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水下激戰
作者:醋溜小黃魚      更新:2021-01-13 19:11      字數:2189
  不過李碩並沒有著急出手,而是等到陸銘完全適應河底複雜多變的環境之後,這才緩緩的縱步一躍,帶著無數的水花撲向陸銘。

  陸銘已經徹底穩住下盤,也摸清了水中暗流的規律,雙腳如同踏在荷葉上一般,提前預判身體如同鍾擺一般輕輕一蕩,便躲過了不斷撲麵而來的道道激流。

  就在此時,李碩終於殺到陸銘近前,隨意打出一拳,拳勢看似平平無奇,但陸銘卻是心中一震,隻感覺四周的激流完全被李碩這一拳引動,融會為一體朝著陸銘當頭轟來,如同一條無形的森然水龍。

  隻是這一拳,就彰顯出李碩和穀金龍三人之間的巨大差距。

  一品中段境界,沒有什麽天生靈體,甚至體內真氣運轉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卻依然借助水勢打出如此驚豔一拳,完全讓陸銘大開眼界。

  相比之下,景行空和穀金龍在武技方麵就差了不少火候,這也是一般的大一新生所走的路子,頭一年多半都是著力提升修為,準武者盡快踏入一品銅骨境,再去追求什麽四重天五重天,意義並不大。

  特別對於穀金龍來說,充分自己對真氣的獨特掌控能力。在淬骨三境建立足夠大的優勢,就能更快一步踏入四品玉髓境。

  即便是白青衢這些玄庭的武大生,也是在修為達到四品境界,並徹底穩固下來之後,才開始苦修武技,以及心魔六道。

  所以說三品巔峰是一個武者修煉過程中第一道門檻,跨過這道門檻之後再好好打磨武技,花時間提升武技的熟練度,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修煉者的精力總是有限的,也隻有少部分在武技方麵悟性極強的天才,稍稍琢磨一下,就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比如左青禹,在修為提升到一品中段的同時,還能沉下心思挖掘武技之中蘊含的獨特技巧,實屬難能可貴。

  從這個角度講,性格清冷的左青禹,如果能夠保持現在的勢頭,將來也許會比景行空和穀金龍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陸銘沒想到此時爆發全部實力的李碩也是一個另類,修為不算低,武技掌握的如此純熟,即便是在暗流湧動的河水之中,也能夠收發自如。

  此時李碩一拳打來,拳勢纏綿如水,帶動四周的水流,力道反倒大了幾成,呼嘯衝向陸銘胸口。

  陸銘急忙擺身躲避,卻不想李碩出拳時竟然半道留手,力勁收回去一半,等到陸銘躲閃的瞬間,他再猛然發力,猛然一記穿柳探花破開陸銘中路,重重的落在了他的胸口膻中要害處。

  好在陸銘及時運起太極八勁,身體用力一擠,胸口順勢一縮,避開對手鋒芒的同時,猛然將餘力彈了回去,李碩立刻倒飛而起。

  但恰好此時一道激流湧來,李碩身體借勢又殺了回來,腰部發力上身猛然一擰,帶動雙臂如同重刀一般,重重的斬向陸銘雙肩。

  跟之前的手法一樣,李碩的招式從不用老,始終隱藏萬般變化在其中,讓人防不勝防。

  而陸銘這次借助太極起勢,打斷了對手的攻勢之後,再度從基礎吐納法切換到遊龍吐納法,丹田中的氣旋之中立刻泛起點點金光,如同有一隻五爪金龍在真氣深處若隱若現一般。

  遊龍現,陸銘也旋即施展出八卦掌,從坎卦蛇形入勢,身體靈動無比,在充分適應河底水流變化之後,此時的陸銘反而感覺如魚得水一般,對八卦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蛇形拳勢玲瓏多變,外顯柔順,內則剛健,一旦找到對手的破綻,攻勢便一波接一波,如同曲水順流一般,一發不可收拾。

  這樣一來,李碩是力由心生,收發自如,隱而不發,虛實之間讓人難以抵擋,而陸銘則是身形不定,拳勢無常,每每趁著對手發力之前,五指繃直如同白蛇吐信一般,探其虛實。

  若是李碩發力攻來,陸銘的身形立刻猛然後縮,如同白蛇伏草一般。

  等到李碩完全發力正要收拳的瞬間,陸銘忽然雙臂齊出,雙蛇盤身之下,一瞬間便鎖住了李碩的雙臂。

  李碩卻是反應極為靈活,身體順勢一倒,借助水流之力巧妙的從陸銘的手臂之中掙脫出來,體內真氣轟然運轉,這一次一改之前的打法,腿部力量猛然爆發,在河底回旋轉身的瞬間,猛然踢出一腳。

  和拳法不同,李碩的腿法剛猛霸烈,不但勢大力沉,還隱隱帶著一絲鋒芒,如同古代最為鋒利的陌刀一般。

  果然和他之前所說一樣,武技對於李碩來說,就如同兵刃一般,是用來殺敵的手段,他的拳法靈巧犀利如同連環弩,而他的腿法則堪比長刀利斧,恐怖的力道竟然分水劈來,徑直斬向陸銘的脖頸。

  此刻的陸銘心神完全沉浸在八卦拳勢之中,想也沒想便從坎卦變幻到艮卦,拳形也從蛇形變成熊形,腳下隱隱顯現出一道碩大無比的八卦虛影,一條遊龍隱隱浮於其上。

  隻見陸銘上半身剛健勇猛,真氣充盈兩臂之中,使其力量倍增有拔樹之能,腰胯和雙腿卻是柔順靈活。

  用雙臂架住李碩的刀腿之後,陸銘腳步輕動向後一拖,一下子便打斷了對手的攻擊節奏,右臂抬肘順勢回身猛然砸向李碩的胸口,總算是扳回一城。

  卻不想李碩隨後身體猛然一輕,整個人變得輕飄飄帶著陸銘向水麵浮起,同樣也破壞了陸銘的反擊之勢。

  隨後,兩人猛然分開,十分默契的重新沉回河底,你來我往打得不亦樂乎。

  漸漸地,陸銘腳下的八卦虛影越來越小,直徑從最開始的十米,到後來的五米,最後隻剩下陸銘雙腳之間巴掌一般大小的方寸之地中,還能隱隱看到一道八卦虛影。

  此時的陸銘已經完全適應了水下環境,體內氣血奔騰如潮,還在隔空加強的禁錮之力已經完全無法阻止氣血的奔湧。

  而陸銘已經將八卦施展到一種通透的境界,即便在方寸之間,他也能完成輾轉挪騰起身縱躍這些動作,身形變換自如而且幅度極小,也許身體稍稍一擺,拳勢已然變化,讓李碩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