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請叫我大風水師(七)
作者:貓世子      更新:2020-12-28 15:36      字數:2274
  在座的大師都有點恍然大悟,難怪李啟棟這麽緊張,隻不過稍微沒那麽賺錢就大張旗鼓的找人看風水。

  布衣相王的批命,準到讓你懷疑人生。

  言明情況之後,大家即刻動身前往李家祖墳。

  專車酒店,各項生活所需,李啟棟都安排的妥妥當當,風水師們隻需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若幫李大首富找出改命的契機,估計馬上就會成為李家的大恩人,名利雙收那都是最基本的。

  蕭清不動聲色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順便觀察了一番這次的競爭對手,頓時覺得壓力山大。

  那邊一頭白發的老爺子,分明是三合派的老古董,少說也有九十高齡的呂立陽,極善尋龍點穴。

  哦,蕭清旁邊坐著的這位帥大叔,可以說是天星派玄字輩中最出息的一個。

  賴玄景,一手天星秘術用的出神入化,他出手布下的風水局格局宏大,精妙絕倫,簡直是教科書一般的範本。

  隨便一瞅,入眼都是風水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蕭清……

  雖然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來湊熱鬧,但這個時候隻需要微笑就好了。

  看各位大師爭鋒長長見識也是極好的。

  蕭清自我安慰了一番,想到自家傳承,頓時又有了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迷之自信。.

  李啟棟的發家史不是秘密,網上隨便一搜就是一整片的科普文檔。他的一生就是傳奇,可以說是窮小子的勵誌範本。

  李啟棟出身在徽州一個非常偏遠窮困的小山村,五溪村。

  那裏地處偏遠,不通道路,近乎與世隔絕。

  幸而李啟棟的父母難得有這份遠見,從小無論路途多難走,也把他送出村子去鎮子裏一所學校上學。

  李啟棟在發達之後,直接霸氣外露的在離他們村子最近的城市黃山市圈地建樓,幾乎是免費給全村人每家都發了一套房子,讓他們搬出了世代窮苦之地。

  這種回報生養之地的恩情,後來還被媒體大書特書,以此證明李先生人品極佳。

  從福州到徽州,一路飛機轉越野車,著實路途遙遠。

  越野車一路奔波,逐漸開出了城區,不知拐了多少個彎,前行了多久。隻覺前方已經罕有人煙,高山綿延不絕,仔細聽來恍若有山泉繞山而過,涓涓細流與山石碰撞的叮咚聲清越動聽,在複雜的山勢中傳的極遠,回聲都帶著抹不去的空靈。

  這份景致,足以讓人心曠神怡。.

  車隊七拐八拐,從一個很小的山口進入,頓時視野寬闊起來。

  真的如同桃花源記所寫那般,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如同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眾人下了車,一溜的風水大師看著這份好山好水,心癢難耐,顧不得回應李先生的擺下的宴席,一個個腿腳格外靈便,已經在村子周圍四下遊走觀察,時不時發出一聲驚歎。

  蕭清雖然一直在裝蘑菇,但她也算是家世不凡,呂立陽老先生記性好,在車上看她格外眼熟,問了她的名字之後,她就變成了老先生的小尾巴。

  用呂老先生的話來說,她父母太不靠譜,居然把她一個小丫頭片子派過來參加這種委托,為了防止她被人欺負瞧不起,老先生果斷讓她跟著自己。

  五溪村大部分人都搬離了村子,隻有很少很少的老人不願意走,守著這片世代生活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坐在門前曬太陽的老爺爺老奶奶,雖然都頭發花白,牙齒幾乎掉光了,但看到李啟棟的車隊之後,都顫顫巍巍站起身想要迎接。

  老人們笑得溫和慈祥,試圖握住李先生的手說些什麽,彎腰劃拉起一些門前晾曬的瓜果,一個勁兒的往李先生懷裏放。

  李啟棟在外是威嚴不近人情的華國首富,可麵對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居然有些手足無措,有點笨拙的把老人給的零嘴小心翼翼摟在懷裏,還不忘招呼秘書,讓他把自己帶回來的補品拿過來,李先生挨家挨戶送了過去。

  蕭清看著這番情景,不免有些感慨,心情相當愉悅,跟在呂老先生身後,嘴角沒忍住微微上揚。

  呂老先生帶著兩個徒孫和蕭清繞村一周,最後站在村子最高的一處土堆上,望著錯落有致的村落建築,說話的語氣有點驕傲,又有點難過。

  “風水之說足足有上千年曆史傳承,在古代風水師如果路過某一個村鎮,開口指點一番,整個村子的人都會一起行動,按照風水師的指點開山造路,拆房建屋。”

  “那個時候,小至一村一鎮,大至皇城帝都,處處都滲透著風水師的智慧。”

  “而徽州,不愧是傳說之中人傑地靈,多出風水大家之地。”

  “古語有言,徽州五千村,一村一局,局局不同,如同天上繁星,浩瀚飄渺,妙不可言。”

  “老夫今日一見,才知古人誠不欺我。”

  蕭清到底是經驗不足,雖然也能看出來村子布局非常講究,但還是沒認出是個什麽局。

  老先生也沒有考教他們的意思,看起來隻是有感而發,馬上就忍不住給他們科普上了。

  “五溪村周圍四麵環山,在窪地建村其實風險很大,一旦天降暴雨,山洪暴發,這個村子頃刻間就會蕩然無存。”

  “當年這個村子一定有高人指點,哪怕歲月更迭,形局被破壞殆盡,從細處依然不難看出一些端倪。依老夫看,這村子之所以能安然無恙留存至今,是因為有人根據這片地勢,布下了浮水蓮花之局。”

  蕭清別的或許不行,典籍那是背的相當純熟,這會一聽呂老先生的感慨,浮水蓮花風水局被她從記憶中翻了出來。

  對照典籍記載觀察房租建築,多多少少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

  蕭清沒有半分作為萌新應該多聽少問的覺悟,已經開始請教呂老爺子了。

  “村子中間的古井是蓮台,四周錯落有致的房屋建築是蓮花花瓣。一旦天降暴雨,便藏水於地底,整個村子就如同一朵汲水而浮的蓮花。故而有此局有浮水蓮花的美名。”

  蕭清巴拉巴拉說了一段,笑著看向呂老爺子,厚著臉皮問:“呂大師,晚輩說的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