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滅虜之策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1      字數:2103
  當眾人散去,王承恩過來通知周顯。說是崇禎帝稍後還要見他,讓他先去偏廳等待。禦膳房送來了幾盒吃食,說是禦賜的。周顯今日把高起潛頂的啞口無言,心中倍覺舒坦,吃的那叫一個舒心,幾個盤子基本上清理了個幹靜。

  如若今日不是高起潛首先挑事,周顯還真無意針對他。鬆山近三萬將士,錦州一萬餘士卒,這四萬餘士卒,還有數不清的百姓的性命都在援軍身上。一旦有失,影響的不僅是這些士卒的生死,還有整個大明未來的國運。而足以擔任援軍主將的,必須是那種有擔當,舍生忘死,敢於與滿虜決戰的大將。在周顯看來,高起潛顯然不是那樣的人。

  如若到時候朝廷真令高起潛擔任主將,那周顯真是難死難辭其咎了。但他心中料定,高起潛會拚命將這個職位推出去。今日他的表現恰好證明了周顯之前的推斷。

  不知等了多久,等到天色黑下去之時,崇禎帝才派人過來通知周顯去暖閣。

  崇禎帝看到周顯,輕輕的招了招手,沉聲道:“周顯,你先坐一會。王承恩,給他上一杯清茶。”

  周顯點了點頭,看崇禎帝立在案幾前,右手持筆,正在揮畫著什麽。

  過了好一會,崇禎帝寫畢。他輕輕的拍了拍手,坐在龍椅上,慢慢的呷了一口茶。望向周顯道:“之前,你乘船前去鬆山,看洪承疇狀態如何?”

  周顯沉默了一會,不太明白崇禎帝為何如此發問,隻得照實答道:“尚好。雖然看起來稍顯疲憊,但言語之間,滿是為國效死的決心。”

  崇禎帝臉色憂鬱,輕輕的點了點頭,道:“之前,朕招諸卿議事。有人言說鬆山被圍,寧遠兵力孱弱,不足以援救洪承疇。因而,他們中有人提議與滿虜暫時膻和。對於這件事,你怎麽看,可行嗎?”

  周顯愣了一下,心中暗想,這應該是陳新甲的提議了。他沉思了片刻,道:“陛下,戰和之策,本就是戰場常例,本無可行或者不可行之說。關鍵是,陛下派人前去與滿虜議和,到底想議出一個什麽樣的結果?”

  崇禎帝臉色微變,問道:“何意?”

  周顯道:“議和就像是兩個人坐在一起談生意,相互之間討價還價。彼此就看對方能給自己提供什麽,而自己又能答應對方什麽。如果與滿虜議和,皇太極提出的第一個條件肯定是讓我大明承認他的帝號。這個條件雖然有損我大明的威壓,但說到底無非是一個虛名。接下來便是實際的條件,此刻我四萬餘士卒被圍困在鬆山和錦州這兩座孤城之中,如若我們以他們撤圍鬆山和錦州兩城為議和條件,陛下覺得他們會同意嗎?依我看來,不會,到嘴的肥肉沒人會輕易吐出來。但如若皇太極提出,讓我大明退出鬆錦兩城,甚至退出寧遠,以山海關為界,關外全部歸於滿虜,陛下您會同意嗎?”

  看崇禎帝臉色難看,周顯繼續說道:“陛下,滿虜想要的,我們給不了。而我們想要的,他們也絕難答應。為臣實在不明白現在議和的意義在哪裏?另外,即使議和成功,陛下就真敢將九邊精銳調離北鏡嗎?您別忘了,滿虜為女真族的後裔,素來無恥無信。昔日,他們的祖宗和北宋合力攻破大遼,接著便背信棄義,開始攻打北宋。靖康之恥至今令我華夏子嗣羞愧不已。如果想以一紙協議就徹底困住滿虜的野心,那真是小兒癡想。”

  崇禎帝惱怒道:“現在朝廷無兵無將馳援關外,朕隻想對東虜加緊議撫,使局勢暫得緩和,使洪承疇不至於完全陷沒。難道這樣也不行嗎?隻要滿虜同意放出鬆錦兩城被困的大明將士,朕即使將這兩個城讓給他們又何妨?”

  周顯心中默默的歎了一口氣,心中大概了解了崇禎帝的底線所在。“陛下,即使您願意讓出這兩城,我大軍該怎麽撤出?如若滿虜不退,我大軍放棄城池撤出,誰敢保證他們不會趁勢猛攻?如若滿虜全員撤退,他們難道就不害怕我們不再遵從協議撤出,而是將大量軍備運入城中。”

  “朕是天子,怎會言而無信?”

  “陛下,這是國戰,誰敗了或許就會失去整個天下,誰會在意那些細枝末節。況且,兵不厭詐。戰國時代,秦國便多次無信於六國。但在它統一六國之後,眾人皆言它明智,而不是奸詐。”

  崇禎帝臉色黯然,頹然靠在龍椅上。“那這和,真的沒法議下去了嗎?”

  “陛下,和平曆來都是靠征戰打出來的。沒有戰,就沒有和。即使陛下真想議和,也應該在議和之前做好大戰的準備。一旦將自己軟弱的一麵展示給對方,再厲害的舌辯之士在敵人那裏也討不得任何便宜。以戰止戰,這才是最終良策。”

  崇禎帝苦笑了一下,道:“現在我大明內亂不止,外患嚴峻,還有四處征戰的資本嗎?”

  周顯起身立足,高聲喊道:“陛下,我們有。”

  崇禎帝吃驚的看著周顯,良久不語。最後輕輕的擺了擺手,暖閣內的宮女和太監一個接著一個的快步向外走去,王承恩在最後輕輕的掩上了門。崇禎帝看所有人都離開,這才望向周顯道:“周顯,你這樣說是在寬慰朕心,還是……”

  周顯欠身拜道:“陛下,為臣所言絕非妄言。解救錦州之戰,我軍雖然遭受慘敗,但滿虜亦有不小的損失。鬆山有近三萬將士,錦州亦有萬餘士卒,雖然被困,但至少兩城現在還控製在我們手中。祖左都和洪督師久曆戎行,老謀勝算,之前又有糧草運抵鬆山,堅守半年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陛下試想,如果滿虜想要將這兩城的我軍全部困於城中,他們又需要投入多少兵力?表麵上看,的確是滿虜將我軍困於兩城。但為何不能說,是我軍將滿虜大軍牽製在鬆錦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