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勸學詩和教育改革
作者:一個茄子      更新:2021-06-02 08:56      字數:2263
  第四百零三章勸學詩和教育改革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蔡邕寫完,放下筆,凝視著孔丹紙上的七言,雙眼放出燦燦的光芒。

  屋內短暫的安靜,蔡邕和蔡文姬都在體會這首詩的餘韻。

  “父親,夫君這首勸學詩當得上一個絕字。”

  蔡文姬停下了手上的工作,看向袁術的目光中除了驕傲還有仰慕和愛意。

  “嗯,文字雖然樸素,卻意味深長,三更燈火五更雞,正讓老夫想起了年少求學時的日子,年輕時奮發勤學,老時才能不後悔當初,善,大善啊。”

  蔡文姬給的評價是一個字絕,蔡邕的評價更高。

  “那大學祭酒之位如何?”

  袁術微笑著看著麵前的蔡邕,他把壓箱底的東西都拿出來了,不信拿不下這個老頭。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大學祭酒老夫應下了。”

  蔡邕也不是扭捏之人,既然袁術能為大學做出如此優秀的勸學詩,他還有什麽好推脫的。

  “善,泰山可敢跟我大戰三百回合。”

  終於拿下了蔡邕,袁術心中的石頭也落了下來。

  蔡邕是當世大儒,他在冀州出仕,並且擔任大學祭酒意義很大。

  首先便是向大漢的有誌青年發出一個信號,蔡邕在此還不速來,

  其次有蔡邕把關,自己地盤的教育事業肯定會有巨大的提升。

  第三則是戰略意義上的,各州民眾聽到自己的福利如此好會做何感想?各地諸侯又會做何感想?

  自己兵精糧足可以任性的玩義務教育,但是別的諸侯如果跟著自己玩,恐怕一不小心就會出問題,

  畢竟義務教育不單單是幾座學堂而已,這後麵還有一係列的配套設施和師資力量,這一切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如果你們要跟著我來,那就來吧。

  “嗬嗬,琰兒,一會要幫父親好好灌灌你夫君。”

  “琰兒才不會呢,是吧,文姬。”

  第二天袁術招來了田豐和荀攸。

  “元皓,公達,我欲籌建大學,同時在幽冀兩州創辦學堂,推行義務教育,免費教導適齡兒童。”

  聽到袁術的話,田豐眉目之間滿是興奮,荀攸則是眉頭緊鎖不知道在想什麽。

  “主公,此乃大善之舉,義務教育能夠為民啟智,民智則國智,我替兩州民眾謝過主公了。”

  田豐向袁術深鞠一躬。

  “元皓不必如此,公達,你有何話說?”

  田豐的反應在自己預料之中,但是荀攸的反應卻是讓他有些疑惑。

  “主公,您可知大漢為何被稱為世家的大漢嗎?”

  “因為知識。”

  荀攸的話卻是讓袁術一愣,但是他想了一下便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對,沒錯,就是因為知識,因為世家掌握了大漢之中絕大多數的書籍,這些是傳承古今的力量,

  正是因為掌握了這股力量,他們才能擁有決定王朝走向的能力,而主公現在要將這種力量擴散出去,您知道這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嗎?”

  荀攸一邊皺著眉頭,一邊向袁術說話。

  “後果是什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卻有一點,民智則國強,

  知識就是力量,啟智的民眾越多,出現人才的幾率也就越大,人才越多,我們也就越強大。”

  袁術也知道荀攸的意思,愚民政策是各朝各代統治層慣用的手段,唯有民愚他們的統治才會長久,才能最大限度的壓榨民眾的價值,供他們所揮霍。

  這些不是袁術想要的,他從現代回來的,對於古代那些根本不感冒,他要做的便是開民智,鼓民力,將現代的一些教育理念帶到東漢來,打造一個更加智慧的大漢民族,一個屹立世界之巔的漢族。

  “但是主公這樣做,有想過各地世家的想法嗎?他們自己都有私塾,斷然不會任由學堂去收納當地適齡兒童。”

  雖然袁術給出了自己的理由,但是荀攸的眉頭還是沒有舒展。

  他倒是無所謂,畢竟荀家乃是世家大族,這些寒門想要撼動他們的地位相當困難,但是各地的小門小戶卻不會容許這樣的情況發生,他們絕對會想方設法阻撓學堂的推進。

  “嗬嗬,公達,我想說的義務教育可不單單是孩童時的教育,孩童往後通過考試就能晉升中學,中學之後便可參與考試,

  以後任用官員的第一標準便是參與過考試的人員,並且考試最優者則可升入大學,大學之後可獲得進入州牧府工作的機會。”

  袁術的教育政策其實就是脫胎於隋朝才開始的科舉製度,隻不過他卻是根據現在的社會條件,做出了自己的改正。

  “主公,這一招打的狠啊。”

  聽到袁術的解釋,田豐不由的拍手稱讚,袁術這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你們不是反對學堂建設嗎?那我就來個斷你前路,

  想要當官,可以,但是你們必須去我的官辦學堂上學,否則,對不起,蓋不錄用。

  “公達以為如何。”

  袁術再次看向荀攸。

  “主公,此招自然為絕,但是也要防止那些世家的破壞和抵觸。”

  雖然荀攸也認為袁術的教育計劃很絕,但是新的東西跟舊的思維相互碰撞,總要有人忍不住要鋌而走險。

  “敢耽誤我的百年大計,那我不介意當一下屠夫,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袁術雖然是在微笑,但是荀攸和田豐卻是渾身一冷,因為他們從這個笑容裏根本感受不到以往的溫暖,反而滿是鐵血的冷酷和殺意。

  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蹦出來阻擾,袁術絕對毫不猶豫,殺到他們膽寒。

  “主公,還有一事,既然您的教育體係如此龐大,那就需要一個非常有威望的人坐鎮,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可能出現的阻力,蔡邕蔡大家我認為是大學祭酒的不二人選。”

  田豐向袁術抱拳建議,蔡邕當大學祭酒。

  “攸也認為蔡大家是大學祭酒的不二人選,隻要主公能拿下自己的老泰山,這事便成了十之八九了。”

  荀攸也是抱拳,同意田豐的人選。

  “蔡大家已經答應在冀州出仕,擔任大學的第一任祭酒,其餘準備工作就要交給兩位去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