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去看看外麵XiNShU.CoM
作者:湘君      更新:2021-01-07 02:48      字數:3246
  “這世上怎麽可能做到男女平等,唉。”

  韋氏本想說一番道理,卻也覺得無奈,便是身為女人的她都不認同,又怎麽可能有這樣的可能。

  白錦也不爭辯,笑了笑,不再繼續這個話題。

  不過今天韋氏來找白錦,是有一樁事兒要說的,便是郭老的事。

  “郭老挺重諾,這幾個月來,都是按著要求送來的糧米,這一次貨晚了兩日過來,來時郭家的老管事一臉的疲憊,聽說沿途發生了不少事。”

  “好在郭老的商隊極有經驗,又是走南闖北多年,貨是保住了,我的糧鋪也正常售賣,但聽說郭家的護衛和小管事卻是不少人受傷,有的身亡,郭家正予以厚葬,安排這些人的家人。”

  “我這一次看到,郭老是真將他的族人全部帶來了鼎州,這半年間還在鼎州內買下不少田地鋪麵。”

  “想想鼎州的田地多難買,這人倒是有能耐,便是這麽買下了,還紮根了。”

  韋氏說起郭家一族,不免佩服,她感覺不久的將來,鼎州又會興起郭氏一族,不容小視呢,就這商隊上的處理,她就挺佩服的了。

  白錦也沒有料到郭老一家真搬了來,還這麽快穩定下來。

  韋氏接著說道:“我有一事兒要同你說說看。”

  白錦抬頭看向她。

  韋氏有些猶豫,想了想方說道:“郭老對外頭的事十分清楚,從巴蜀到鼎州,你要不要與郭老見一見,或許對你買下陵城有幫助。”

  白錦沉默著,她的確沒有去過外頭,瞧著這一次韋氏說郭家商隊的事,看來事情不小,還能這麽將糧食送了來。外頭現在到底怎麽樣了?

  白錦點了點頭,“也成,將郭老叫來吧,我想問問他。”

  這剛生出孩子沒幾日,白錦身體沒有恢複過來,韋氏安排郭老過來的時候,已經是半個多月之後了。

  郭老比上一次相見的模樣要蒼老一些,不過臉上的笑容卻是多了,見白錦時一臉的恭敬。

  郭老說起郭氏一族在鼎州的變化與自己將來的計劃,他們一家仍舊以走商為主,商隊又新添了兩支,算是全國各地皆有分號。

  郭老想著將鼎州的特產全國售賣,他隻賺這中間的差價,尤其是紅薯和土豆,在鼎州那是便宜的粗糧,可到了外頭,卻是搶著要的。

  說起生意上的事,白錦便順勢問起外頭的情況。

  郭老的笑容沒了,深深歎了口氣,一臉認真的看著白錦,說道:“夫人,有一句話你一定要記住,隻有糧食和土地才是生存的根本,一定要多存糧,多買田。”

  看來外頭形勢不樂觀了。

  在白錦的細問之下,郭老說出實情,也是他們一家為何要搬來鼎州的原因。

  在鼎州管轄之內,家家戶戶種紅薯土豆,產量極高,但將這些種子運往外地,不是半途損壞就是被人劫走,導致種植這些農作物的百姓並不多了。

  沒有了高產的粗糧,種的仍舊是以前產量低的豆子,食不裹腹,一年兩稅沉重,逃荒者無數,無田地者甚多,有田地者又無法承擔稅賦,如此以往,荒地甚多,唯良田被人爭來搶去。

  不如鼎州開荒種地,連山頭都能做成梯田的樣子,無一不利用起來,百姓生活過得富足,他賣鼎州百姓剩餘的粗糧到外地,卻如同哄搶。

  白錦聽著這話,心頭沉重,再次問道:“那這些人沒了吃食,豈不就造反了?”

  郭老點頭,“路上劫匪多是曾經的莊戶,為了一口吃的落草為寇者不在話下。”

  聽了郭老一番話,白錦心頭更加擔憂,若是外頭形勢不好,那鼎州的陵城豈不成了香餑餑,又豈會讓她買了去?

  留郭老在府上吃了飯,又同意了郭老的請求,即使他不住在陵城,她以後都會給他提供種子和肥料。

  月子裏,白錦吃得還挺多,奶水也足,孩子養得白白胖胖的,原本平靜的日子,卻還是在這一日因任侃的到來而打破。

  任侃在陵城住著便不想離去了,可是他還記掛著靖王在京城的情況,好在家族在京城,有小道消息,早早的得到一些內幕,就來找白錦了。

  原來是靖王歸京城後,靖王妃被休,靖王妃借著是錢家出身,向皇上提及當年錢父的功勳,想繼承南陽郡主之封號。

  可是不知道怎麽的,皇上卻並沒有頒布聖旨,此事懸而未決。

  這還不算什麽,也正因為如此,關於陵城的事,似乎也沒有了下文。

  任侃擔心靖王妃的心思,她畢竟是功臣之後,靖王這一次不顧眾議,休了靖王妃,在京城也是寸步難行,還要為陵城的事奔波,恐怕有些難了。

  白錦一直為著這事兒,心頭擔憂,沒想還真有難以成事,她問任侃,“若是沒能買下陵城,會怎麽樣?”

