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商都倉
作者:文浩晚漁      更新:2020-12-28 05:50      字數:2952
  “郡守丘大人,昨晚交代讓你們派人連夜修的七層高台可建好了?”

  “好了,趕在天亮前,就已經建好。”

  “好,你們往日如何賑災,今日就如何賑災,本官就到處走走看看,希望爾等盡心為陛下辦事,本官定會在陛下麵前替爾等美言,自然也會為你們請功受賞。”

  “謝專使大人。”

  “行了,你們忙去吧,明日這個時候再開早會議事。”

  “諾。”

  眾官員退出州衙去辦事,郅正帶著烏騅子雄、一百羽林去城外連夜建好的七層高台,昨晚還看的不大清楚,今日白天一看,商都城內到處都是破衣爛衫、披頭散發,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災民,經過一夜的休息,郅正和烏騅子雄的心情剛平複下來,再一看到,心情變得更不好了。

  一行人趕到了城外的七層高台之旁,不遠處就有一個賑災點,搭有三個煮粥的灶。

  “看看災民吃的如何?每天供應的量能否吃飽。”

  郅正又帶著烏騅子雄、一百羽林走到了賑災點,災民們手裏拿著破碗,規矩的等待救濟糧。

  “讓開。”

  郅正命令給災民們舀粥的差役放下手中的大飯勺,郅正拿起那大飯勺親自從大鍋中舀了一勺,端到跟前仔細看了一遍。

  “恩,不錯,每一鍋煮的糧食還算多,不是清湯寡水,應該都能吃飽。”

  郅正把大飯勺一扔,又拿起長箸倒插在了大鍋中,插了沒多久,那長箸就倒了下去,漂浮在水麵。

  郅正連續插了好幾次,依然如此。

  “傳令所有賑災點的差役們,鍋中粟米的量必須要達到長箸插而不倒,每一鍋都要如此,不必心疼糧食,若是有人敢違背本官政令者,就地斬殺!”

  郅正威嚴一聲。

  “諾!”

  那名差役趕緊給各個賑災點的差役同傳下去。

  “先生,你真是好心啊,這樣災民們就能吃個飽飯,不至於每天都喝稀粥了。”

  烏騅子雄從後麵拍了拍郅正的肩膀,十分高興。

  “你先別誇我,我害怕你明天就開始罵我咯。”

  郅正苦笑了一聲。

  “怎麽會呢?先生如此心善,必有無量功德,等災荒過去,老百姓必然為先生立生祠,供後世子孫跪拜祈福。”

  “但願吧,哎。”

  郅正不再打擾災民吃飯,轉過身對著一百羽林高聲命令道:“你們四十人到各個賑災點幫助煮粥放糧維持紀律,不可有插隊哄搶之人,一旦發現就地殺死,不必通報。

  另外四十人騎馬在河內郡三縣、六十多鎮甸、一百多村莊所在的賑災點巡查,若有插長箸而倒的情況,就地斬殺負責賑災煮粥放糧的差役,不必通報。

  另外二十人隨本官聽用,每日一換,不可偷懶怠慢,若是有在路上偷懶休息的人,等本官回長安城了,向你們的驃姚校尉告狀。

  明白了嗎?”

  一百羽林一聽郅正搬出了令他們敬佩但又害怕的驃姚校尉霍去病,本打算在巡查路上偷懶的人瞬間打消了這個心思,雖然覺得郅正此舉有些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諾!”

  “恩,至於誰去巡查、誰去賑災,誰跟著本官,你們自行商量,反正都是輪著來。”

  郅正留下時候讓一百羽林自行商量,帶著烏騅子雄回到七層高台,拾階而上。

  商都城雖然夾在兩山中間,但地處平原,地勢平坦,無論是縣城中閣樓,而是遠處民居,此高處,整個商都城盡收眼底,圍繞著商都城的周遭的幾個賑災點也能看的見,就是看的不大清楚。

  “搬兩把椅子來。”

  郅正背負雙手,四處眺望。

  “好。”

  烏騅子雄下了七層台階,從縣城裏搬來兩把椅子,郅正命令他和自己坐在椅子上,哪都不要去。

  這可急壞了準備幫助賑災的烏騅子雄,空有一身武力,無處施展。

  “先生,你看什麽呢?”

  “看民情。”

  “那您看清楚了嗎?”

  “還沒有。”

  “那咱們還要看多久?”

  “一天吧。”

  “啊?”

