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2      字數:2162
  在回去的路上,劄拉裏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上前一步跟上周顯。問道:“軍門,小人能否問您個問題?”

  周顯沒有停下腳步,隻是轉頭道:“你問?”

  劄拉裏沉默了片刻,說道:“軍門,小人想。如若全軍後撤,趁著夜色離營。然後在敵軍反應過來之前,就快速退到河北岸,這難道不是一個好方法嗎?但觀您和其他將領的言語,你們好像都絲毫不擔心這點,反而下令讓手下將士趁著晚上好好休息。小人想了很久,始終有點想不明白。”

  周顯笑了笑,沒有作答,而是轉向周泰道:“小泰,你說呢!”

  周泰“啊”了一聲,說道:“問我啊!我哪裏會知道?”

  周顯給了他一個孺子不可教的表情,無奈的搖了搖頭,緩緩說道:“黑夜撤軍,最容易引起營嘯。此刻清軍軍心散亂,貿然離營,一旦我軍趁勢而攻,其必敗。而你說的那種在我軍反應過來之前後撤向金州北河北岸的想法是很好,但基本上不可能實施。因為此刻在城外有近三百的我軍斥候,時時監視清軍的動靜。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怎麽能瞞過我們而安全撤退呢!畢竟,清軍目前還有近兩萬之眾。如此大規模的行軍,就是瞎子也能知道。”

  看劄拉裏低頭沉思,周顯繼續說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金州距金州北河大約有四十裏,而且道路崎嶇,撤退不易。夜間更加難行,他們斷不能在一夜之間全員撤到河北岸。而白天則不同了,清軍近兩萬人,以精銳殿後,依次後撤。首先是軍心大定,不用擔心我軍在夜色裏突然殺出來。其次是我軍的行動盡收其眼底,可以隨時做出對應的應對之策。這可比在黑夜撤退那種具有太多不可預測性要安全的多。”

  劄拉裏想了想,道:“軍門說的透徹,我服了。”

  周顯笑了笑道:“劄拉裏,你為錫伯族一族族長,沒經過什麽大規模的戰事。能主動去想這些,已經比大部分人強太多了。善學是一種能力,這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高,我很看好你的將來。”

  劄拉裏心中一喜,連忙拱手道:“以後還得請軍門多多指教。”

  周顯點了點頭,臉帶笑意道:“謝遷那裏有近三千人馬,我準備在將來把它整編為三個千人隊,你是否願意當我大明的千總?當然,既然當了我大明的千總,就要遵我大明的軍令,不可能時時呆在你的部族身側。但我可以向你保證,隻要我周顯活著一日,必對你的族民一視同仁,絕對不會拋棄他們。”

  劄拉裏臉色變了又變,猶豫了一下,問道:“軍門,我乃小族賤民,在大明軍中可有繼續升遷的可能?”

  周顯笑了笑,正待回答。

  周泰卻突然說道:“老劄,你今天不僅婆婆媽媽的,還是個睜眼瞎。你沒看到林慶業和吉木兩人嗎?他們一個現在是大明副將,登萊水師的主將。一個現在雖然也隻是千總,但卻統禦我軍所有的騎兵。他們一個是朝鮮人,一個是彝族。除了他們,在軍中還有不少其他族人,你說你有沒有繼續升遷的可能?”

  周顯看劄拉裏驚詫的樣子,言道:“隻要遵從我大明之統治,願意為我大明盡心盡力者,不管漢人,滿人,還是其他族人皆為我大明子民。我自會一視同仁,雖然前期我隻能授予你一個千總之職,但我覺得你絕對不會止於此。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給你天地,能飛多高,就要看你的能力了。”

  劄拉裏臉色微紅,拱手向周顯道:“多謝軍門,屬下願意聽令。”

  周顯大喜,牽其手道:“將來我軍中又將多一上將之才。”

  當夜三更,於七率一個千人隊從西門悄悄潛出,一直摸到了清軍營寨之外。一聲令下,千餘人突然殺出。

  清軍毫無防備,亂喊亂叫,四散而逃。營寨最外側,擔任警戒任務的一個二百人隊大部被殺,少數向主營寨方向逃竄。

  於七率部一邊衝殺,一邊放火,連破了數個營寨。在清軍援兵到達之後,於七才率部向金州方向回撤。

  吉木沿途布置了兩百騎兵,一路敲鑼打鼓。清軍援兵心驚膽顫,害怕明軍設有埋伏,追了一陣後便撤回了營地。

  周顯在城中接住於七,一個千人隊出城,燒清軍數處營寨,殺傷清軍數百人,而自軍損失卻不滿百人,無疑是一場大勝。周顯大加讚賞了於七,心中對新兵的戰力,尤其是清軍軍心的散亂程度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

  同一日,斥候回報,清軍已經將所有的紅衣大炮和大量輜重運往了金州北河的北岸。另外,傷兵和農夫也在向後撤退。

  第二日天剛亮,清軍終於開始了行動。

  首先是清軍後營的滿達海部,他率領兩千滿旗卒和兩千漢旗卒的混合軍首先撤退。一路退到了白淺口,一千士卒退到河北岸警戒,剩下的三千人守在南岸。就是周顯昔日守白淺口所建的營壘處,嚴陣以待,以掩護後續大軍安全撤退。

  接著是豪格所率的中軍,有三千滿旗兵以及大約八千的其他軍隊。在撤退過程中又分為三部,依次後撤。以便在受到突襲之時,各自都能迅速集結,以便節次抵擋。

  最後的是阿巴泰,他率領六個牛錄的滿旗卒,已經四千漢旗兵。總共大約六千士卒,負責殿後。其中騎兵和步卒各占一半,都是大約三千人。

  在清軍第一部人馬開始撤退時,城中明軍開始在城中集結;在清軍第二部人馬也開始先後撤退時,城中明軍聚集到城門處;但當清軍第三部人馬開始撤退時,城中的天空爆出了一聲炮響。

  東、西、北三門基本上在同一時間被打開。在北門,智字營混合有少量新兵的三千步卒衝殺了出來,並很快在城外完成了集結。而東、西兩門各有兩千人衝出,會和在城外的一千騎兵迅速向北門外移去。

  在很短時間內,三軍會和,在北門城外便聚集了八千步騎,更有源源不斷的兵力正從北門向外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