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妹妹的忠告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3      字數:3237
  李嬌聽著,忍不住開口相問:“三哥就沒有想著找房媳婦,大嫂竟然不幫三哥張羅,她這是要多利用三哥幾年麽?”

  李嬌有些生氣,家中父母不成樣,大哥大嫂在陵城過得這麽好,也不能這麽自私了去。

  李明興連忙搖頭,“嫂子一直有幫我物色,便是奶奶也說過幾回了,是想我找稻香村的姑娘家,但是都是一起長大的,沒有什麽感覺。”

  “不過,我現在有了。”

  李明興一說起心上人,臉頰就紅了,還有些不好意思。

  李嬌聽後,也為三哥哥高興,便追問是什麽樣的人,在哪兒,家裏是做什麽的。

  李明興也不瞞著,還頗為驕傲的說起楊三丫的家世。

  李嬌聽到楊家賣紅糖,最近的一批紅糖還要了一半去,她便心思一動,多問了一句:“三哥,這些紅糖不曾上市,楊家擅作主張單賣,你覺得妥當麽?”

  李明興不免幫楊家辯解,“他們隻是賣甜豆花時順帶賣了一點兒,數目不多的,而且大嫂說糖還沒有決定怎麽售賣,暫時不讓我管糖坊的事了。”

  “所以以後楊家也不會有紅糖賣了。”

  李嬌雖說比李明興小了兩歲,但這幾年在周家待著,她成熟了不少,也懂事多了,這一次她跟大嫂站在一邊。

  李嬌說道:“三哥,你有沒有想到,楊三丫願意跟你,就是看中了你手中的紅糖,你不知道糖生意的好處。”

  “就拿周家來說,一張糖方子養活幾代人,最近周家的生意變差了,全因街頭有人做糖葫蘆,這糖的味道與周家的糖不同,吃慣了周家的口味,也想換換其他的口味。”

  “剛才娘給我做了一碗紅糖雞蛋,我吃著味道極好,這糖的味道既不是周家的糖,也不是街頭的葫蘆糖,這是大嫂新做出來的一種糖。”

  “而且就你說紅糖能補身子這話,足以在陵城掀起一股大風,一但麵市,必賺得金缽滿盆,就像趙家的酒坊一樣,將無人能取代。”

  “三哥,你不要小看了一張糖方子,楊家這般對你,就是奔著這個來的,我覺得大嫂說的對,要過日子的女人,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女人,但一定是你最合適的女人。”

  “如大哥大嫂這樣兩情相悅還能溫馨和睦的過日子,那是他們的福氣,三哥別做這樣的夢,找個安份的樸實的過日子就好了。”

  李嬌的話如同一根悶棍敲打在李明興的心坎上,大嫂說的還隱諱些,但他知道自打媒人做媒開始,家裏人就不認同楊家女了。

  如今連自家妹妹也這麽說了起來,李明興開始動搖,但是他真的喜歡楊三丫,當初父女二人下鄉收豆子的那股子勁,就有著莊戶家姑娘的韌勁。

  李嬌見三哥不動容,有些生氣了,說道:“在婚姻的事上,三哥可以多聽聽大嫂的意見,我雖然不喜歡她,但這些年她對大哥的確很好,也帶著咱們一家富裕了起來。”

  “要是以前的大哥,指不定還在那兒跑鏢,饑一頓飽一頓,不著調。”

  李嬌不想三哥立即回城去,於是撒了嬌,將三哥留了下來。

  在李明興待稻香村的這幾日裏,楊家豆花鋪裏很快將這分了一半的紅糖給賣了出去,價格從剛開始的一兩銀子半斤到後來的五兩銀子半斤。

  還有不少人在問這糖什麽時候來貨,楊家父母嚐到了這銀子來得快的好處,不免對這糖起了貪婪心。

  見自家女兒在外頭張羅,便將女兒叫回屋裏,門窗一關,生意暫時不管了,問起女兒,“三丫頭,你再去見一麵李明興,要是嫁給他,李家願意將糖方子交給咱們楊家,那就不必什麽三媒六騁了,隨時可以成親。”

  楊三丫聽著這話,心頭不快,“爹,娘,你們這是要將我賣了麽?我並不喜歡李明興,他不過是個老實本份的莊戶漢子,又沒讀什麽書,說話都不會。”

  楊家父母一聽,就不高興了,“老實人有老實人的好處,你嫁給他,以後將他抓在手中,他都聽你的,他們李家雖然財產在大哥手上,但是三弟成了親要分家,怎麽著也得分點兒田地。”

  “咱們家得了糖方子,再從他們家大哥大嫂那兒分些田地後,這人就帶回楊家,不得事事聽你的。”

  楊家父母算盤打得響,楊三丫仍舊不開心,“我要他一個榆木腦袋做什麽,可有伍家公子好。”

