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生擒俘虜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2      字數:2099
  固山額真在滿語中的意思是一旗長官,管理著全旗的戶口、生產、教養、訓練等諸多事情。它還有另一個稱呼,就是都統,是滿清僅次於該旗之旗主貝勒的二號人物。權勢和地位遠遠超過六部承政和內三院大學士,而英俄爾岱恰好是其中之一。

  這樣地位的人,一般出行,都會有近千旗人護送。但這次鬆錦戰事還未結束,而朝鮮又徹底歸附。英俄爾岱不相信朝鮮人敢拿自己怎麽樣,帶太多的士卒反而顯得自方怯弱。因而最後他隻帶了一牛錄三百旗人,還有其他的七百仆從,組夠了一千人。朝鮮人的確沒敢拿他怎麽樣,但這次動他的是大明軍隊。

  對形勢的誤判最終讓英俄爾岱一敗塗地,判定那些是明朝敗軍讓他十分隨便的派出了自己的所有精銳。尤其更加愚蠢的是,他還派出了所有的騎兵。這次朝鮮之行的太過順利,讓他放鬆了警惕,也鑄成了大錯。而在戰場上,一錯就是萬古恨。

  聽到英俄爾岱一聲大喊,他身邊的親衛緊勒馬韁,胯下駿馬迅速止步。周顯不失時機的又遞送出兩箭,兩匹馬歪斜斜的倒在地上。剩下還有馬的,帶英俄爾岱在內,也不過六人。兩個清兵率先扭轉馬頭,持槍向周顯猛衝過來。

  周顯拉緊弓弦,再次射擊。“砰”的一聲,一人胸膛中箭,翻身落馬,這次他射的是人。雙方距離不過百步,想要再次引弓卻來不及了。他順手將長弓丟倒在地,從腰間逃出手銃。百步距離,轉瞬即至。那名清軍看到周顯從腰間拿出一物,但沒注意到是什麽。在看清之後想要躲避時,卻已經晚了。

  又一聲砰響,蕩起一層硝煙。那清軍發出一聲慘叫,臉上血肉模糊,直愣愣的摔落馬下。不到三十步的距離,直接射中了臉,不死才怪。第三名清軍在此時也追殺到了跟前,他手持長刀,大吼一聲,朝周顯上半身看來。

  周顯反應極快,傾身向後,刀鋒貼著臉龐過去。雖然未曾受傷,但兜鍪卻被砍掉。此時再裝彈夾是來不及了,周顯將手銃收回腰間。向右躲開一段距離,同時從星垂側旁取下長槍,扭轉馬頭,再行向後。

  那清軍剛才那一砍,以為必中,用盡了全力。一刀砍空,而他向前奔出了一段距離。他緊勒繩索,快速扭轉馬頭,想要繼續追殺周顯。但他沒想到周顯的坐騎更快,在他轉身的一刹那,後間長槍陡出,將他刺下馬去。

  英俄爾岱看轉瞬間便死了三人,也不再顧忌自己的身份,手持長槍也向後殺去。周顯開始以一敵二,不落下風。但當英俄爾岱投入戰陣之後,他逐漸感受到了無窮的壓力。便不再謀求進攻,而是以長槍守住兩邊,故意拖延時間。

  一個清軍看到明軍騎兵馬上就要追過來,向英俄爾岱大聲喊道:“都統,您趕快走,我們攔著他。”周顯曾讓高毅教過自己一些簡單的滿語,基本上能聽的懂。他陡出遞出一槍,直刺英俄爾岱的胸膛,以此阻攔他離開。

  英俄爾岱並非蠻勇之輩,形勢如此,他知道自己根本沒有選擇的機會。他一槍掃開周顯刺來的長槍,脫開距離後,便又向東狂奔而去。三人離了一人,周顯壓力陡減。

  另外兩個之前被射落馬下,距離較近的清軍也持刀趕了過來,心中想的就是殺了周顯。卻不曾想此時一輪箭雨過來,當即將兩人釘死在地。正和周顯激戰的一人,大喊了一聲弟弟,扭頭向後。周顯看到機會,斜刺過去,直插他腰間。鮮血射出,他慘叫著掉落馬下。剩下的最後一人,看到周顯援兵即至,想要轉身逃走,但被後側的射來的弓箭射殺。

  周顯猛夾馬腹,加速向前。用長槍劃起自己最初丟下的長弓高高劃起,接著順手接住,繼續向前猛追。要感謝星垂的速度,周顯很快追擊到弓箭射程之內。周顯引弓搭箭,瞄準的是英俄爾岱的後心。但他猶豫了片刻,稍微偏移了一些。一箭過去,射中的是英俄爾岱的右側肩胛。他悶哼一聲,倒在地上。

  周顯快速向前,挑開英俄爾岱砍向自己脖頸的短刀。淡淡言道:“你現在還不能死。”

  英俄爾岱左手撫著右肩傷口,艱難站起來,定定的看向周顯道:“你是誰?”

  “大明登萊巡撫周顯。”

  二百騎兵衝陣,後續緊跟著一千步卒,以二倍之兵擊潰滿清仆從兵還不是輕而易舉之事。高毅那邊有三百旗人,抵抗頑強,直至這一邊戰事停歇,那邊還在占據地形抵抗。談時邁在或俘或殺了身邊的清軍後,又派了五個百人隊前去增援。在一百遂發槍和無數勁弓的不斷射擊下,終於徹底擊潰了他們。除了三十餘個被俘之外,剩下的人全部被殺。

  周顯叫來一個醫官,指著英俄爾岱道:“先給他治傷。”

  夏舒領著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走到周顯跟前,躬身拜道:“軍門,這位是朝鮮的右議政金尚憲大人,他說要拜見你。”

  周顯轉身向後,微微拱手向金尚憲道:“原來是在丙子之亂中,手撕和書的金大人。久聞大名,晚輩有禮了。”

  金尚憲連忙還禮,道:“上使客氣了,在下愧不敢當。”

  周顯笑了笑,轉向旁邊的夏舒道:“去叫杜公公過來。”

  不一會,杜勳後麵跟著兩個小太監臉色黯淡的走了過來。剛經過戰場,看著那血肉模糊,鮮血遍地的樣子。又突聞周顯找他,心中忐忑,猶如十幾個鑼鼓同時敲動一樣,上下喧響。

  周顯招呼杜勳過來,向金尚憲笑道:“金大人,這位便是我大明朝的第一內侍太監,也是我大明崇禎天子最信任的杜勳,杜公公。這次皇帝陛下派他跟著為臣前往朝鮮,金大人可能猜出這是為何?”

  看金尚憲和杜勳一臉疑惑的樣子,周顯淡淡笑道:“就是來向朝鮮王李倧問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