  烏騅子雄聽到人都傻了,他一個好戰的漢子,哪裏能在這裏規規矩矩地坐一天呢,這不是要他的命嘛。

  郅正看了一眼很不情願的烏騅子雄,笑道:“這樣,你要是實在是待不住,就去幫助那些差役煮粥放糧吧。

  如果累了,就上來歇息一會。”

  “那先生你不去?”

  “我自然不能去。”

  “先生你就這樣看一天,啥都不幹?”

  “胡說什麽,我有更要緊的事情要做。”

  “得,您老人家金枝玉葉、嬌生慣養,這些粗活還是某來幹吧,您老人就好好偷懶吧。”

  烏騅子雄嘲諷完郅正,就下了七層高台幫助差役煮粥放糧去了。

  郅正命令增加每一賑災點大鍋內糧食的量的消息不脛而走,無論是城內的災民還是城外的災民,蜂擁而至,在吃飽後,就在賑災點附近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覺,等睡醒了繼續排隊等煮好的救濟糧。

  郅正眯著眼睛觀察了一下午,發現那些災民之中有不少穿著樸素、麵色紅潤的城裏人竟然也加入了災民的隊伍,郅正此舉等於給那些沒有受災的老百姓免費加餐,不僅可以省下自己家的糧食,更是拖家帶口,有一個算一個的全部都來排隊蹭飯。

  其中不乏有普通百姓、當地潑皮盲流、甚至是穿著華麗的有錢人,形形色色,三教九流全部混雜在災民之中蹭吃蹭喝,城內反而空無一人,宛若空城。

  州衙最為棘手的地方就是無法區分哪些是真正災民,哪些是為了省糧食過來蹭吃蹭喝的,如果光看穿著,那麽那些人明日就換一身破衣服來繼續蹭吃蹭喝,鑽了這個空子,還一點辦法都沒有,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在這種災年,人之常情,可以理解,郅正暗暗記住,並沒有急著區分誰是真正災民,誰是蹭吃蹭喝的老百姓,任由他們吃飯,管都不管。

  到了下午快要日落之際,災民們和那些蹭吃蹭喝的老百姓吃飽喝足,紛紛往城裏趕回家休息,那些災民們懶得就在外麵找個樹蔭下,就地睡覺,稍微勤快點的就躺在城裏的街道上睡覺。

  郅正觀察了一下午,心裏已經有了計較,準備明日開始展開自己早就在長安城未央宮偏殿內想好的缺德辦法。

  “先生!先生!”

  賑災點的差役滅火洗鍋,把剩下的糧食往城裏抬,烏騅子雄終於得以解脫,急匆匆地跑到了郅正跟前。

  “先生!先生!某發現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烏騅子雄著急地說著。

  “哦,什麽事情?”

  “先生請看。”

  烏騅子雄伸出蒲團大小的手掌,手裏一把粟米,隻不過那些粟米顏色都泛黑,郅正抓起幾粒仔細觀察。

  “這是發黴的粟米啊。”

  “是啊,先生,這些狗官都用發黴的粟米給百姓當救濟糧,著實該死!”

  烏騅子雄憤怒著說完,把手中發黴的粟米扔了出去。

  “雄大,但凡在積存於糧倉之中的糧食,多多少少都會發黴,不足為怪,我看你是小題大做,冤枉那些狗官了。”

  郅正安撫了一下急於求成的烏騅子雄。

  “先生,某忙了一天了,發現從商都倉搬出來的救濟糧全部都是發黴的,就某在的那個賑災點,今天用了二十多袋糧食,裏麵的粟米全都是發黴的。”

  烏騅子雄繼續解釋,希望郅正能夠重視起來,別一天就背個手往椅子上一坐,動動嘴皮子,啥事都不管了。

  “此話當真?”

  郅正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些狗官膽子大到會用發黴的糧食來賑濟百姓,可問題是大漢規製,每個糧倉年年都要檢查,但凡發現發黴的糧食都要扔掉,再把從百姓征收的糧食存入糧倉,這樣可以保證糧倉內的糧食盡量保證不被腐壞,全部都能食用,等到打仗或者自然災害時拿出來用。

  如果說商都倉裏的糧食全都是發黴的,那看糧官自然是犯了死罪,可是人人都惜命,每年都要開倉檢查兩次,怎麽可能都是發黴的糧食呢?這裏麵一定有不為人知的貓膩,說不好就藏著什麽見不得人的肮髒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