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黑油的線索
作者:湘君      更新:2021-01-29 03:36      字數:3288
  靖王回到內院,立即叫副將將那糧車隊裏有十輛驢車的貨送到他的院裏來。

  副將去了,這十輛驢車的貨倒是包得結實,還用鐵給加固了,夾雜在那些糧車裏,原本也不起眼,但現在單獨一看,卻有著明顯的不同。

  驢車到了院裏,靖王將下人屏退,與幾名親衛一起,便將這加因的鐵板全部卸了下來。

  便是趙昴運來千兩驢車的貨,不曾注意到這十輛驢車的異樣。

  等驢車上的貨打開,入眼的不是糧食,卻是一桶一桶的油,旁邊還有幾盞形狀古怪的油燈。

  靖王取出油倒在油燈上,再放上棉芯,隨後點燃。

  院裏的親衛都瞪大了眼睛。

  靖王隨後又拿起車上的燈罩蓋上,上麵還有一個提著手柄,轉眼變成了透明的能提著燈籠。

  副將忍不住問道:“這油為何物所製?為何能點燃,而且有了這燈罩,出行更是方便了。”

  靖王沒有說話,眾親衛也沒有開口。

  將燈掛在一旁,靖王接著打開旁邊的桶,裏頭是一桶黑石油,副將見了,驚呼道:“王爺,此物我曾見過,就是那十萬大山裏,我曾見到過。”

  靖王點頭,他自然也看到過的,所以這東西提煉出來的了。

  而旁邊放著的,卻是一抬分餾煤油的機器,上麵有圖紙,如何組裝成分餾油的機器。

  靖王按著圖紙上的,與親衛一起,將東西組裝好,隨後又按著信裏所說的,靖王開始蒸餾。

  等煤油出來,眾親衛已經無法用驚訝來形容,便是靖王也失態了,他的女兒竟然送了他這麽一個大禮,還將這方法教會他,那可是陵城的保命手段,怎麽可以隨意交出來。

  接下來的幾驢車,上麵分別有火箭、車載的火炮,以及震天雷,上麵都有圖紙,信裏也提到了炮彈的製作方法。

  靖王見了,麵上難掩激動,卻也為女兒有大膽抹汗。

  一但這封信中途被趙昴看了,或者全部落到有心人手中,那可不得了,好在趙昴沒有看,而半途也沒有將這些東西丟失。

  相較於糧食,這些東西才是最厲害的。

  以後燕北軍守城,牢不可破,又何懼境外軍。

  靖王又叫親衛將武器全部藏於府庫中。

  第二日,府中上下以及軍營,開始分發煤油,並找來城中最好的工匠,開始按著圖紙做燈具。

  至於那些糧食,靖王以獎勵製,鼓勵村民種地,新來的種子和肥料,隻要村民能忍耐幾個月的時光,入秋必定大豐收。

  可這幾個月,卻正是他們燕北軍最難熬的幾個月,這好不容易運來的糧食,卻成了燕北軍的續命糧草,但靖王卻決定每日分發給百姓一同食用。

  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吃上一口,紅薯全部切成丁,熬成粥湯,每日定時定裏量的在城門處分發,便是士兵也是如此。

