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離間之計3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3      字數:2104
  劉孔和眉頭緊蹙,扭頭看了一下身後的李岩。後者臉帶淺笑,甚至還揮手向他致意。

  賀錦用力推了一下劉孔和,不耐煩的說道:“討得性命就趕快出城,別在這裏磨磨蹭蹭的。老子還有事情要做,沒時間給你耽擱。”

  劉孔和沒有說話,猶豫了片刻,最終跨步離開。

  顧君恩看著劉孔和遠去的背影,眉頭緊蹙,“林泉,劉孔和僅是一個小小的參將。即使他前往京師狀告劉澤清,你確定明廷真會信他?而且即使崇禎皇帝真的信了劉孔和,劉澤清鎮居山東,擁兵數萬,軍力強勁,崇禎帝又怎能在大戰將至的此時動他?難道就不擔心我們趁勢而攻,拿下山東;或者徹底逼反劉澤清,使其歸降我軍或者擁兵自立?”

  李岩淡淡笑道:“顧先生,你覺得崇禎皇帝可以順從自己心意做任何事情嗎?”

  “什麽?”顧君恩沒有理解李岩話中的意思。

  “李某雖未曾見過崇禎皇帝,但觀其以前所為,覺得他至少具備兩種明顯的性格。一是愛好虛名,他定年號為崇禎,意味中興之意,而他也覺得自己就是大明的中興之主。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勤政,他節儉,他願意聽從諸臣的意見,一切都以古代賢君的標準要求自己。因而,比著他的前幾任皇帝,他無疑算是一個英明的君王。但過猶不及,他太在意自己中興之主的身份,因而也特別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

  顧君恩恍然大悟,“林泉的意思是,他會因為別人的意見而不得不做出一些違背自己心意的事情,例如問罪劉澤清。”

  李岩點頭道:“劉孔和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參將,但其祖父劉一相曾擔任過陝西副使,其父劉鴻訓更曾高居大學士一職。大學士曆來為明廷文脈之所在,與自命正義的東林黨人多有牽連。這次劉澤清洗劫濟寧,而又誣陷劉孔和歸降我軍。隻要劉孔和到達京師,必定竭盡全力為自己洗脫罪名,而其所能依靠的就是以直言聞名於世的東林黨人。劉澤清雖然掌控著數萬士卒,但他畢竟是個武人,被明廷文流所鄙視。而其所為所為,也為東林黨人所不齒。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必會全力協助劉孔和,說服崇禎皇帝問罪劉澤清。”

  顧君恩仍舊臉帶疑惑道:“雖然林泉所說的有點道理,而且劉澤清所做確實也是不赦之罪,但在這個時候,那些東林黨人還會抓著他不放嗎?畢竟前線局勢緊張,還要多仰仗劉澤清的兵力,難道他們連這點都看不到嗎?”

  李岩歎了一口氣道:“他們看的到,而且看的很清,但他們所在乎的隻有手中的權力和自己正義的名聲。別說劉澤清隻是一個右都督,而且其犯之罪世人盡知;就算職位更高,沒有犯什麽罪的官員。為了權力,他們仍會毫不猶豫的將任何人拉下來。”

  顧君恩聽完,也同樣歎了一口氣道:“林泉看的明白。確也如此,邊事糜爛,內亂不止,和朝廷之上群臣的爭鬥不止脫不了關係。”

  李岩點了點頭道:“這大明已經爛到了根裏麵,唯有一場劇變才能徹底改變,而新順王無疑是你我最好的選擇。”

  顧君恩笑道:“林泉說的是,新順王必能承應天命,推翻暴明。”

  賀錦從城下上來,看到兩人道:“李公子,顧軍師,你們在說什麽呢!”

  李岩道:“沒什麽,一些閑話而已。賀都尉,我和顧先生馬上就要返回汴京了,這濟寧城就交給你守衛了。雖然劉澤清已經與我軍達成了協議,但此人狡詐多變,不可信任,你凡事還應小心在意。”

  賀錦拱手回道:“李公子放心。這濟寧城交到我手裏,就是王八吃秤砣,沉穩的很。劉閻王膽敢來犯,我絕對讓他吃不完兜著走。”

  李岩笑了笑,沒有說話。但顧君恩卻輕聲說道:“那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賀錦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是嗎?反正都差不多。”

  李岩過了一會才道:“還有,兩日後,你派人去通知劉澤清。就說劉孔和從我軍逃脫,而且帶走了他和我軍糧食交易的賬目。”

  賀錦回道:“知道了。還要說劉孔和不僅帶走了所有的賬目,還知道了劉閻王怎麽洗劫的濟寧城。”

  李岩回望了一下顧君恩,笑道:“顧先生,看到了沒?我們的猛將賀都尉也變的聰明起來了,我看這濟寧城交到他手裏是完全無憂了。”

  顧君恩笑道:“我亦如此認為。對了,林泉,淮西那邊的消息你可曾聽聞?”

  李岩點了點頭,“孫可望渡江失敗之後,實力大損,又連次敗於左良玉和馬士英,不得已轉戰淮西山區。雖然得當地百姓支持,實力稍微恢複。雖然左良玉意圖養寇自重,對他們隻是采取圍困之策。但那裏土地貧瘠,民風剽悍,且糧草緊缺,實非久居之所。我軍占取潁州之後,孫可望曾派人前來請援。當時闖王顧惜同鄉情誼,送予他們兩千石糧草。但不久前,劉統製說,孫可望再次求援。”

  顧君恩沉默了片刻道:“林泉,孫可望雖然連敗,但手下畢竟有數萬之兵。我欲上稟新順王,攜帶部分糧草前去淮西,以說服孫可望歸降我王,你看此事如何?”

  李岩沒有片刻思考,便搖頭道:“此事不可。孫可望此人誌大才疏,心性堅決,斷不肯久居人下。即使此刻願意歸降,他日必叛,沒有讓之歸降的必要。”

  顧君恩皺眉歎氣道:“數萬大軍,終不能為我主所用。”

  李岩笑道:“要想這數萬大軍被我軍所用,倒也不難。”

  顧君恩臉帶疑惑道:“不勸降孫可望,這數萬大軍如何為我軍所用?”

  李岩道:“讓孫可望為自己的存活而戰,而實行的時刻要在我軍拿下襄陽之後。到時候一點糧草,一張地圖就可讓他順著我軍的意向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