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太守令
作者:一個茄子      更新:2020-12-29 11:09      字數:2182
  第二十三章 太守令

  紀靈想了一下站起身來衝袁術抱拳而道。

  “勇義,有話請講,無需顧及~”

  “編練民團固然可以,但是一應開支都由個人承擔,每個民兵的俸祿,兵甲,武器,給養所耗甚多,如今黃巾新定,百廢待興,各個地方都是用人之際,現在將精壯抽掉出來編練民團實在是有點浪費~”

  紀靈雖然是個武將,但是對於民政也有一點了解,畢竟也是從基層練起來的。

  “哎~勇義你所言不虛,我也知道黃巾新定,百廢待興,但是時不我待啊,大亂將至,無人能夠跳脫,唯有刀快槍尖才能護我常山一郡的安寧。”

  說到這裏袁術心中充滿了掩飾不住的哀默,黃巾之亂百姓凋零,三國爭霸更是雪上加霜,司馬奪魏又是一番大清洗,然後就是更加恐怖的五代十國,外族肆意蹂躪中原,漢族幾近滅族。

  這一切的根源全在這裏,想要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打造一支無敵之師,橫掃天下,為了漢族的未來,哪怕背負天下罵名自己也要戰,戰,戰,管他什麽曹操,袁紹,劉備,孫策,他都要全都打倒。

  “主公,話雖如此,但是,”

  “沒有但是,就這麽定了,新編民團暫定一萬人,統一由文醜負責編練,一應武器裝備俱都滿足,勤加鍛煉,隨時備戰,同時民團之新軍可享受賦稅減半的優惠,表現優異者賦稅全免。”

  “發布墾荒令,常山郡無限製接受各地流民,隻要肯開荒辟野的官府暫時租借給流民種子,糧食等一應生活物資,開荒超過十畝土地的種子免費,開荒超過三十畝的生活物資免費,開荒超過五十畝的當年田賦全免,與此同時還要重新登記全郡人口,無論士族還是其附庸全都要登記上冊。”

  “發布屯田令,各縣按照人口多少決定屯田數量,列入官員考核範圍。”

  “發布招賢令,本太守招賢納士,不論出身,不論過往,隻憑本事,唯才是舉,哪怕你汙名加身,本太守也絕對一視同仁,保你富貴榮華。”

  “發布絕腐令,各地官員不論以前,從下在開始膽敢貪汙受賄,庸碌腐敗者,不論是誰,一律查辦。”

  “郡守府組成三支巡查隊伍,不定期巡視各縣,如遇到陰奉陽違,欺上瞞下,貪汙腐敗者,馬上匯報,處理,絕不姑息養奸。”

  袁術一連串的令文發出,紀靈,顏良,文醜甚至是在他身後負責倒酒的玲瓏都是目瞪口呆,一副傻了的樣子。

  “主公,招賢令一出,則天下寒門子弟必將盡歸於您手~”

  “主公,英明。”

  顏良,文醜是武將又是寒門子弟,對於士族的伎倆和做法自然不會苟同,所以對於袁術的招賢令絕對百分百讚成。

  紀靈聽到這些之後卻是皺眉,他總感覺這樣會引發什麽不好的後果,隻有玲瓏察覺到了裏麵潛藏著多大的風浪,不對,這何止是風浪,簡直就是地震加海嘯。

  “公子,您這是想幹什麽?編練民團,接受流民,屯田種糧都沒問題,但是您要登記人口和招賢令恐怕要惹簍子的~”

  登記人口等於是要從士族手中挖賦稅,搶人口,這些地方大族之所以能發展壯大,不過是靠瞞報人口和招幕附庸這些伎倆,現在袁術要斷他們根基,這些人不爆炸就奇了怪了。

  招賢令也是同樣,現在的大漢說是皇帝的天下,倒不如說是士族的天下,上到朝廷三公九卿下到郡縣裏正,哪個不是士族出身,寒門子弟想要登龍越門,簡直是比登天還難,而士族正是由於把控著天下大權才能與世長存,現在袁術要搶奪他們手中的權利,這簡直就是掘了他們第二次根基。

  如果說隻是登記人口的話他們爆炸的幾率是百分之五十,那麽兩條並出爆炸幾率絕對達到百分之九十。

  紀靈一點就透,玲瓏的話讓他瞬間除了一身冷汗,可不是嘛,要從這些吃人不吐骨頭士族大家手中扣錢扣權扣人,他們不炸了才怪呢。

  “主公,玲瓏姑娘所言不錯,其他還好,但是這登記人口和招賢令還是暫緩為妙。”

  聽到玲瓏和紀靈都出言製止,袁術這才知道自己有點想當然了,但是他現在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想要發展壯大,有些事是必須要做的,招賢令必須堅定的執行。

  “登記人口可以暫緩,但新收入的流民必須全部登記在冊,由官府統一管理,哪個士族敢私自接收,就不要怪本太守不客氣,招賢令卻是刻不容緩,沒有商量的餘地,而且不止在常山郡,派人將本太守招賢納士的心意傳遍大漢十三州。”

  看著袁術堅定的神態,紀靈和玲瓏對望了一眼,他們彼此都看出了對方心中的擔心,但是現在卻也隻能如此了。

  “諾~”

  “對了,再給我招幕一批識文斷字的人,他們的任務就是將太守府發布的令文泛讀給廣大百姓,讓所有人都知道太守府令文的意思。”

  “諾~”

  看著紀靈三人離開,袁術不由的一陣皺眉。

  顏良文醜兩人不用多說,雖說比不上關張趙,但是也算是赫赫有名的戰將,要不然也不會成為袁紹手下的河北四庭柱,紀靈也一樣是前世袁術手下頭號戰將,謀士自己是真的缺。

  不說郭嘉,諸葛亮,荀彧,沮授這樣的天縱奇才,最起碼也得來個稍微差不多的吧。

  “真是難受啊~”

  搖了搖頭,也不理會玲瓏,自顧自的朝內室走去。

  第二天一大早,太守府的官差便行動了起來,將一張張撰寫好的太守令粘貼到了真定府的各個布告欄上。

  看著那密密麻麻的字和鮮紅的太守印璽,人們卻是不住的搖頭,為什麽呢?因為他們都不識字。

  “徐夫子來了~”

  聽到這句話,人群自動散開一條路,隻見一名長須老者正緩緩朝布告欄走去。

  徐先生名徐凡,乃是一家私學的教書先生,除了教書以外朝幫那些不識字的人撰寫家書什麽的,所以在這一片很受大家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