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 二章 長孫一族
作者:承天之命      更新:2020-12-28 09:01      字數:2225
  李雲卿聞聲望去,卻見一位身穿青衫,看起來十八上下的青年走進小院。青年身外披著一件火紅色的大裘,看起來極為顯眼。此人生的劍眉星目,一臉的浩然正氣。雙目炯炯有神,充滿著智慧。李雲卿是一個極為挑剔的人,但是在見到這個男子的一瞬間其還是忍不住在心中讚歎了一聲。其與趙冰顏對視了一眼,趙冰顏的眼中也有那麽一抹驚豔。李雲卿對男子微微一笑,開口問道:“公子這話聽起來倒是有幾分深意,還請賜教。”

  北原安跟在李雲卿身邊,越發的激靈。其快走兩步從屋子裏搬了一把椅子出來,李雲卿對青年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青年對李雲卿略微欠身,很自然的坐了下去。隨即開口道:“皇帝乃天下主宰,一身所係萬民之福祉。說句肺腑之言,為君能如當今聖上這般就沒有幾個。當今身上為君,可算是一等一的。然,聖上也有人性,七情六欲,五穀雜糧,自然不可能不犯錯。”青年此話一出,將素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李雲卿沒有開口,等著青年的下文。青年大有深意的看了李雲卿一眼,接著道:“聖上有錯,錯在大臣!”其說罷環視了眾人一眼,接著道:“這個大乾帝國是皇上的,朝廷卻並非皇上一人的,朝廷更多的是大臣的。大臣是做什麽的,大臣就是幫皇帝彌補所謂的錯誤的。觀當今皇上不會有什麽大錯,其聰明睿智,又怎會誤國誤民?隻要在任用大臣上得當,這大乾帝國就會昌盛下去。”青年們聽了這話又是一陣不停的點頭。

  李雲卿對此人的回答十分的滿意,此時有一青年問道:“子睿兄,那依你所言,當朝的大臣皇上用的可對?在這方麵皇上可有什麽疏漏之處?既然開了口不妨說說看。”

  女子中有一人也開了口道:“是啊,長孫公子,你一向有鴻鵠之誌,不妨說說。”

  青年卻是將目光落在了李雲卿的身上,李雲卿見此點了點頭,青年才開口接著道:“朝堂之上的大臣多半是太宗,甚至是太祖皇帝留下來的老臣,可謂都是能臣。皇上登基至今已有八年,這期間並未動過太多朝堂上的大臣,那是因為他們還能做事情。隻是如今內閣三老,王長齡等都以老邁,雖說老驥伏櫪,但皇上不可不早做籌謀啊。”

  李雲卿點了點頭,這個事情其早就開始籌謀。內閣三老均是太宗一朝的扛鼎之臣,為帝國做了不少的貢獻。他們都是三朝的老臣,不再年輕,眼看就要告老還鄉了。不過雖說內閣在太宗時期被削弱了大半的權利,但內閣畢竟是內閣。內閣首輔的職位十分重要。李雲卿巴巴的將所有三品以上官員的履曆看了個遍,始終沒能找出一個合適的人來。

  內閣那三個老頭子隔三差五的就問自己有沒有擬定合適的,接替他們的人選。李雲卿每次都說一句話,就是方才青年說的那句話:“老驥伏櫪,誌在千裏。你們三位看起來比朕都要有精神,此時說什麽告老還鄉之類的話,為時尚早,為時尚早了些啊。”可是這話說了兩三年,說來說去總要有個頭啊,說多了連他自己都有些心虛了。

  李雲卿不由的仔細打量起了麵前的男子,其對男子拱了拱手問道:“公子的話倒是頗為有道理,說了那麽久還沒有請教公子的大號。在下夜無名,公子如何稱呼?”

  青年對李雲卿拱了拱手,沉聲道:“不敢,在下長孫弘道,字子瑞。”

  李雲卿聞言卻是眉毛一挑,疑惑的問道:“我所知長孫氏族在泰安城,公子為何會出現在這譚家村?”長孫一族乃是世家大族,直到前朝都是身居宰相之位。

  隻不過長孫一族的人在本朝並未入朝為官,究其原因說起來也是無奈,泰安城長孫氏對李氏皇朝頗有成見。當初李山河兵不血刃取了泰安城,當時是宰相便是長孫一族的長孫忠遠。他在最後關頭找到李山河,曉以大義,說君王有過臣子當死諫之類的話。

  李山河是個愛才的人,據說其苦口婆心的勸說了一天一夜,長孫忠遠最終卻是將李山河大罵了一頓,兩人不歡而散。李山河手下的將領要殺了長孫忠遠,李山河卻是大笑道:“一介腐儒,道不同不相與謀,無需和他計較。”至此朝堂之上再沒有長孫氏。

  李山河是個傲骨錚錚的帝王,憑借自己的努力使得天下歸心。他也從未去找過長孫一族的人入朝為官,既然你不負管教,再有能力也是白搭。天下沒了長孫一族還玩不轉了?天下是李氏皇族的天下,可不是長孫一族的天下。朝堂上下,泰安城的百姓都知道長孫一族對皇帝不敬,對其族人多有刁難。趙山河知道後還特意下了一道聖旨曰:“長孫氏多人才,雖不能在朝也可在野,為我大乾多做貢獻。我大乾子民有容乃大,平常待之。”李山河這聖旨一出,長孫家的日子才算好過一些,漸漸的再次興盛了起來。

  長孫弘道聞言淡然一笑道:“夜公子說的不錯,在下的確與泰安長孫氏有親戚關係。但是自太祖立國,我家祖上也就遷移出了泰安城,如今已經數十年沒有來往。”

  李雲卿聞言卻又是眉毛一挑道:“莫非你家祖上對李氏皇族成見更深,所以才搬出了泰安城?”長孫弘道聽了李雲卿的話,卻是猛的站起身來,臉上滿是痛惜之色。

  隻聽其道:“並非如此,我家祖上曾經多次勸說長孫忠遠,說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前朝亡乃是天命伐無道之君也,太祖立國乃天之所向,民之所願,非人力所能逆之!奈何長孫忠遠對此不為所動,說什麽要忠於前朝之類的話。還說前朝雖然覆滅,但其誌不滅。祖上知道怎麽也說不動,更無顏麵對太祖皇帝,故而與泰安長孫一族分道揚鑣,來到這譚家村,在此安身立命,日子過的倒也逍遙自在的很。”

  李雲卿聞言沉思了片刻,開口道:“長孫一族乃是亞聖之後,世代出大才,如此在這般就此埋沒,實在是可惜的很。”他是真的覺得可惜了長孫氏一族的才學。

  長孫弘道聞言笑了笑:“所以我已經做出決斷,我要做龍武一朝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