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衛青震驚了
作者:冬雪初晴      更新:2020-12-30 09:02      字數:1828
  “我們到裏麵喝茶。”

  李軒招呼兩人入內,分別在幾旁坐下,給兩人倒了茶,轉身去小房間拿圖紙。

  自從小房間的地下埋一千六百金後,小房間的門就上了鎖。

  不是李軒小氣,而是必須有合理的防護措施,這可是茶館,進出的人多。

  圖紙有兩張,一張犁,一張水車。

  劉徹和衛青沒看明白,說話的依然是劉徹,手指圖紙上的水車。

  “這是什麽?”

  要不是李軒有過目不忘之能,怎麽也畫不出這兩張圖,這都是上學時課本上有的,好在當時他好奇之下,曾度娘這兩樣農具的使用方法,當下一一解說。

  “這是犁,你看,這是犁頭,用鐵製作,能犁開泥土,有這個,農民們犁田既省力又快捷。”

  “這是水車。”

  “水車的作用是從河裏抽水給農作物灌溉,安在河邊或是近水的地方,要灌溉的時候,人踏這時,水就源源不斷地抽起來了。”

  “你拿去給家裏長輩,讓他們製成實物,再拿給陛下看,實物直觀多了,陛下一看準明白。”

  劉徹接過圖紙細看,邊看邊在腦中想象犁犁地,水車從河裏抽水的情景,雖然隻是兩張圖紙,他卻越看越動容。

  突然,他起身鄭重朝李軒行禮。

  “多謝掌櫃的。”

  “掌櫃的高深莫測,人所不能及,隻有像掌櫃這樣有大智慧的高人,才能畫出這兩張圖紙,我這裏謝過了。”

  衛青震驚了,你是皇帝,怎麽能向一個百姓行禮呢?

  哪怕這個百姓是你在民間的好朋友,也不能啊。

  你得顧及你皇帝的身份!

  下意識間,衛青也跟著起身行禮。

  皇帝都行禮了,他不行禮成嗎?

  李軒端坐受了劉徹的禮。

  犁也就罷了,估計再過一兩百年能麵世,不過是以石犁的形式出現,鋒利度不及鐵犁,當然,因為爐水溫度太低,現在的鐵鈍度不高,不能跟後代比,不過總比石犁強。

  至於水車,出現的年代就晚了,他畫出這張圖,相較於此時的大漢而言,那是有劃時代意義的。

  憑兩張圖,李軒受小劉這一禮理所當然。

  至於小衛跟著行禮,李軒一點不奇怪,兩人一起來,沒道理好處都給小劉,小衛回家不會告訴長輩圖紙的事,這是讓他們兩家都得益的事。

  兩人行禮,應該的。

  “都坐下吧。”

  “如果陛下肯推廣這兩樣農具,我大漢的農作物產量必然大大提高,百姓也就能吃飽飯了。”

  要富裕,吃飽飯是第一步,飯都吃不飽,談何富裕?

  劉徹笑著回應。

  “可不是。”

  “隻要能讓百姓吃飽飯,陛下肯定推廣。”

  說著坐下。

  一個以皇帝身份行禮如儀,一個坦然受禮,衛青震驚得無以複加,慢了一拍,待劉徹坐下,他才跟著坐下。

  李軒不得不多說兩句。

  “有了犁,農民開荒就容易了,應該鼓勵百姓開荒,把荒地變成良田。”

  “剛才小劉說,官府準每戶窮人在郊外租五畝荒地是吧?”

  “要允許窮人租下荒地後開荒。”

  “也就是說,租給窮人的地,不能隻允許窮人種果樹,養雞鵝鴨,得把範圍放寬,發揮窮人的智商,隻要他們能在這塊地上發家致富就行。”

  畢竟不是所有窮人都會養雞鵝鴨,而且一擁而上全養這些,等到雞鵝鴨可以上市,供大於求,價格必然很低。

  劉徹明白,李軒擔心官府一刀切,好心辦壞事,窮人反而沒有活路。

  “這個自然。”

  “告示沒有強求一定要養雞鵝鴨,開荒種地也行,最多可以借一萬錢,要是不想借這麽多,借三五千錢也行。”

  這還差不多,李軒露出笑容。

  “這樣最好了。”

  劉徹收起圖紙,神情愉快極了。

  “這麽多人去看告示,可見掌櫃的辦法好。”

  “窮人有地有錢,能通過開荒養雞鵝鴨致富,國庫的錢也不用沒處放了。”

  “一舉兩得。”

  “掌櫃的,能交到你這樣的朋友,是我的福氣啊。”

  既盤活國庫的五銖錢,又有益百姓,這麽好的辦法,隻有李軒想得出來。

  官府借錢給百姓,當然要收利息,朝廷可以趁此錢生錢。

  李軒心情也很好。

  “能幫你,幫你家長輩,幫陛下,幫朝廷,幫百姓,一舉五得,確實是好事。”

  “但願窮人們都能過上好日子,朝廷一旦和匈奴交戰,開支太大,窮人變富是最後的支撐。”

  李軒沒有說破的是,如果百姓們能吃飽飯,有餘糧,戰爭打到最後,才不會衣不蔽體,也隻有這些底層百姓富起來了,大漢國力才真正強大,才有能力支撐劉徹對匈奴的戰爭。

  劉徹哪想到李軒真正的用意在這裏,隻是像個好學生一樣,連聲稱是,比在太傅麵前還乖,看得衛青目瞪口呆。

  太震驚了。

  五一看書天天樂,充100贈500VIP點券!

  立即搶充(活動時間: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