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議和條件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2      字數:2118
  周顯聽馬紹愉說完,淡淡一笑,命人去叫黃蜚。

  馬紹愉有點著急的說道:“周撫台,這樣的事情,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畢竟和清國議和這件事,到目前為止還是秘密。”

  楊嗣昌支持議和,而他又是周顯明麵上的先生。再加上支持議和的陳新甲又是周顯的登萊知府的推舉人,馬紹愉自然而然的把周顯當成了自己人。在他麵前說話毫不避諱,但並不代表他會願意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件事情。

  周顯笑著擺手道:“我為登萊巡撫,黃僉事為統兵大將。這樣的事情要想做成,怎麽可能完全避開他?與其到時候不得已被迫讓他知道,還不如直接告知。”

  馬紹愉想了想,覺得周顯說的也有道理,最終點頭同意。

  不一會,黃蜚走了進來,看完周顯遞給他的那張長長的列有名字的紙單。有點不可置信的望向周顯和馬紹愉道:“要將這些人全部交還給清軍?”

  周顯笑道:“還有所有清軍戰死者的遺體,這是韃子開出的和我們議和的先決條件。是吧!馬大人。”

  馬紹愉臉色一紅,尷尬道:“是,是這樣的。”

  黃蜚啐了一口道:“先決條件?那就是以後還有更多的條件。我大明什麽時候變的如此虛弱,需要低三下四向韃子求和了?”

  馬紹愉心中有些小生氣,斥聲道:“黃僉事,什麽叫作低三下四?韃子不知禮儀,我們怎麽能和他們一般見識。以言語上奉承對方,而我們得到實際的利益,這難道不好嗎?”

  黃蜚冷笑道:“實際的利益?我可沒看到韃子在以前把我軍的被俘人員乖乖放回來。這種行為難道不是低三下四嗎?”

  馬紹愉吹胡子瞪眼,但又無法辯駁,隻得悶聲不語,把眼光投向周顯。

  周顯笑了笑,說道:“馬大人,你想過沒有。如若我真的放了這些俘虜,而最後清軍又完全背約,你我又該如何自處?”

  馬紹愉臉上一怔,他心中急切想要促成議和,完全沒認真考慮過這茬。此刻聽周顯一提醒,瞬間回過味來。他這一趟來複州,既沒有得到朝廷的同意,又沒有兵部的明文。如若放了這些清軍俘虜,而清軍不遵守約定,崇禎皇帝到時候必然也會不認賬。那一切的責任,必將由自己一個人承擔。

  馬紹愉眉頭緊鎖,停了好一會,才問道:“那依周撫台的意思呢!”

  周顯向後靠了靠身子,緩緩說道:“馬大人,黃僉事剛才已經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我也來說說自己的。自我出兵遼東以來,千總戰死四名,把總二十六名,總旗、小旗以百數計,普通士卒戰死者五千八百三十四名,受傷者更是不計其數。他們的犧牲換取了這次大勝,如若我就這樣把那些被俘清軍將領放回去,對不起那些戰死的弟兄,更邁不過我心中這個坎。因而,隻要我還在登萊巡撫這任上一天,就絕對不會允許放回這些俘虜。”

  黃蜚聽周顯這麽一說,提起的心終於放了下來,頓時長長舒了一口氣。而馬紹愉則臉色大變,忙說道:“這件事,您還是稍微再考慮一下。”

  周顯擺手道:“不用考慮,這個沒得商量。而且,馬大人以為東虜真有和談的誠意嗎?他們就是一條餓狼,怎麽可能放掉到口的肥肉?目前,圖爾海起於歸化,蒙古察哈爾部又起叛亂,再加上盧督師攻破塔山,我軍又拿下金複兩州。在這個時候,清軍麵臨的困難一點都不比大明少。所以,他們才拋出議和,以換取喘息之機。等到讓他們挺過這段時間,必然會再次向我大明發起進攻。”

  看馬紹愉低頭沉思,周顯繼續說道:“對付餓狼的最好辦法,就是用長棍打爛它們的頭,打折它們的腰,讓它們永久心懷恐懼。隻有這樣,才能長治久安。在處於弱勢之時,與餓狼議和,隻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進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馬紹愉臉色難看到了極點,想要爭辯,但又不知道從哪裏辯起。長久凝固起來的信心瞬間完全沒了,心知這次必然是要無功而返了。

  周顯拍了拍手,笑著說道:“馬大人身為朝廷使者,我自然不會讓您白來一趟。這樣吧!名單上的這些人,活人我是沒法讓你帶給清軍了,但一些部件,卻是可以的。”說完,周顯也不管馬紹愉怎樣迷惑和不解,徑直向外走出,黃蜚隨之跟上。

  走出大廳,李禦蘭抱拳施禮道:“末將李禦蘭拜見周撫台,黃僉事。”

  李禦蘭為大明禁軍參將,麵相雄毅,生的更是虎背熊腰。雖然從未經曆過什麽戰事,但渾身上下散發著武將的氣勢。他被清軍軟禁數月,心中滿是怨氣。得周顯大勝,他才能夠重歸明境,心中對周顯既感激又佩服。

  周顯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如此好的身板,你真應該在軍中效力。”然後他轉向兩邊,吩咐道:“你們幾個留下這裏,聽馬大人和李參將的吩咐。如果他們有什麽需求,第一時間上報於我。”

  走到一個偏角處,黃蜚笑著向周顯道:“軍門,如此硬懟馬紹愉,真是解氣。”

  周顯笑著道:“那黃僉事願不願意陪我再做件更解氣的事情?”

  馬紹愉大手一擺,抱拳道:“請軍門吩咐。”

  周顯將手中的那個名單遞給他道:“立即派人把這個名單傳給高毅,隻要在上麵的,全部殺了,人頭送來複州。”

  黃蜚臉色大變,道:“軍門,您這是……”

  周顯長長歎了一口氣,說道:“馬紹愉身後是陳兵部,而陳兵部後麵站立的是陛下。隻要他們仍舊傾向於議和,此事就可能存在變數。如若將來陛下下旨讓我放了這些俘虜,我不遵從是抗旨,而遵從了,就像我所說的,對不起死去的弟兄。如此,還不如趁我還可以做決定,斷了他們的念想。”

  黃蜚沉默了片刻,最終拱手道:“謹遵軍門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