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賑災
作者:文浩晚漁      更新:2020-12-28 05:49      字數:2733
  “什麽?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春陀,你可是咱們後宮裏的萬花筒,這事你知道嗎?”

  天子劉徹震驚之餘,沒想到這一次黃河泛濫居然是自己的家人導致的,這……如何處置?殺?大漢以孝治天下,天子劉徹能殺了自己老娘?滅田蚡的族人,順手把自己滅了?那不可能啊,畢竟是生養自己的老娘。

  “……”

  八官令聖春陀縮著腦袋一想:確實有此事,本令官也曾聽別人提起過,可不能把我給牽扯進去啊。

  “陛下,仆臣自然不知,也是第一次聽說。”

  八官令聖春陀兩個小眼睛一轉,裝作吃驚,把自己摘的幹幹淨淨,他明白這是一個巨大的漩渦,誰要是被卷進去,那可就是粉身碎骨、身首異處。

  “沒想到又是這個田蚡,寡人推斷不錯的話,此事定然是田蚡一手遮天,背著寡人生母太後所為,害怕寡人知道後責怪,所以把寡人生母也牽扯進來。”

  天子劉徹眯著眼睛開始分析。

  “草民也是這般認為,王太後都有了皇帝的兒子,還要什麽田地呢。”

  魏其候竇嬰暗自得意,想用此事絆倒丞相田蚡,替大漢除了這一害,完成先帝心願。

  “罷了,此事既然牽扯到寡人生母王太後了,須要小心妥善處置,表叔,寡人一直被蒙在鼓裏,若是不發生這黃河決堤之事,寡人到現在還懵然不知。

  表叔,難為你了。”

  天子劉徹關心地看了看魏其候竇嬰,這件事換做是誰都不好說,要不是自己苦苦相逼,估計到死都不會知道發生這件事的緣由。

  “草民隻是為陛下擔憂,當年竇太後在位時,陛下就一味隱忍,如今太子都快及冠,我大漢朝堂居然還是由外戚把持朝政,以至於發生這等天怒人怨的禍事,若是陛下不早做準備,未來還不知道要發生什麽危害我大漢社稷的事情呢。”

  魏其候竇嬰添油加火,意圖讓天子劉徹痛下決心,借刀殺人,殺了這跟他鬥了十數年的死對頭,殊不知這話也把自己害死了,他自己不就是個外戚上位的嘛。

  “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待修好河堤、賑濟災民後,寡人再與表叔商議。

  十萬災民,十萬火急啊,救人要緊,不能延遲,遲則生變,搞不好就有那吃不飽飯的災民帶頭造反,那時候可就是同袍自戕,手足相殘啊,不等匈奴人打過來,咱們自己就自相殘殺了。

  表叔,你以為如何?”

  魏其候竇嬰細細想了一下,此事對於天子劉徹來說,不可謂不震驚,事關自己親人,確實要好好想想怎麽處置,魏其候竇嬰必須要給天子劉徹時間來仔細想想怎麽對付自己的老娘和娘舅,所以點頭為止,不再煽風點火。

  “陛下所言不錯,當務之急,第一要堵住決堤之處,第二要修繕河堤,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賑濟災民,妥善處置,不能耽誤。

  至於其他的事情,可在處理完這件事後再說。”

  魏其候竇嬰認真點頭給出建議。

  “表叔這幾個辦法與寡人所思所想不謀而合,敢問表叔建議派誰去堵住河堤、修繕河堤呢?”

  天子劉徹滿意點頭,覺得自己沒有找錯人。

  “敢問陛下是要淹了自家的田嗎?”

  魏其候竇嬰試探道。

  “什麽叫自家的田,那就是丞相田蚡的田。

  沒說的,堵住河堤北岸,打開河堤南岸,給寡人淹了!