  靖王自始至終都沒有吃上一個一完整的紅薯,也是跟著喝湯水。

  趙昴吃了兩日紅薯湯,已經饑腸轆轆,可見這邊城生活是如此的艱難。

  趙昴將自己一路上帶來的唯一剩下的一小袋糖粒悄悄地交給靖王,並說出城主最後的話,會在秋收前還送來一批糧食,到時候派人在燕雲地界巡視。

  靖王沒有拒絕,他知道若是全城百姓都一起吃,根本撐不到秋收,而剛種下去的紅薯,也擔心這些餓急了的百姓會偷吃。

  趙昴帶著損傷不少的郭家商隊離開燕山府。

  原本等了靖王一個晚上,想他會給城主寫封信什麽的,沒想到走時,靖王也沒有給信,更沒有多話,隻讓副將帶著人將他們安全送到燕山地界。

  陵城裏,白錦得到消息,趙昴已經成功將糧食送到了燕北,她心頭一安,她這一次悄悄地將武器和煤油的方法告訴了靖王,但願能護著他們在邊關活下去。

  至於靖王會不會將這些東西告訴燕帝,她沒有把握,但她的第六感告訴她,她該相信原身的感受,靖王為了她,餘生都願意鎮守在燕北,可見這父愛的沉重。

  真要將這些武器泄露,她也認了。

  而陵城裏的燕帝,收到了任侃的消息,燕北軍收到糧食了,倒是解決了燕帝的煩惱,燕雲十六州,是要塞,也是重要的關卡,可不能讓關外軍進入中原。

  不過這幾日裏,燕帝在陵城裏四處遊逛,倒是逍遙自在,也不理會白錦,更沒有參加那些富紳們的宴席。

  甚至似乎對白錦的一雙兒女已經不再動手,雖然白錦仍舊防著他。

  這日,燕帝的馬車出了陵城,是要去馬場練練,經過白錦同意的,而他身邊跟著的也是陵城的護衛。

  走在官道上,燕帝坐在馬車上無聊,挑開車簾朝遠處眺望,入眼的是綠油油的田地,已經夏收了,還有收成晚的,地裏三三兩兩的莊戶並不著急種植。

  這就是取消夏稅後的好處,不必計較著時日,可以隨意的種植,有早熟的有晚熟的,有果木樹林,也有養殖畜牧,總之,各行各業皆有人做,隻要做得好,都能過得富足。

  不得不說燕帝是羨慕的,要是燕國也能管製的如此好,那也是他有生之年的夢想。

  隻是現在年紀大了,似乎將當初的想法都忘了,現在看到陵城,他羨慕他想占有,也有些無奈。

  白氏,她是有才能的,不愧為白家的血脈,若是男兒身,他恐怕會將皇位傳給她,這樣燕國便能成為陵城一樣富足。

  正看得仔細,燕帝忽然麵色一變,眼神盯著不遠處的草從裏,有黑色的印記,他不動聲色的朝左右看了一眼,並沒有放下車簾。

  循著這些黑印記,他發覺這些黑油是從這條道上運到城裏去的,有意思,所以這東西原來在城外。

  燕帝瞧著是在看風景,眼角餘光卻不停在草從裏尋找那黑油留下的線索,雖然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甚至就算看到了,若沒有先前看到的煤油作坊,他也不會往這方麵想。

  然而他的馬車停了下來,馬場到了,而道上黑油印記還沒有到盡頭。

  燕帝朝前方看了一眼,心頭震撼,卻不得不下了馬車。

  這兒仍舊是先前檢兵之處的軍營,上一次來隻顧著看這些武器了,卻忘了他們看到的汗血寶馬。

  這些日子,燕帝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是誰在給陵城養馬?他這些年竟然沒有半點消息,他原本以為陵城並沒有籌備馬匹,現在卻是後悔了自己太大意。

  進入操練場,有士兵正在操練,李三福朝這邊看來一眼,並沒有放在心上,仍舊站在台前,麵色嚴肅的看著這些新兵。

  宋偉在一旁忍不住低咕,“老爺,看到麽,燕國皇帝來了。”

  李三福微不可聞的點了一下,卻並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宋偉卻自告奮勇的開口:“老爺,我去招呼他。”

  李三福也同意了。

  宋偉朝那邊走去,來到燕帝麵前,看似恭敬的相問,“不知皇上要挑什麽馬?”

  燕帝朝宋偉看來一眼,沒有說話,而是朝那邊的馬廄走去。

  馬廄裏有不少馬,燕帝一眼就看到了李三福的追風,是單獨在喂養的,在眾馬匹前,追風極為精神壯實。

  燕帝沒想到的是靖王的追風怎麽給了李三福,看來靖王為了這個女婿,也費了不少心思,來一趟陵城後,便承認了這個女婿麽?

  燕帝的眼神從追風身上移開,在馬廄裏尋了一圈,並沒有看到汗血寶馬,他皺眉,沒可能,那天是真的看到了。

  然而就算馬廄裏沒有汗血寶馬,這些黑馬也極為健壯,不似中原的馬。

  想到這兒,燕帝臉色一變,他想到一人。

  吳國葛家,曾經葛家將野馬抓來配種,從而養出更強壯的黑馬。

  但這個念頭轉眼又否定,吳國在關外,靖王還守著關卡,如何入中原?

  再說吳國葛氏一族也是大族,不可能來中原而他不知,也不可能投奔一個小小陵城城主。

  燕帝環了一圈後,在馬廄裏挑了一匹黑馬,放上馬鞍便翻身坐了上去。

  奔騰在草場,燕帝心情沉重,這些馬越好,他就越放心不下陵城,到底是誰在幫白氏養馬?

  中原幾大馬商,燕帝了如指掌,這些人派人監視著,都不曾幫過陵城。

  又跑了一圈,燕帝還沒有下來,眼神卻在馬場裏四處看,看到那新兵台上操練的教頭李三福,又對這一對夫妻有了新的認識。

  一城之主,這李三福倒是有意思,將城主之位讓給婦人坐,自己還親自上陣操練新兵,這不是大材小用,就是李三福根本沒有什麽才能。

  陵城有今日,全是白氏的功勞。

  燕帝冷淡一笑,並不太看得起李三福。

  跑了幾圈後,也失了趣味,他知道汗血寶馬是看不到了。

  回到馬廄,還沒有下來,燕帝忽然耳尖的聽到一個聲音,這口音不像中原的口音,他敏感的朝那邊看去。

  就見一位養馬的小廝跟一位穿著短衫的大漢說著話。

  這大漢瞧著穿的是中原衣裳,發飾和模樣都像中原人,但他的個子還有眼神卻是不像的,尤其他的話音,已經幾近模仿了陵城的口音,然而燕帝還是聽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