  說起這伍家公子伍治,楊家父母快要被女兒氣死了,伍治不過就是個窮秀才,家裏還有年邁父母要照顧,雖說打小在城裏長大,可在西市口那點兒破房子,女兒嫁過去還不得吃苦啊。

  正好此時豆花鋪裏進來一位客人,楊三丫不想父母嘮叨,就轉身出門相迎,來的正是伍秀才。

  伍秀才一身鬆花色長衫,一看這是新做的衣裳,穿在這修長的身姿上,頗有一種文人的風流。

  伍治看到楊三丫,臉頰微微一紅,就盯著楊三丫看了兩眼,楊三丫心頭歡喜,將伍治迎到一旁桌前,問他要幾碗豆花。

  伍治說請了縣學裏的幾位同窗一起吃的,隨即就要到了,先準備七碗豆花,不夠再要,隻是他們都是奔著這甜豆花而來。

  本來是沒有了紅糖的,隻有楊家父母給自家丫頭留了一斤糖吃,楊三丫卻是想也沒想的將這糖放入了豆花裏,還刻意的給伍治的豆花裏放的糖更多一些。

  楊家父母見了,心頭很是難受,奈何就這麽一個女兒,父母還是向著女兒的,倒也就默認了。

  伍治的同窗們來了,都說人家來楊家豆花吃不到甜豆花,但伍治來了,必定能吃到,果然是真的。

  幾位秀才吃著這甜甜的豆花,忍不住想吟詩一首,這糖的味道,真正是陵城各地都不曾有的,也太美味了些。

  這邊幾位秀才吟詩,那邊正在忙著迎來送往的楊三丫忍不住停下腳步,偷偷聽了一耳,自己是沒有讀多少書,也不聽懂,但聽到他們幾位秀才的笑聲與恭維聲,她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伍治是裏頭做詩後掌聲最多的,楊三丫覺得伍治將來一定能中舉,將也能像趙昴一樣,在縣衙裏做做師爺不成問題。

  就算沒有這機遇,一位舉人老人,在陵城也是極為受人尊重的。

  這邊豆花是吃完了,輪到結帳時,楊家父母可沒有優惠他們,本來紅糖就值錢,賣五兩半斤的糖,就他們幾碗都有好幾兩糖了,豆花又不值錢。

  然而即使是這樣,伍治手中的銀錢還是不夠的,平素吃了同窗的,這一次伍治請回來,就是想著酒樓裏的吃食太貴,來楊家豆花鋪裏便宜。

  銀錢不夠,楊三丫見他為難的樣子,就隻收了他手上的銀錢,也不計較了,伍治欣賞的看了楊三丫一眼,就帶著人走了。

  楊家父母看著女兒這做法,心頭著實難受,這還沒有出嫁,就心向著外頭了。

  但這一次楊家父母也看明白了,女兒是真的對李明興沒有感情,既然如此,就乘著李明興不在,將女兒的婚事給辦了。

  於是楊家托人請媒人,由女方家主動去的男方家裏說婚事,這當真是稀罕。

  那西市口破舊的院裏,伍家父母得知媒人的來意,伍母冷笑道:“一個商戶之女也枉想嫁給我兒,我兒將來可是做舉人老爺的。”

  然而因為楊家有鋪麵又有好院子在陵城,伍家還是同意了。

  等李明興在稻香村裏住了半個月後回了城,就得知自己心儀的女人要嫁人了,時間這般匆促,就在年前入門,已經換了庚帖。

  李明興一臉的不可思議,他來到豆花鋪前,楊三丫沒好氣的說道:“你若真想娶我,拿你家的糖方子來換,你有能耐在李家做主麽?”

  李明興的心受了傷,他一直覺得三丫跟他在一起不是為了糖方子的事,沒想到被嫂子和妹妹都猜中了。

  楊家父母和楊三丫見李明興一臉喪氣的樣子,看來是真的在李家做不了主,將女兒嫁給他也沒有什麽出息。

  李明興難過的問道:“是不是我沒有糖方子,沒有送你們這些糖,你們是不是根本就看不起我?”

  這話還真是猜對了,要是一開始沒有他送的糖,不知道他是商會中成員李三福的弟弟,楊家人還真的看不上他。

  李明興在楊家人的臉上看到了答案,他心如刀割,於是說起先前給他們的糖,既然楊三丫不嫁給他,他要收回來。

  楊母語氣很冷淡地說道:“收什麽收,早賣完了,沒得收了。”

  李明興看著這一家橫蠻不講理,心都涼了,既然已經賣了,那就結銀子,雖說沒有市價,但他們賣一兩銀子半斤,二兩銀子一斤,他就按著這個價來收。

  楊母生氣道:“我女兒陪你說話,陪了你一陣子,你還敢讓我們還糖,真不要臉,趕緊滾。”

  李明興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以前覺得楊家父母對他還是挺好的,現在看到他們這一副嘴臉,感覺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於是李明興看向楊三丫,問她:“你也是這麽想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