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表法
作者:將臣一怒      更新:2020-02-28 23:56      字數:2302
  “溫飽,小康!”

  蘇令儂緩緩品味,眼睛漸漸亮了,同時心中頓時一股慚愧升上心頭,其實解決大唐百姓溫飽問題是應該他們農家解決的,

  然而此刻並不晚,有此良種在,天下的溫飽問題定然能夠解決。

  “那小康之後?”李世民問道。

  “富裕!”墨頓毫不猶豫的說道。

  李世民若有所思道:“富裕?”

  “到那個時候,人們衣食無憂、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人人安居樂業。到那時起,人人都能住上高瓴廣廈、所有的少年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人人都能獲得免費醫療。”墨頓描繪出一幅讓人怦然心動的畫麵。

  “這可能實現麽?”

  蘇令儂沉浸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當然能夠實現,十年八年實現不了,那就八十年、一百年,總有一天能夠實現。”墨頓沉聲道。

  李世民心中一震,如今的墨家村不就是如此麽?要是全天下都是如墨家村一般,不,哪怕達到墨家村的水平的一半,那他李唐的江山豈不是萬年永固。

  農家、醫家、墨家…………,諸子百家在李世民的腦海之中一一閃過,心中暗暗思量,也許百家爭鳴的時代,才是真正適合大唐的存在。

  “當然最能夠衡量百姓是否富裕的還是看他手中的錢財,每戶能夠存款十萬錢大概能稱得上富裕吧!”墨頓一句話直接將氣氛全部破壞。

  “俗不可耐!”李世民沒好氣的說道。

  “你還真敢想,每戶十萬錢,大唐哪裏有那麽多銅錢。”蘇令儂也是搖頭失笑道,

  大唐三百萬戶,要是每戶都存錢十萬錢,蘇令儂頓時算的頭暈目眩,這麽大的數字他們簡直是想都不敢想。

  李世民也是一陣失笑,要是如此的話,那得需要多少銅呀!

  大唐曆來缺銅,在日常的交易過程中,通常會用絲、娟、綢作為貨幣,《賣炭翁》中有一句“半匹紅紗一丈綾,係向牛頭充炭值。”

  雖然刻畫了宮人剝削貧苦百姓的場景,但是證實了在唐朝的確是用絲織品充當貨幣的現象。

  “以前是不可能,不過要是棉花在大唐普及之後,恐怕就有可能了?”蘇令儂突然靈光一現道。

  “白疊子!”李世民突然靈光一現道。

  此時的白疊子那可是堪比絲綢一樣的奢侈物。既然西域那樣的蠻夷之國就可以織造而成,那在墨家手中又豈能是什麽秘密。

  墨頓點了點頭道:“棉衾和棉衣乃是小子得到棉花之後這才發現其價值,而小子最初的目的就是白疊子。”

  李世民忙問道:“這麽說來,墨家已經破解了白疊子的織造方法?”

  墨頓點了點頭道:“此事並不難,微臣將棉花拿到了墨家村,短短幾天,從棉花剝種,到紡線,甚至到織布所有的圖紙都已經製作出來。”

  “此織造墨家不能外傳!”李世民急聲道。

  “這是為何?”蘇令儂不解道。按理說,如果白疊子大量的織造出來,那對大唐百姓來說可是一筆大大的收入,可李世民竟然出言阻止。

  墨頓解釋道:“蘇大人有所不知,大唐百姓銅錢短缺,采買物品有很多都是以絲織品代替銅錢。如果大唐百姓手中突然出現大量的價值堪比絲綢的白疊子,並用此購買貨物,蘇大人可以想一想會出現什麽狀況。”

  這簡直是和後世濫發紙幣的原理一模一樣,如果市麵上暴增大量的紙幣,勢必會造成紙幣的大幅度貶值,絲綢和白疊子雖然要比紙幣的價值高一些,但是畢竟不是真正的貨幣。

  墨頓將原理講述一遍之後,蘇令儂頓時恍然大悟。

  “而且絲綢除了可以用來交易之外,還可以使用,但是如果百姓手中已經有了充足的白疊子,恐怕賣東西的時候,恐怕不會再願意要絲和娟了。”墨頓說出了另一個嚴重的事情,要是白疊子引進大唐之後,恐怕會造成絲織品退出大唐貨幣市場。

  絲綢之所以能夠作為貨幣使用,最大的原因的就是百姓對他的需求很高,但是如果百姓都需求大降,那自然就不能再作為貨幣使用了。

  李世民頓時臉色難堪,他沒有想到看起來利國利民的棉花竟然牽涉到貨幣市場的重新洗牌。

  如果絲綢大幅度貶值,損失最大的就要數朝廷了,大唐實行的是租庸調製,其中調和庸就是征收的絹,大量的絲織品都是在朝廷的手中。一旦絲織品大幅度掉價,朝廷的損失那可不是一點兩點。

  “要不暫緩試種棉花?”蘇令儂有些畏縮道,這其中牽涉的利益實在是太多了。

  墨頓不禁一歎,農家的衰落並不是沒有原因,其格局和眼界實在是太小了。

  李世民卻是沉吟了一下,看向墨頓問道:“墨家認為呢?。”

  墨頓心中一緊,頓時知道李世民的考驗來了,思考不到三息立即點頭道:“墨家行事曆來以三表法作為準則。第一表,“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第三表,“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微臣認為此事適用於第三表。”

  “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李世民道。

  “不錯!棉花推行讓我大唐百姓不在忍受苦寒,自然是有利於百姓之事。我們又豈能因為瞻前顧後,讓百姓挨冷受凍。”墨頓道。

  “如果造成大批的絲綢積壓,那桑戶又如何辦?”李世民問道。

  墨頓微微一笑道:“在西市之中,有大批的胡商不遠萬裏隻為絲綢而來,吾等卻在煩惱絲綢過多?”

  李世民搖搖頭說道:“西域胡商來往一次也要一兩年,而且駝隊所帶的東西過少,根本運不了多少絲綢。”

  “那我們可以將絲綢的交易放在玉門關,這樣至少節省三千裏路,可以為胡商省下一半的時間,甚至我們可以組建商隊,送到西域諸國,乃至極西之國。

  這樣一來,當大唐的絲綢暢銷西方諸國,絲綢能否夠用還未可知,同時大量的錢財滾滾而來,大唐缺錢危機自然迎刃而解。”

  墨頓描繪出一個遠大的場景,不禁讓李世民二人怦然心動。

  “而且棉花剝籽、紡線的工具極為簡單,長安城的工匠也能輕易做出來,白疊子出現在大唐乃是遲早的事情,與其到時驚慌失措,不如早做打算。”

  墨頓最後一錘定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