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鬆山之戰19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2      字數:2184
  盧象升在明末官吏中,一直是一個很獨特的存在。

  他既不貪財,又不謀官。身處官場卻和而不流,以書生領兵卻事事爭先。凡事以國事為先,臨戰從不顧身,似乎除了為國效力之外,別無所求。

  但這樣的一個人,卻有一項特殊的愛好,獨好天下名馬。崇禎帝大概也知道這點,每當其立下大功,都以禦馬賜之,前前後後賞了十多匹。

  盧象升給每匹馬都起了名字,像燕色駒、紫騮馬、桃花驄、豹花驄、菊花青等這些,大部分都是以其顏色命名的。

  這還不算,他還專門為這些馬寫了十首詩,名曰《十詠驥》,專門讚揚自己的這些坐騎。而在這些馬中,他最愛的就是目前所騎五明驥。

  他在詩作中這麽寫,“曆盡關山幾萬重,渥窪神駿喜相從。五明共道非凡品,百戰先登果異蹤。”

  馬是好馬,人是強人。

  當盧象升跨上五明驥,輕夾馬腹,氣勢頓之一變。人與馬長久一來養成的默契,根本不用他催動,五明驥便從山頂一躍而下。

  它載著盧象升在山林間踏飛轉挪,在清軍群中穿梭橫過,越石繞林如履平地,飛轉昂首宛如蛟龍。

  盧象升一手拿刀,一手控鞭,連砍數人,從南側直衝而下。數十親騎緊隨之後,在清軍中間馳突衝殺,將其擊散,而把擊潰他們的任務交給後麵過來的明軍步卒。

  從南向上進攻的清軍哀嚎遍野,不能抵擋,狼狽向下潰散。將找不到兵,兵不認識將,場麵混亂到了極點。

  而東側清軍看到事情有變,也停止了進攻,向下撤退。

  明軍氣勢如虹,不管東撤的清軍,全線從南邊衝下,直殺入清軍隊陣。山上山下喊殺聲震天,嘶吼聲如雷,死屍遍地。

  阿濟格分兵從東、南兩個方向發起進攻,在山東側兵力沒有遭受明軍騎兵的攻擊,但在此刻卻不能及時將他們撤回來。南側兵力在此時已經少於明軍,而又遭到明軍騎兵和步卒的雙向夾擊。

  任由阿濟格怎麽嘶喊威脅,也止不住清軍的敗勢。在明軍的強攻之下,清軍在堅持了一炷香時間後,被祖寬首先突破中軍,全軍潰散。有的向東,有的向西,各自逃散。

  阿濟格雙眼冒火,在數十個親兵的護衛下,向東急速撤離。

  東側清軍在一片急鼓聲中集結,有一部已經開始弛向阿濟格救援。在西側的碩托聽到士卒上報形勢有變,大罵了一聲阿濟格無能,急忙指揮部下向東馳援。但他距離更遠,需要繞過整座小山,短時間內肯定無法到達。

  清軍的反應速度有點出乎盧象升的意料,東側的清軍在此刻,大部兵力已經完成了集結。如若再讓西側的清軍趕過來,那就不是自己擊敗清軍,而是自軍被清軍四麵合圍了。明軍的優勢在於一個速度,依靠清軍的不備,一部接著一部將他們吃掉。

  時間越久,對自軍越不利。

  盧象升此刻突然看到遠處逃竄的阿濟格,心神一動,催馬向前。他不再控韁,從背後取下花雕弓,引弓拉弦。“砰”的一聲,羽箭帶著弧線射出,正中阿濟格的坐騎的屁股。

  阿濟格全身精甲,從背後射去,可射的要害地方基本上沒有。在這種情況下,射馬比射人顯然更加有效。

  阿濟格的坐騎中箭,頓時狂跳起來,將他從馬上顛下。駿馬在原地打了一個轉,嘶鳴著向遠處奔去。阿濟格提前沒有絲毫防備,被拋出出一丈多遠,跌的是鼻青眼腫,滿臉是血。

  四周發出一陣尖叫,數個清軍下馬,連忙扶起阿濟格,大聲呼喊。

  盧象升狂追上前,看到數個清軍圍住阿濟格,並有數騎從兩側向自己衝殺過來。

  盧象升不顧兩側清軍,加速向前。得益於五明驥的速度,他在兩側清騎衝過來之前就突破了過去。接著他猛拉馬韁,五明驥飛躍向上,從眾人頭頂越過。盧象升整個身體盡力向下探,手中長刀揮動,由上及下砍出。

  阿濟格跌的極重,整個腦袋昏昏沉沉的。還未等反應過來,半張臉就飛上了天空,接著身體歪歪的向下倒去。

  他的親兵先是愣了一下,接著慘聲驚呼。

  阿濟格死了,他們的主子死了。

  八旗等級嚴密,手下士卒各司其職。阿濟格身死,別的將領或許可以因為不在跟前而脫罪,但他們這些親兵護衛不力。就算此戰可以生還,恐怕也會被貶為包衣阿哈。而且不僅是自己,連自己的家人也難以幸免。

  他們看著盧象升,這個殺死阿濟格的明將,滿眼怒火,心中氣悶難平。高聲呼喊著招呼左右士卒,一起向盧象升方向殺去。僅他一人,殺了他或許還可免一些罪責。

  盧象升看阿濟格已死,大聲高呼,以亂清軍軍心。但他也因此被越來越多的清軍注意到,他們持刀拿槍,紛紛擁向他。

  盧象升勇猛,但雙拳難敵四手,殺敵十數個,身上數處創傷。後來祖寬率部趕到,殺散清軍,才最終救他回陣中。

  阿濟格身死,清軍失了主將,軍心散亂,完全陷入混亂之中。明軍趁勢猛攻,以少量騎兵擋住西側的碩托,而大部士卒迅猛攻向東側的清軍。

  清軍軍心散亂,但人數眾多。雙方激戰不相上下,紛紛有人落馬。

  而就在此時,東側突然傳來了震耳欲聾的馬蹄聲。

  盧象升變色,就要下令士卒回撤到山上堅守。

  而清軍狂喜,高呼萬歲。但片刻之間,這歡呼變成了鬼哭狼嚎之聲,來的並非清軍援兵,而是曹變蛟所率的明軍騎兵。

  曹變蛟騎在馬上,縱橫馳騁,到處追殺清兵。同時他向盧象升高聲喊道:“盧督師,你不棄曹某,曹某又怎能棄你而去。況且這麽精彩的一戰,怎能少了曹某?”

  盧象升哈哈大笑,道:“天佑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祖寬,率部前去追殺清騎,配合曹總兵徹底擊破他們。此戰,必讓韃子膽寒。”

  盧象升狂笑著,咳聲連連。他用手捂著嘴,在不經意間發現手心裏有點點鮮血。他愣了一下,很快悄悄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