯炯,光芒不減。

  王承恩在旁道:“本應讓周宣武先歸家換身衣服,但皇爺召見的急,還請您不要在意。”

  周顯點了點頭,並沒有多說什麽,隻是靜靜的聽王承恩敘說外麵最新的態勢。

  獄中消息閉塞,雖然在入獄之後,李邦華、方以智、甚至侯方域都曾來看過自己,但從他們得到的訊息都是不完整的。王承恩為崇禎帝最親近的內恃,可以接觸到全國各地最新、最真實的情況,消息由他口出,基本上可以確認為真。

  終於穿好了衣服,周顯輕輕的歎了口氣。真沒想到一個多月的時間,竟然可以發生這麽多事情。

  李自成攻下開封城之後,建立了大順朝。之後在眾臣的輔助下,安撫百姓,訓練士卒,實力大增。他們先後奪取了歸德、汝寧等府,除了黃河北岸的彰德府和半個懷慶府仍在官軍控製範圍內外,河南其他州府已盡數被闖軍所得。

  河南旱災嚴重,雖然在臨近黃河的大片區域有河水可以澆灌莊稼,而在豫西亦有肥沃的南陽盆地可以為之提供糧食。但因為闖軍有著近四十萬人的龐大規模,這糧草供應在總體上仍舊是供不應求。

  基本上在闖軍剛奪下濟寧,阻斷運河的同時,也是全國各地剛完成秋收的時刻。李自成以劉芳亮為主將,劉體純為副將率領十五萬大軍,出南陽,目標直指大明的糧倉,湖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