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立帥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1      字數:2090
  孫可望大馬金刀般坐在主位上,就宛如一切都由自己做主一般。

  諸將看孫可望一臉當家人的表情,心中微微有點吃驚,他們都朝李定國看了看。發現後者臉色平靜,便也沒有多言。

  徐以顯站起身來,先是朝眾人拱了拱手,然後說道:“我先告訴大家幾個消息。據我軍斥候來報,左良玉目前已經和賀瘋子合兵一起,統禦三萬精兵。作為楊嗣昌的前部,率先出川向湖北而來,由勳陽巡撫袁繼鹹統禦數千士卒為之轉運糧草。他們此刻已過了夷陵,距離襄陽也不過十天的路程。我需要提醒諸位的是,之前左良玉在開縣首先率部逃走,導致猛如虎部大敗。他知道自己已犯下大罪,為了將功贖罪,這次必將竭盡全力進攻我們。”

  看到眾人臉色都微微有點難看,徐以顯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上麵的都是壞消息,還有一個好消息。在八天前,闖王李自成攻進了洛陽,殺了崇禎皇帝的叔父福王。此刻已在洛陽周邊聚集了近二十萬大軍,勢力擴展迅猛。可以說,北邊官軍的注意力已經被李自成吸引了過去,我們這邊的壓力會減輕不少。”

  馬元利哼了一下,道:“這李自成倒是會挑時間,在我們被楊嗣昌追的像龜兒子似的到處亂跑的時候,他卻趁機摘果子。聽說福王家的錢比皇帝家還要多,這下他可發大財了。”

  徐以顯點了點頭,道:“這李自成之所以能攻占洛陽,確實是占了我軍很大的便宜。隻不過他當前的形勢,卻比我軍好上太多。目前我軍隻有兩條選擇,向南或者向北。南邊富庶,但楊嗣昌到達之後,我軍麵臨的壓力就會陡增。北邊兵少,但很多地方卻十分貧瘠,況且在南陽府還有不少官兵。而且如若選擇向北,我軍就一定會和李自成發生必然的聯係,這就是我為何將這兩個消息並列在一起說的原因。”

  “老徐,在決定是向南走還是向北走之前,有件事情我們要首先做出決議。”潘獨鼇身上數處受傷,右手纏著厚厚的繃帶,蹣跚著從帳外走了進來。

  孫可望連忙站起身來,上前扶住潘獨鼇坐下,道:“潘先生,你怎麽來了?”

  潘獨鼇輕輕的拍了一下孫可望的右手,示意他放心。

  徐以顯八麵玲瓏,當然知道潘獨鼇想做什麽?隻不過這件事,早做出決定,對於全軍來說也是莫大的好事。既然潘獨鼇此刻主動站出來,徐以顯當然也樂觀其成。他故作驚詫道:“老潘,你說的是什麽事。”

  坐下之後,潘獨鼇望向徐以顯淡淡笑道:“老徐啊!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我們目前要做的不是議論向南或者向北走,而是先選出一個新的大帥。否則,今後令從多出,全軍怎麽齊心合力抗敵?”

  徐以顯點了點頭,也表示認同。他故作沉思了片刻道:“老潘,你說的對,是我忽略了。在座的都是大帥最信任的人,此刻也不必拐彎抹角,你就先說說你心中的人選吧!”

  潘獨鼇當然支持孫可望,但這話他不能明說。“大帥身死,隻留下一個小少爺。按照父死子繼的傳統,由小少爺繼承帥位,自然無可厚非。但大家都知道,小少爺畢竟隻有兩歲。由他繼承,不僅難服眾望,還做不了什麽決議,這顯然不行。”

  馬元利叫嚷道:“如果是太平盛世,我第一個支持小少爺。但我們現在是在造反,一個個都是將腦袋拴在褲腰帶上,小少爺年紀太小,肯定不行。我看就從大帥的四個義子中選一人吧!雖然不是骨肉血親,但我們軍中信這個。”

  潘獨鼇擊掌叫好道:“馬將軍說的是。大帥收義子不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嗎?雖然不是血親,但也都是以性命相托,而大帥也早就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對待。我看就依馬將軍所言,從四個義子中選一個。”

  說著,潘獨鼇斜瞥了一下坐在自己下首的王尚禮和馮雙禮。

  王尚禮正在低頭想著什麽,沒有看到。而馮雙禮則第一時間站起來,霍哈哈的說道:“皇帝繼位不是有個長幼有序嗎?我看我們也不必選了,直接讓孫少將軍繼任帥位算了。他在四個少將軍中,資曆最老,兵將也最多。在我看來,也最為合適。”

  艾能奇哼了一聲,嘿嘿笑道:“王叔,皇帝繼位是有個長幼有序。但您也別忘了,他們不是也有個擇賢而立嗎?”

  馮雙禮臉色微變,紅著脖子嚷道:“我老馮就是個粗人,不知道什麽擇賢而立。隻知道在我家鄉的土財主那裏,都是長子當家。老三,我看你這是不服氣,要和老大爭一爭嗎?”

  艾能奇笑著指了指自己,道:“我?……馮叔,你就別逗我了,我哪裏有這個資格?我說的是二哥。你們都別忘了,上次是誰射殺了張令,讓我們成功在川地立足;又是誰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讓我們成功出川;還是誰以精兵混入襄陽,讓我們攻取了這個王八殼。在座的哪一位覺得自己知兵能超過二哥?父帥不幸生死,接下來我軍肯定要麵臨很多硬仗、狠仗,難道還有誰比二哥更適合當這個大帥的嗎?”

  諸將聽完,都沉默不語。的確,論知兵,沒有人能更勝李定國。就是孫可望的鐵杆支持者對此也找不出絲毫毛病。

  在沉靜的大帳內,突然響起了“啪啪”的拍手聲。潘獨鼇滿臉堆笑道:“艾少將軍說的是,論知兵,確實沒人比的上李少將軍。但身為大帥,可不僅僅是知兵那麽簡單。劉邦昔日不過是一亭長,他對兵事、政事可以說是一概不知。但他知道用韓信統兵,用張良製定策略,用蕭何轉運糧草,最終得了整個天下。大帥之位不需要知兵,但最重要的是能將大家凝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這才是大帥應該做的。而不僅僅是知兵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