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回京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1      字數:2106
  周顯被他看的十分不自在,轉頭向四周看去,這時才發現之前在院內的近十名衛士不知何時已經悄悄退了下去。在大門處,有一人恭謹侍立,是周顯前幾天便見過的大同總兵薑炯。他略顯驚愕,第一感覺就是此人身份肯定不低。想到自己還坐在這裏,十分無禮,便連忙站起來,躬身拜道:“拜見大人,正是小人。”

  那人臉色平淡,開口說道:“你四月中隨父出塞,在你父親周天鴻病重之後,首先提出了襄助粆圖的建議。轟殺薩哈廉,攜阿布奈母子成功返回明境。我以為這樣的人物會是怎樣的英雄人物,卻沒想到是一個毛頭小子。”

  那人說話絲毫不客氣,簡直可以說沒有給周顯一點麵子,讓人聽起來十分不舒服。但周顯卻明顯感覺他話語中的讚賞多於輕視,況且此時還不知道他到底是何方神聖,肯定不能選擇和他對著幹。周顯壓製住心中的反感,淡淡一笑道:“那個純屬僥幸。而且在當時,我並不知道那個人就是薩哈廉。救出阿布奈母子,也是多方合作的結果,我隻是最終領了這個任務而已。如果是牛千總或者圖爾山前去,一定也能成功。”

  那人點了點頭,讚賞道:“年紀雖幼,卻頗為謙恭,周天鴻還真是生了一個好兒子。千兩金佛此刻已經運達京師,陛下大為讚賞。你和阿布奈母子現在在要立即前往京師,陛下要親自接見你們。”

  那人看周顯臉色微變,問道:“怎麽,還有什麽問題嗎?”

  周顯停頓了一下道:“大人,此次能成功將阿布奈母子帶回,要多虧牛千總。要不是他引開滿虜追兵,我一路上也不會這麽順利。是不是等牛千總從宣府趕來之後,我們再一起前去京師?”

  那人一直平淡的臉上閃出一些玩味的笑容,道:“你是不是覺得這次立有大功,到了京師必有重賞。所以才想著要和牛勇一起前去,對嗎?”

  周顯笑了一下,沒有作答。

  那人淡淡笑道:“小小年紀,還挺會替別人考慮。”

  他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這次塞外之行,你們每個人都做了什麽,陛下已經知道。牛勇和圖爾山在返回宣府的過程中,路上一直遭受滿虜追擊。圖爾山戰死,士卒死傷殆盡。牛勇被人砍斷了一臂,重傷昏迷,但好在被剩下還活著的十幾個士卒護持著逃回了宣府。朱之馮上報的時候,他還在昏迷之中。現在宣府被圍,信息不通,至於他是生是死,還未可知。你們這次捅了個馬蜂窩,找不到阿布奈母子,孟喬芳就把氣全部撒到了他們的身上。所以,你說的不錯,你能如此順利的逃回來,牛勇確實功不可沒。”

  周顯臉色突變,他萬萬沒料到牛勇他們這次的撤退竟然如此的艱難。領軍之將一個戰死,另一個被砍斷一臂,二百餘士卒隻活下來了十幾個。和他們一比,自己所走的那條路簡直就是天堂。

  那人看了周顯一眼,道:“你先去京師麵見陛下,將阿布奈母子帶到京師。等到將來宣府圍解,隻要他能活下來,少不了他的那份賞賜。這次,就讓萬先生陪你一起去。”

  旁邊文士打扮的中年上前一步,望向周顯道:“公子如果沒有其他事情要做,我們待會就出發。”

  周顯躬身回禮道:“好的,先生稍等我片刻,待我準備幾件換洗的衣服。”

  看到周顯臉露猶豫,那人追問道:“你現在還有什麽想要知道的,現在就問?”

  周顯想了想,道:“大人,我還不知道您的身份呢!另外,我們是要馬上出兵攻打嶽托以解宣府之圍了嗎?”

  那人回道:“我的身份,萬先生稍後自會告訴你。至於朝廷是不是要出兵?這個,你本不該問,但這次告訴你也無妨。朝廷此刻正忙於剿滅流賊,沒有多餘的兵力派往宣府。但以嶽托那六千兵力,也攻不下宣府城。等到他發現這一點,再知道阿布奈已經被送往京師,自會主動撤去。”

  周顯臉露疑惑道:“嶽托在我大明的家門口這麽耀武揚威的轉上一圈,我們難道就讓他如此輕易的撤走?”

  那人臉色微怒道:“小兒之言。你知道宣府周邊是什麽地形嗎?選擇與這六千滿虜硬碰硬需要派出多少大明將士?而我軍短時間能調用的機動兵力又是多少?或許,你認為嶽托是一莽夫。如果足兵足糧,調配及時,可以擊破他治下的那六千滿虜。但他一旦受挫,皇太極必會率大軍前往宣府。到時候,我方兵力不繼,又該如何應對?”

  周顯被他的一係列話問的瞠目結舌,沉默著低著頭,不知該如何回應。但口中卻堅持道:“反正我覺得應該狠狠的敲打一下嶽托。否則,隻會讓那些滿虜蹬鼻子上臉,越發肆無忌憚。”

  那人惱怒的擺了擺手,道:“你覺得應該怎麽辦,那是你自己的事。等到你有能力改變局勢之時,再來和我討論這個。”說完,他頭也不回的向門外走去。

  中年文士亦隨他也向外走去,但到達周顯身旁之時,他朝周顯淡淡一笑,道:“公子,我在外麵準備車駕,你收拾妥當之後就出來。”

  走出門外,那人轉向中年文士道:“吉人,你陪他到達京師之時,一定要將我的呈文親自交給陛下。這次將阿布奈母子帶到這裏,對於我大明來說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如果利用的好,就等於在邊境多了數萬可以牽製滿虜的蒙古騎士。”

  中年文士躬身拜道:“請督師放心,學生一定照辦。對於周家的這位二公子,您還有什麽要交待的嗎?”

  那人道:“是一個可造之材,但還是太過稚潤。隻不過這樣也好,可塑性更高。陛下不是一直想豎起一個為國效力的標杆嗎?這小子倒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中年文士躬身道:“學生明白了,願大人此次前往宣府也一路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