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明思國史
作者:承天之命      更新:2020-12-28 09:03      字數:2280
  當宣旨官與四名金甲護衛遠去之後,雅格嘶啞著聲音對對身邊的侍從與個宮女道:“立刻給本帝君滾出去,三吸之後這座大殿裏除了本帝君,不能有一多餘的活物,快滾!”

  十多個太監宮女聞言臉色就是一變,瘋了一般朝著大殿外跑去。最終卻還是有一個小宮女被關在了大殿之內。雅格的目光落在了其的身上,嘴角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一把將那小宮女抓住,摟在自己懷裏,極為溫柔的道:“本帝給過你機會了,是你自己不懂得珍惜。”

  小宮女十分的驚恐,眼淚已經止不住的流了下來,哽咽的道:“求求帝君,求求您不要殺我,我還有雙親需要奉養,我弟弟還……”她的聲音有些顫抖,但是她的話還沒有說完。

  雅格沒有給其這個機會讓其將話說完,便哢嚓一聲扭斷了對方的脖頸。宮女失去了生命,死不瞑目的倒在了地上。眼神裏滿是無助與驚恐,雅格與其對視片刻,嘴裏淡淡的道:“你不能怪本帝君,要怪的話就隻能怪你自己跑的太慢,你要知道,這個世上沒有人同情弱者。”說話其伸手將宮女那沒有閉上的雙目閉上,任由宮女的屍體躺在地上,自己登上了禦階。

  其坐在寶座之上,眼中滿是不甘之色,看著手中那明黃色的聖旨,咬牙啟齒,猛的將聖旨丟了出去,口中歇斯底裏的大喊道:“李雲卿!都是你毀掉了我的一切!!我不甘心!!”

  說話間稀裏嘩啦的將龍案上的東西全都弄到了地上,最終還一腳踹翻了那名貴的龍案,如此心中這口氣總算是舒坦了一些,其走下禦階,小心翼翼的將聖旨拾起來收好,長出了一口氣走出了大殿。外頭的宮女侍從自然看見了大殿內小宮女的屍體,默然進去兩個侍從將屍體抬了出來。死人了,沒錯是死人了,但是死人有什麽好怕的?她們已經麻木了,搞不好家一個就是他們中的一個。他們這些人都是奴才,早就已經認命了,也不會過多的掙紮了。

  其餘兩家自然也接到李雲卿的聖旨,話說雲重信與雨幕天的心情與拉爾和雅格的心情自然又是不同的。無論李雲卿鬧出多大的動靜,雲重信自認是李雲卿的小舅子,都是一家人,他自然是站在李雲卿這一邊的,這個沒話說。至於雨幕天,他她心中所想無人不知。眼看就要見到自己的心上人了,她自然是歡喜的很,總之這兩人是真的非常高興,幾家歡喜幾家愁。

  淳於長安執意要將自己居住的寢宮泰昌宮讓了出來作為李雲卿的寢宮,李雲卿對此拒絕再三,最終去還是沒有拒絕成功。用淳於長安的話說,最好的一切自然是李雲卿先享用,這是作為臣子的禮儀,自然也是作為皇帝應該遵守的規矩,說的李雲卿半天無言以對。

  此刻李雲卿身穿一襲月白色常服,一頭青絲隨意用一根看似幾萬尋常的木頭簪子束著,看起來極為灑脫。他手捧著一卷書卷,卻是明思帝國的開國史,他看的津津有味。既然自己已經做了乾疆帝國的皇帝,那麽對於各國的曆史都應該多少了解一些,這樣心裏有個底。

  趙冰顏吩咐好午膳的事情便回到了李雲卿的身邊,隨意的靠在了他的身側。今日心有靈犀,她也穿了一件月白色的宮裝,兩人看起來可以說是極為般配。目光落在李雲卿手中的書卷上,趙冰顏懶洋洋的問道:“夫君覺得淳於一族的開國皇帝,與我大乾太祖相比如何呢?”

  李雲卿聞言卻是沉思了一陣,淡淡的道:“平心而論,明思開國皇帝淳於善的開國曆程要比父皇艱辛不少,這書上記載他們從遙遠的中途九死一生來到了如今這片土地上,最初這裏有一些還未開化的原住民。淳於善當時也不過是一個平凡的青年,他們這些外來者的日子不好過。他們與原住民之間最大的障礙便是語言,語言不同,著實造成了不少的誤會。

  最終兩方成了敵對的局麵,中原人費力天大的力氣,才在這地方站穩了腳跟。說實話他們最初的理想是在這片土地上與土地原來的主人好好的相處,不過對方看起來並不願意這樣。他們不願意成為侵略者,但是為了生存,為了妻兒老小,中原男人們選擇了戰鬥。

  當時的淳於善隻有十三四,經過了十年的戰爭,淳於善已經成長為了一個少年將軍十分的勇武,而這個時候中原百姓在這片陌生的大陸上也有了自己的底盤,有了將近五成的土地。如此這般又過了五年,淳於善成為了中原軍的大將軍,而此時,他不過才二十八歲。

  好容易站穩了腳跟,這時人的**便出來作祟。雖說淳於善是大將軍,但是那時五萬中原軍中,三位將軍說了算。另外兩人說是時候選出一個領導者出來,也就是皇帝。淳於善起初反對這樣做,他覺得如今的時機還是不夠成熟,現在還是應該將重點放在開疆拓土上,

  但另外兩人覺得不行,應該立即選出天子來,這樣人心便可安定,一心開疆拓土。最終淳於善做出決定,放棄帝位的爭奪。另外兩個將軍開始了殘酷的競爭,淳於善一直保持中立獨善其身。但是這種局麵並沒有持續太久,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世上很多事都是如此。

  又過了三年,這三年中中原軍與原住民之間的戰爭越發的殘酷,而中原軍因為內鬥的關係也不像之前那麽所向睥睨了,戰爭中往往是勝少敗多。雖說如此,兵士的人數卻瘋狂的增長,已經由原來的十七萬,漲到了如今的三十萬。見到這樣的情景,淳於善極為擔憂。

  然而此時三十一歲的淳於善手中有八萬人馬,另外兩人開始忌憚他。他們甚至開始猜疑,認為淳於善之所以不參與帝位的爭奪並非其清高不貪婪,而是想要等到他們兩方人馬互相內鬥,等兩方人馬疲憊之時再出手,趁機掌握大權,來一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把戲。

  為了解除隱患,他們兩個商議要除掉淳於善。淳於善提前得知消息,最終決定放棄兵權,不再參與戰爭,做一個尋常的百姓。他的這一首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最終對方也失去了殺淳於善的理由,殺一個老百姓有什麽用?最終淳於善得到了很多錢財,算是那兩人對他的饋贈,要說這些年,淳於善也是立功無數,為了中原百姓付出了許多,大家都看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