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命運之子
作者:亞洲猛男      更新:2020-12-28 22:33      字數:2178
  又過了很長時間,狐狸才回答:“有時也有。”

  諸葛大野終於忍不住了,厲聲嗬斥道:“殺了幾個人呢?”

  狐狸就不吭聲了,那可是天庭嚴厲禁止之事,若是被他們知道了哪有他的好去。

  城隍發怒,命手下扇狐狸的嘴巴,卻是開始用了刑,此時再也顧不上其他了。

  竟然敢欺瞞他,並且還在陸言麵前讓他丟臉,須知他本來是要在陸言麵前表現城隍風骨的。

  這下風骨沒表現出來,反而被陸言給看了笑話。

  在鬼差的連番爆發之下,狐狸這才說:“實際上殺了幾十個人。”

  諸葛大野黑著臉嗬罵道:“你們害死了幾十條人命,讓你用幾十條命抵償,這樣一來,也就相當了。這是冤魂依憑著那個狐精,借助它而複仇。你還告什麽狀呢?”

  說完,就讓手下判官翻查生死簿讓狐狸看。

  鐵證之下,狐狸根本無法狡辯,隻好抽抽搭搭哭著走了。

  等狐狸走後,諸葛大野走到陸言麵前,躬身致歉,今天確實丟了大人了,原本的計劃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隻得尷尬道:“鄰居家的狐狸至少害了一人,而告狀的這隻狐狸的子孫則害死了幾十條人命,然而告狀的狐狸卻不覺得有什麽。但是當這幾十條命落到它自己的身上了,它就難受了,憤怒了,想要告狀了,狐狸果然狡詐,一不小心便會被這幫畜生欺瞞。”

  說完歎了口氣,休看他掌管一郡之地陰陽兩道,可想要利用他達成某種想法的人也多。

  陸言點點頭,笑道:“其實倒不是這狐狸雙標,自家的命就是命,別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可知肉不割在自己身上,是不會覺得疼的。

  然而這世上中,雙標的人實在太多了,對自己有利的,就可以;就自己沒有利的,就不行!”

  “佛家因果論還是很有道理的,說因果災禍不會憑空出現,即使是突如其來的災禍,也一定有導致災禍的原因,種什麽因,得什麽果。”諸葛大野讚同道。

  陸言聽了並未說話,反而心生警惕,怎麽什麽都能牽扯到佛教因果輪回上去了。

  如果是其他地方還好,現在可是在大號,佛教並未大規模傳入,目前還是道家的天下,而因果之說已經滲透到方方麵麵,怎能不令人吃驚。

  佛教東傳已經是大勢所趨了,他們的很多理論非常具有傳播性,不是說因果報應這一套不對,但要知道任何真理都有所適應的區域。

  就算是牛頓三大定律放在微觀和宏觀上都不正確,哪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呢。

  “是啊,沒想到諸葛先生還對西方理論有所研究,還真是博學。”陸言笑吟吟說道。

  諸葛大野飽含深意地看了陸言說道:“聽說陸神教起源於西方,應該對佛門理論更有研究,還要請上神賜教。”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想超過你的對手就要對你的對手充分了解,不然我陸神教憑什麽能壓他們一頭。”

  陸言似笑非笑地說著,這個諸葛大野現在還沒死心,仍然想著語言上擠兌自己,還真是自不量力。

  如此也好,他也想看看他們準備到什麽程度了。

  跟著諸葛大野往後衙走去,陸言無意間竟然看到一塊石碑,上麵的題字竟然是劉秀。

  當即愣了一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諸葛大野是搭上了劉秀的大船,劉秀不正是從南陽起家的嗎!

  劉秀兄弟和南陽宗室子弟在南陽郡起兵,史稱劉秀兄弟的兵馬為舂陵軍,舂陵軍的主力為南陽的劉氏宗室和本郡的豪傑,兵少將寡,裝備很差,甚至在初期,劉秀是騎牛上陣的,這也成為了後世演義中的一段佳話,即所謂的“牛背上的開國皇帝”。

  後經過激戰殺死了新野尉,劉秀才有了戰馬。為了壯大聲勢,加強反莽力量,舂陵兵與新市、平林、下江這三支綠林軍中的最大的主力進行了聯合,從而擴大了相互的力量,並先後於沘水、育陽等地與新莽的征討大軍激戰,大破莽軍,並擊殺了新莽大將甄阜、梁丘疵等人。

  起家之初,劉秀到本地城隍廟許願,自然是正常現象。

  想及於此陸言看了諸葛大野一眼,雖然不知道諸葛大野是看出了劉秀的潛力還是偶然上船,都不能輕視。

  看來他進來來這一趟算是來著了,最起碼知道了不少劉秀的秘密。

  這位傳說中的天命之子可不簡單,那可是把王莽這個“穿越者”都給壓下去的狠人。

  此時劉秀之兄劉演被封為大司徒,劉秀則受封為太常偏將軍,掌控著極大的兵權,算是新生的大漢最有利的入股之人。

  在消滅王莽的昆陽之戰中立下首功的劉秀則馬不停蹄的南下攻城略地,此時一個噩耗傳來,劉秀的長兄大司馬劉演被更始帝所殺。哥哥無故被殺,對劉秀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打擊。

  但是劉秀能強忍悲傷,益發謙遜,而且悲憤不形於色,正是彰顯出了劉秀的韜光養晦、隱忍負重。

  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他急忙返回宛城向劉玄謝罪,對大哥劉演部將不私下接觸,雖然昆陽之功首推劉秀,但他不表昆陽之功,並且表示兄長犯上,自己也有過錯。

  更始帝劉玄本因劉演一向不服皇威,故而殺之,見劉秀如此謙恭,反而有些自愧,畢竟劉秀兩兄弟立有大功,故劉秀不但未獲罪,反而得封武信侯。劉秀回到宛城並受封武信侯後不久,在宛城即迎娶了他思慕多年的新野豪門千金—陰麗華。

  此時劉秀應該已經到了河北,雖然開局艱難,但卻是困龍出海的格局,要不了多久便會做大,到時候反噬更始帝劉玄。

  正在行走間的諸葛大野見陸言盯著旁邊的石碑看,似乎很感興趣。

  當即說道:“廁君也知道劉秀,這位小兄弟最近境遇可不妙,聽說已經敗走河北了,莫非廁君看重此人?”

  心中卻是警惕起來,陸言從王莽再到劉玄已經證明了自己的眼光。

  現在又看上了劉秀,莫非下一個做天下的會是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