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廁神三司
作者:亞洲猛男      更新:2020-12-28 22:33      字數:2177
  荊州南陽郡,陸神廟中。

  文判官王莽正陪同陸言在附近陸神廟視察,此地乃是大漢最先設置郡廁神的地區之一。

  陽間之地為陸神廟,廟宇正殿供奉的是三霄和陸言,也就是世俗上所說的坑三娘娘和坑四爺。

  陸言和王莽隱身在廟中巡查,尤其特別注意廟宇中信徒的談話。

  “這幾位坑三娘娘和坑四爺怎麽沒聽說過,好像突然冒出來的神仙。”

  有信徒小聲詢問著,以往都是供奉各種大神,最近突然出現的廁神卻突然流行起來,到處是供奉廁神的廟宇。

  尤其是主要供奉的四位神隻,就好像突然冒出來一樣,說句不好聽的話,這種突然出現的神隻也有可能突然消失,並不可靠。

  旁邊有懂行之人瞥了他一眼,鄙夷道:“坑三娘娘都不知道,其實她們還有另外一個名號,那就是三霄娘娘,這你總知道吧?”

  “哦,原來是她們!”

  眾人見一位書生老爺說話,看起來還是一位孝廉,雖然確實不知道,可總不能大庭廣眾下說不知道吧。

  自然是都裝作一副知道的樣子,以免被人鄙視。

  書生見狀更是鄙夷,不懂裝懂更愚昧,當即繼續說道:“三霄娘娘天皇年間便得道,更是曾經教導過上古三皇,大商之時獲封隨世感應仙姑,乃是有名的上古女神。

  隻是很少在人間顯聖,所以今世已經很少有人知曉了,真是可悲啊。”

  “是啊,怪不得能給我們帶來沼氣,讓我們燒火不用柴,點燈不用油,上古大神真是法力無邊啊。”

  眾信徒聰明點頭,心中更生敬畏之心,原來廁神那麽厲害啊,不隻是庇護茅廁那麽簡單。

  陸言帶著王莽默默觀察著,關於三霄的傳說自然是他放出去的,甚至還有其他幾種傳說,隻是暫時還沒流傳出去。

  “底蘊有了,體製有了,而且還有人道之助,陸神教如何不成呢?”

  王莽感慨道,大勢所趨,今後交給他來推廣也會輕鬆許多。

  以往逆天而行自然困難重重,現在就不同了,他也算能一展才華了。

  陸言點點頭,陸神教有沼氣以及很多大殺器存在,他根本就不擔心。

  目前還沒必要繼續推出其他變革,須知領先世界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那就是瘋子。

  在道法顯聖的世界中雖不一定算是瘋子,但一定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所以他還需要小心謹慎。

  陸神教沒什麽事,但神道體係就不一樣了,廁神可是直接與人發生衝突的,神州大地臥虎藏龍,又喜歡扮豬吃老虎,可不容易對付。

  邁步往前走,兩人身上閃爍金光,隨即進入神域之中,這是處於陰陽交界處的空間。

  南陽郡郡廁神帶領屬神出來迎接,拜見廁君老爺後引領他們入內。

  經典的廁神神域布局,中間是神殿,兩旁是文武判官殿,不過判官體係並沒有下放,所以目前是書吏自己鬼差居住之地。

  坐在神座上,陸言思索著本次考察的所得,想著如何調整。

  就在陸言這邊考察時,另一邊長安城也開始發生變化。

  都城隍紀信親自顯靈,都城隍宮中紅光照耀天空,猶如失火一般。

  紅光持續三天三夜,吸引京城內外百姓過來燒香拜神,更始帝劉玄大喜,剛登基就有如此神跡,不正表示他繼承大漢的合理性嗎?

  當即加封都城隍紀信,並賞賜金銀、田產、宅院等財物給都城隍宮。

  不少關注人道氣運之人自然也注意到這個情況,明白這是紀信又一次下注。

  這也代表著目前大部分人的看法,大漢中興是眾望所歸,紀信如此選擇自然沒問題,其本就是因大漢而封神,此時深入綁定也無可厚非。

  無非想更進一步利用朝廷氣運,壓製陸神教的崛起。

  借助人道氣運,繼續冊封城隍土地,健全神道體係,紀信也能因此更進一步。

  就在紀信想著增強實力之時,陸言卻在想著削弱陸廁神實力。

  削弱郡廁神實力,但卻能提升廁神體係的實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陸言想到了前世的三司。

  明朝建立以後,沿襲了元朝的行省製度。但是,明朝政府又擔心行省得權力過大,於是便效仿宋朝的“分路”體製,把一個行省的權力分散在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提醒按察使司三個不同的官員手肘,以此來製衡地方。

  明朝首先於明太祖洪武八年設置了都指揮使司,作為一個省的最高軍事機構,掌管一方軍政,由兵部統轄,簡稱都司。

  第二年,又將行省之名改為承宣布政使司,隻負責掌管一個省的民政。雖然布政使司轄區不再稱作行省,但人們仍然習慣稱布政使司為行省,簡稱省。

  提刑按察使司負責掌管一個地方的刑獄監察,是一個省的最高司法機構,簡稱按察司。

  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提醒按察使司,合稱“都、布、按”三司。三司的權力各自獨立,督指揮使司聽從於兵部的指揮,布政使司與中央六部以及都察院都有關聯,提醒按察使司則服從刑部和都察院的命令。

  通過這些製度的設計,明朝政府得以將一個省得軍隊、行政、司法分別掌握於三個不同的地方官員手中,避免了唐朝末年地方割據的隱患。

  不僅如此,在三個官員的管轄範圍上,“都、布、按”三司也不完全一致,例如在明朝的都指揮使司體係中有遼東都司,而在布政使司體係中,遼東並沒有單設,而是屬於山東布政使司。

  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防止地方權力過大,讓三司起到相互牽製的作用。

  廁神體係若是建立三司可就不一樣了,而且廁神的三司也不會與明朝的三司一樣。

  而是分割神職,分割廁神的權柄。

  原本早就有此打算,在見到各地廁神衙門情況後終於下定決心。

  當即起身說道:“目前衙門還是有些空虛的,一郡之衙門不該隻有這些勢力,所以我打算於各郡設計三司,增強廁神衙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