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北上
作者:白馬嘯秋風      更新:2020-12-29 19:01      字數:2188
  周顯拿著手銃不斷把玩,愛不釋手。它除了外表看起來有點粗糙之外,還真沒有別的缺憾。他朝向趙宇問道:“趙兄,這個射程有多遠,你製作了幾個彈夾?”

  趙宇臉露疑惑,看到周顯所指的位置才恍然大悟,頓時笑道:“你說這個火藥艙室啊!說彈夾倒是真如其名,我隻暫時製作了三個。這個手銃威力稍小,我到鄉下荒野間試射了幾次,隻能將鉛丸射到七八十步外。”

  周顯點了點頭,心中暗思。射程七八十步,那麽有效傷害射程應該在五十步左右,轉換成米就是三十多米。雖然威力確實很小,但好在比著一般的手銃要輕巧很多,用作防身是再好不過了。他看著這個火銃,一時手癢,朝向趙宇道:“趙兄,我能不能試射一下?”

  趙宇嚇了一跳,尖聲道:“你開什麽玩笑?朝廷是明令禁止民間私藏火器了。在開封城內試射,你不要命了嗎?”

  周顯臉色微變,這才想到明末雖然放鬆了對武器的限製,但火器卻不在此列。趙宇私造這個,純屬滿足自己的興趣。嚴格意義上說,他已經觸犯了明律。但這樣的事情可大可小,隻要沒人舉報就不會有問題。但在開封這樣的大城中進行試射,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但看著手中的手銃,周顯心中又有所不舍,看著趙宇,春笑蕩漾。

  趙宇被他看的發毛,心中掠過一些不安,顫聲道:“你,你,你想幹嗎?”

  周顯咳了一下,滿臉笑意的湊過去,朝向趙宇小聲道:“趙兄,這個手銃我實在太喜歡了。你能不能忍痛割愛,將它賣給我?”

  趙宇聽後,頓時長舒了一口氣,說道:“就這事啊!我還以為你又想幹嗎呢!製作這個東西也就耗費了我四天時間。如果周兄弟你喜歡,自行拿去就好,還說什麽賣不賣的。隻不過畢竟這不屬於官製火器,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你最好不要輕易展示給外人。”

  周顯看趙宇這麽爽利就答應了,心中感動,連忙道:“這個自然。”

  雖然趙宇明說是要送他,但周顯堅持不受。最後將自己身上所帶的所有銀兩都給趙宇留了下來。不多,也就三十兩左右,至少能幫他貼補一下家用。

  因為接下來周顯他們一行要乘船前往京師,已經用不到那輛馬車了。起初本想隨便賣了,換點銀子。但看到趙宇的困境和才能後,周顯改變了想法。他寫了一封信,叫來酒樓小廝,托他在自己離開之後將那封信和馬車送到趙宅。另外,還附帶上了幾罐好酒。

  雖然隻見了兩次麵,但周顯感覺趙宇此人的本性並不壞。除了懶散一點,似乎也沒別的缺點。而懶散也是相對的,他能在那麽短時間內純手工做出這樣的手銃,足以說明他隻是生錯時代的大匠。如果給他發揮的空間,他或許真的可能改變這個時代。

  開封之行,周顯遇到了李信,遇到了紅娘子,遇到了趙宇。他不知道他和他們在將來是否還有重見的機會,但周顯願意給予他們這樣的好意。或許無用,或許有用,這些都無關緊要,隻是因為他覺得他們都可交。

  春風拂麵,楊柳依依。周顯他們招了一輛馬車,負責將他們送到黃河渡口。

  周泰滿臉興奮,一路不停的說著這幾日都吃了什麽好東西。周乾大概昨夜沒睡好,打著哈切,還得不時回應他一兩句。

  錦瑟身穿一個青色秀裙,頭上插著周顯新給她買的價值二十文的發簪,而原來的那個被她小心翼翼的收了起來。周顯百無聊賴的望著窗外的春色,安靜異常,思緒已不知飄向何處。

  馬車緩緩停下,李開掀開布簾,朝向周顯道:“二公子,我們到黃河邊了,該下車了。”

  周顯躍下馬車,引目朝遠方望去。大浪濤濤,濁水東流。在朝陽的照耀下,無數載滿貨物的船隻在粼粼波光中極速飛馳。

  李開付了車錢,馬夫倒了一聲謝便駕車離開了。“二公子,你們先在這裏稍等片刻。我到渡口那裏問問現在有沒有北上的船隻?”

  黃河自西向東流淌,而要從開封去京師,需要從這裏的渡口向下行駛一段距離,然後轉頭北上進入京杭大運河。本來,由開封到京杭渡口的那段距離可以乘馬車從陸路到達,但周顯想領略一下黃河兩岸的風光,故而選擇了這條比較耗時的路線。

  李開跨步而去,不一會便又轉了回來。說是有一艘運糧的貨船,恰好正要前往京師。五個人,五十兩銀子直到天津渡口,路上的夥食全部由他們負責。

  周泰鼓噪道:“沒有對應的客船嗎?貨船都是貨物,住的地方肯定不怎麽樣。”

  李開搖了搖頭:“我問過了,這裏正經的客船都是五日一發,我們要是想坐客船,最近的是在三日之後。我剛剛讓船家帶我去看了船上的住處,這個雖是貨船,但也還算幹淨。最重要的是,這個船體比較大,行駛在江麵要比那些客船安全一點。”

  周顯沉思了一會道:“既然這樣,那就坐這個吧!反正也就幾日時間,忍耐一下也就過去了。”

  看到周顯已經表態,周泰也不再好說什麽。掂著行李,跟在李開後麵朝向渡口走了過去。

  船隻順流而下,半日之後便轉入京杭大運河。船隻在這裏突然多了許多,大部分都是從南方而來。滿載著絲綢,糧食和各種貨物向北而去。

  北方多戰,加上連年的大旱,大部分物資都要靠南方供應。有人說南方幾省供給著大明朝廷七成以上的糧食和賦稅,這個倒也一點不虛。

  因而,在明末崇禎皇帝想要再加收南方賦稅的時候,導致南方官紳的極力反對。很多以此為由,高談公平之論。卻不知一旦北方完全喪於敵手,南方的繁榮又何以持續?

  天下本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司其職,南方供糧,北方供士。兩者合力,才能使江山永固。

  何必在那裏斤斤計較,為了襯托自己的貢獻,而極力抨擊同袍鄉澤。

  周顯突然想到現代社會的那些地域黑,拙劣之極,無恥之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