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對詩會
作者:承天之命      更新:2020-12-28 09:02      字數:2195
  寧勇剛才嘴裏說著那些慷慨激昂的話,內心卻是在歎氣,心道:“王上啊,你這真的是要作死啊,既然如此那我也就隻好如你所願了!並非我不忠,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不知道若是北狂傲知道了寧勇的想法會不會活活氣死?

  接下來的日子寧勇真如其所言開始用坤遊的方法極為認真的訓練兵士,教他們如何在沼澤地上保持平衡,如何借助那幾乎難以捕捉到的支撐裏。不得不說寧勇是個人才,他的速度極快,兵士們很快就掌握了度過沼澤的基本技巧。寧勇在這邊忙活的不亦樂乎,李雲卿那邊的日子過得卻是極為自在。他每日裏很有規律的上朝下朝,批閱奏折。他依然會經常忘記用膳,但是趙冰玉很好的接替了自己姐姐的差事,每日準時到勤政殿提醒李雲卿用膳。他每日都要去一趟玉樓宮,看一下淳於長安和淳於攬月的情形,如此才能安心。

  趙冰顏與繆斯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李雲卿看著兩女心中極為歡喜。他每日裏無事之時就會給孩子們講故事,也包括兩個沒有出世的孩子。另外大乾龍武一朝的第三次科舉如期舉行,天南地北的學子懷著自己心中的理想紛紛齊聚到了泰安城。李雲卿為了鼓勵學子,讓學子們安心學文,還下令凡是到泰安城準備參加文武科舉的學子,每人每天提供二兩銀子的用度。這一舉措更是讓學子們瞬間感到皇恩浩蕩,稱讚李雲卿是一代聖君。

  一時間泰安城顯得更加熱鬧非凡,離科舉還有半個月光景,就已經來了不少學子。白日裏學子們刻苦用功,到了夜裏雖說也有不少學子刻苦用功,甚至有的用上了頭懸梁錐刺股的法子。但也有不少的學子選擇出來感受泰安城的繁華,每到科舉之年學子匯聚,泰安城的問氣就會更加的濃鬱。更是有許多佳人會特意選擇這個時節外出,看看能否遇到自己的命定之人。於是乎才子佳人就成了泰安城內的一道亮麗風景,吟詩作對之類的事情時常見到。

  這群人中有一人,此刻這人一臉的笑容,生的極為英俊。左顧右盼,被周圍的景象吸引。在其身後跟著一個小廝。小廝更是沒見過什麽大世麵,不由的感歎到:“公子啊,這泰安城果然繁華之極,你看這街道,即便是八匹馬並排都能走的動了!還有這周圍的殿宇樓台,都是極為壯觀的。公子不常說什麽天上人間嗎?這裏想必就是公子所說的天上之地了吧。”

  長孫弘道聞言哈哈一笑,拍了拍小廝的腦袋道:“柱子,這裏可是我大乾的帝都,真龍盤踞之地,自然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當今聖上乃是真天子,天子便是九天之真龍。你說這是天上之地,倒也不錯,哈哈……”長孫弘道這話一出口,其身後的幾個學子紛紛點頭。

  當初在村子裏,這群有誌之士答應了李雲卿也參加本次科舉,自然是說話算話。其中一個學子看了看周圍,對長孫弘道說道:“若是不然咱們找一家茶樓歇息歇息吧,歇息好了在找家客棧住下也不遲。左右哪家客棧都一樣,聖上眷顧,可是特意為咱們提供了用度。”

  長孫弘道聞言笑著點了點頭,眾人四處看了看找了一家不錯的茶樓進去。這茶樓的名字倒是簡單清雅,是為茶飄香。茶飄香的二樓此刻匯聚了不少的才子佳人,在舉行對詩會。大乾的對詩會其實就是三四個學子比學問,共同拚湊一首詩。這聽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卻不容易。一個人做一首詩定然是一氣嗬成,詩的氣韻自然是貫通的,詩意也是連貫的。因為一個人有自己獨立的思緒,作出的詩自然也有自己的風骨。但是許多人做一首詩,還要要求氣韻相同,詩意連貫,這等於是讓數人的思緒變成一人之思緒,限製了每個人的發揮,又要求每個人將才情充分的展現出來,這難度那不是一般的大,但泰安城的學子就偏偏喜歡那麽玩。

  之所以泰安城的學子喜歡這麽玩與李雲卿也有著莫大的關係,李雲卿經常的微服私訪,有一回他就碰到了賽詩會,來了興致開了個頭,提議有才情的學子一人一句,共同湊成一首詩。自此之後賽詩會就被對詩會所取代,龍武皇帝與對詩會的傳說也就漸漸傳出了。

  泰安城的百姓對李雲卿自然不陌生,見過龍顏的不在少數。許多百姓認出了皇帝不會大聲喧嘩,在皇帝走後就會激動的無以複加,告訴身邊的人剛剛那個人是當今皇上。也正因如此,學子們更加相信這對詩會是李雲卿開的頭,事實上也的確是他開的這個頭。

  趙冰顏曾問過李雲卿為何要發明這樣一種玩法,李雲卿的回答是因為他是皇帝。皇帝最的就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大臣們能夠共同為了一件事情而努力,為了一個目標去奮鬥。這和對詩會是一個道理,所有學子用自己所學拚湊成一首詩,最後還能讓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人所做,這就是他的目的。若將這樣的習慣用在治國之上,那麽大乾帝國就不會出現黨爭。

  長孫弘道等人到了茶飄香的二樓,對詩會正進行的熱烈。卻聽一人道:“許兄方才那首詩做的不錯,我等對的也極為開心。不如這次就讓小弟我開個頭,咱們再來一首如何?”

  那被稱為許兄的男子點了點頭,卻見那人沉思了片刻微微一笑,在麵前巨大的白綾之上寫下:聖朝立國,六十年來迎盛世。眾人見字都紛紛拍手叫好,那姓許的學子也沉思片刻,在白綾上寫道:遙想太祖,浴血十載定山河。此句一出,自然又贏得了不少的喝彩之聲。學子們的情緒已經被徹底的調動了起來,長孫弘道等人也是熱血沸騰,注視著這一切。

  當即又有一人揮毫道:興業春秋,太宗固國民安樂。這說的是太宗仁皇帝李宏遠在位十二年鞏固江山的事跡,大乾的百姓銘記太祖太宗之功業,從來沒有忘記過他們,發自心底的敬重他們。現場的氣氛越發的熱烈,學子們一個個都蠢蠢欲動,都知道在這最後一句將是重點。太祖太宗二位先帝說過了,下來自然該說大乾的第三位皇帝,當今的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