  任侃一臉無奈的說道:“若沒能買下陵城,那夫人就得跟黑馬軍走一趟,以後恐怕你們夫妻二人都不得再離開京城半步。”

  言外之意,陵城有多繁華,以後京城就得有多繁華,甚至更盛,但是陵城沒了這對夫妻的種子與庇護,便與周邊的城池一樣,過的也將是水深火熱的日子。

  而且一但她被圈禁在京城,那她就成了燕國糧倉的種子,會一直不停的帶領眾人種植,燕國會變得強大,會四處征戰,侵略周邊小國。

  到那個時候,白錦就像一台機器,人生和自由都被限製,雖然她很希望全國都種植她的種子,但她不想失去自由。

  任侃還說出一個內幕,那就是為何她這些年待著的陵城以及整個鼎州,都能相安無事,有大部分是因為她的種子帶來的糧產收益,還有小部分是眾人都在保她。

  其中便有靖王,七年前,當陵城第一次送上特產之時,靖王便在朝堂上幫著鼎州說過話,並因靖王的一句話,趙昴才免了一死,才有借著皇商入京獻特產之舉。

  可以說靖王為了義子孫琰,因為孫琰在陵城守著,但不管如何,總歸靖王出手護了整個鼎州,才能在這七年多中,鼎上全力發展成如今的繁華模樣。

  任侃讓白錦做好準備,真是如此,她大概是要舍棄一樣,比如將李三福送去戰場,鎮守邊關,得到功勳再得到他們的自由。

  然而想離開京城尋地方落腳是不可能的。

  白錦不願意選,她喜歡陵城,也不想三福上戰場,更不想三福以及家人都離開家鄉。

  任侃先回乾坤居了,白錦卻是心情複雜起來。

  養了一個半月的身體,白錦似乎又恢複到從前,年輕就是好,轉眼又生龍活虎,不過白錦卻做了一個決定。

  她打算和李三福跟著郭老出一趟遠門,不可閉門造車,更不可坐井觀天,她的命運該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白錦不得不狠下心來,將孩子托付給了金巧,還交代芸姐兒安心待在府上,也多照顧照顧弟弟,她和三福要出遠門了。

  走的這一日,芸姐兒跟在金巧身邊,一張白淨的小臉上波瀾不驚,看著母親轉身要上車,她才開口喊了一聲,“娘。”

  白錦回頭看向孩子。

  芸姐兒開口說道:“娘,早些回來,你一定要早些回來哦。”

  白錦看向金巧手中的小兒子,點了點頭,“月底必定趕回來。”

  這邊李三福交代兩弟弟,好生安排這一次春耕的種子,種子全部備下了,種稻米的人不少,他們家能做水田的都已經修好了溝渠。

  夫妻二人上了馬車,白錦坐在三福身邊,身後的馬車裏坐著的正是郭老。

  車隊出發,此時陵城高空,陽豔高照,街頭人聲湧動,出了城,到了陵城的官道上,還能時常遇上入城或是出城的商隊。

  李三福開口說道:“要守住陵城,用媳婦的水泥如同修溝渠一樣,建起屏障圍牆,必能守護住。”

  水泥麽?

  白錦頭痛的很,她能說就因為去年年底他們家的水田修建,已經將她這幾年存著的種植星星耗盡的七七八八,她手頭的星星不多了,要不是這一次生下孩子,係統獎勵她一萬戀愛星,她現在可窮了。

  但三福說的沒錯,若想守住陵城,隻能建高高的城牆,一般的土坯牆已經沒了用處。

  若是陵城到了她手上,何止建圍牆用到水泥,她還要修路,規劃城中的房屋,到處都得用到呢,係統裏的水泥這麽貴,她還得多多鼓勵種地才好,尤其種稻米,她得到的種植星星最多。

  走了三日出了常德府,從陵城的繁華,再到綠油油的鼎州地界,再到行商挑夫的常德府周邊,之後再看到的風景,不是矮小破落的茅草房,便是一路行乞的老弱病殘。

  這些還不算,畢竟一眼望去很少有荒地的,不過到了這兒,白錦才得知當地的莊戶會從常德府周邊的莊戶手中買得紅薯土豆做種子。

  收成差一點兒,卻總歸比豆子的收成好,尤其味道好,他們更喜歡種植,於是城邊出現了不少種子商人。

  他們的種子會從陵城進貨,會送來到這些城邊,買得起種子的,還是能有一個好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