  隻要能堵住洪水,讓災民有家可歸,河堤南岸,不管是誰的田,一個字:淹,出了事寡人撐腰,這是寡人的天下,還反了他們了。”

  天子劉徹也豁出去了,不就是跟丞相田蚡撕破臉皮嘛,即便丞相田蚡是他的親舅舅,那他可是天子,田蚡隻是臣子,一尊一卑,諒他也不敢放一個屁。

  “有了陛下這句話,草民算是吃了定心丸,既然陛下今日召見草民,這治理黃河、堵住決口、修繕河堤的事情,那就交給草民吧,一定給陛下辦的妥妥當當的,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魏其候竇嬰自信滿滿,被天子冷落了數十年,垂垂老矣還能讓天子劉徹如此重用,心裏自然是十分受用。

  “匡扶社稷者!竇嬰耳!一出山便能定乾坤,救寡人社稷,提寡人分憂。

  不愧是三朝老臣,往年是寡人怠慢表叔了。”

  天子劉徹先是一通亂誇,而後一陣內疚,惹得魏其候竇嬰也是感激涕零。

  “陛下謬讚了。”

  “但是這賑濟災民的事情,表叔可否一同辦理?”

  魏其候竇嬰臉頰抽搐一下:前一次打戰就把半個國庫給打沒了,而後又大肆封賞,致使國庫空虛,朝廷能拿出多少錢糧賑濟災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況且自古以來,賑災就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所有災民不被餓死,這事不可能的事情,這件事辦不好,那可就是言官彈劾的罪狀,災民嘴裏的貪官,遺臭萬年。

  如果國庫錢糧充足,魏其候竇嬰自然順水推舟,這等無量大功德,不僅可以救災民於倒懸之急,而且會被當地百姓立生祠,名留青史,可眼下國庫都讓天子劉徹折騰完了,要不是為了大漢社稷,他也不會暗示在朝廷中當官的族人打破成見,聯合丞相田蚡手下的百官一起在天子劉徹宴請衛青大將軍的時候聯名勸諫不要再對外興兵。

  所以魏其候竇嬰這個老狐狸,自然是不會答應,也不可能答應。

  “陛下,老臣年邁,已是行將就木之人,身體羸弱,精力有限,這治理河堤的事情估計就讓老臣分身乏術、自顧不暇,如何能一起妥善辦理。”

  魏其候竇嬰說完還假模假樣的咳嗽幾聲,倚老賣老。

  “表叔說的是,如今表叔都是花甲之年,不宜全部處理,總不能為了寡人江山,失去表叔這樣的能臣幹吏、肱骨之臣吧。

  別說表叔不答應,就是寡人也不答應,但是賑濟災民的事情交給誰辦才好呢?

  不知道表叔有沒有舉薦的人啊?”

  天子劉徹虛心請教道。

  “因為老臣所辦之事要淹了丞相田蚡的田,老臣害怕丞相田蚡認為是老臣挾私報複、公報私仇,所以這賑濟災民的事情最好是丞相田蚡出一個人,陛下再派一內朝心腹,與丞相田蚡的人一起賑濟災民。

  一來陛下可以通過內朝心腹了解事情經過,驗證老臣是否欺騙陛下。

  二來老臣可以避嫌,隻是忠心陛下,為陛下辦事,並非挾私報複,授人以話柄,與那丞相田蚡仇上加仇。

  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魏其候竇嬰其實也害怕得罪了統領百官的丞相田蚡,畢竟自己早已失勢多年,在朝中當官的族人都是當著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官,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告訴丞相田蚡,淹他們家的地跟自己無關,是陛下的意思,他可以中間做個老好人。

  “妙極!妙極!這樣表叔不僅可以為寡人盡心辦事,告訴丞相田蚡淹了他們家的地是寡人的意思,與表叔無關,至於這賑濟災民的事情是寡人和百官之首的丞相田蚡的事。

  丞相出一個人,寡人出一個人,這樣極為公平,保證了表叔安全,眾人皆信服。

  恩,不錯。

  這樣,外朝嘛,就找丞相田蚡的女婿丞相少使(官職名)散丹丘,內朝嘛……”

  天子劉徹捋著胡子思忖起來:桑弘羊、主父偃、韓嫣都有大事要辦,上官桀又是個莽夫,寧毅倒是可以,估計寧成不會答應這個得罪人的差使,看來隻有……

  “內朝就派侍中郅正。”

  “郅正?”

  魏其候竇嬰久不再朝,自然沒有聽說過這個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