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白米生意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3      字數:2177
  “有人說你們去了城裏,有人說你們買了不少田地,指不定在哪一處田產處,我們不敢久留,隻好匆匆走了。”

  “今年郭老有心尋你們,派了好幾人在兩處碼頭安插了眼線,這麽幾日過去,仍舊沒能打探到你們的消息,而何家族人這幾年是越來越有錢有勢。”

  “郭老沒有辦法,隻能將一部分物資賣給了何家,先穩住了人,我們才敢在鼎州界內先停留幾日,想與你們聯係上呢。”

  這人一口氣說完,心頭的喜悅不言而喻,說得李三福有些慚愧了,的確這幾年,他們都待在城裏,若不在城裏,那也是在其他幾處田產監工。

  他們現在的田地多了,不可能一直不查帳不管事兒的,這幾年就為了這些田產,夫妻兩人都很忙的。

  李三福問郭老現在在哪兒,他想去見見他。

  那人卻是連連點頭,說道:“就在河道上,不是陵城豐收節前有個美食節,我們就混在那些小船裏,我這就帶三福兄弟去找我家主子。”

  於是兩人穿過樹林,沒有走河道,從山中小道走到了陵城的大碼頭。

  美食節的聚集之地,不在碼頭邊,而是隔著碼頭不遠,正是陵城最繁華之地。

  李三福跟著此人熟門熟路的來到河道上,這人立即從旁邊的小販那兒買了一項帽子給李三福帶上,如此也不太顯眼些。

  李三福也沒有在意,跟著此人身後上了一艘小船,很快來到河道上最熱鬧的地方,在其中一艘小船前停下了。

  裏頭沒有絲竹聲,也沒有女子的笑聲,連著下人都極少,反而顯得更加的安靜。

  李三福進入船艙,就看到裏頭坐在那兒吃著粉條的郭老,人老了些,胡子更長了,卻瞧著胡子打理的好,有著美須之稱。

  吃著粉條的郭老聽到腳步聲,抬頭看去,就看到一身短衣的李三福,正站在眼前,他下意識的揉了揉眼睛。

  “是三福兄弟?”

  郭老猛然起身,粉條也不吃了,立即上前打量李三福。

  李三福:“郭老,多年不見了呢。”

  “還真是三福兄弟,我這幾年每年都來了,就是找不到你們,今年倒是運道好呢。”

  “如我等這樣的走商,哪日死在了道上,那可就是一輩子不見了的,今年倒是滿足了心願。”

  “當年虧得你們這批糧食,我賣了一個高價錢後,壯大了走商隊,如今我擁有了三支商隊,天南地北的走著,生意還算不錯呢。”

  李三福聽著這話,也替他欣慰。

  兩人在小八仙桌前坐下,李三福問他們來了多久了,郭老無奈道:“來了快半個月了,我聽說陵城的一間白米鋪關門了,我這一次送來的正好是白米。”

  “三年前我來陵城時就想啊,陵城的百姓越來越富有了,我是不是買些白米來賣,會不會能賺下一筆,於是我這三年四處留意稻米的種植。”

  “直到今年才從別處買下大批糧食運送過來,正好遇上陵城唯一賣米的鋪麵關了門,當真是個好機會,隻可惜這何家貪得無厭。”

  “我賣了小部分給他,餘下大半全在我手上,我想著要是沒有尋到三福兄弟,我就將糧食運走,也不打算賣給何家人了。”

  李三福有些意外,如此說來,郭老手中還有白米呢,他立即說道:“我現在就帶你們去我府上,以後不會再搬家,你們一但來了,直接派人去府上通知就是。”

  有何家人在,郭老一直沒法入城查到李三福一家的下落,這何家人知道他手裏頭有好貨,借著地頭蛇的手段,硬是讓他這幾年沒能找到別的買家。

  如今有李三福在身邊,郭老不用擔心,還笑著說道:“我在這個河道上打聽到,你們家在陵城可出名了,不少權貴富紳都怕你們。”

  “這是沒有的事,我和我媳婦是良民,做事光明磊落,隻是我家賣些種子,大家夥的要來我家買種子,多少給幾分薄麵兒。”

  李三福的話很謙虛,但郭老聽出的意味,難怪陵城裏的人都怕這一對夫妻,原來問題在這兒。

  這六年間的陵城變化這麽大,可是這對夫妻的能耐了。

  於是兩人商量好,就這麽的船靠了岸,下了船,光明正大的租了輛馬車往李府去。

  就在郭老走時,這河岸邊就有何家的族人發現了他的蹤跡,他們沒有想到一直待在城外的郭老,什麽時候入的城。

  倒是讓他見到了李三福一家,這兩人又是這麽快熟絡了?這郭老莫不是手中還有貨源?

  很快何家的族人趕緊回去稟報給何立根。

  李三福將郭老直接帶回府上,那會兒天已經黑了。

  白錦多年後再次看到郭老,也是一臉的不可思議。

  郭老將白錦上下打量一眼,歎道:“這是又懷上了呢?”

  李三福哈哈大笑。

  “郭老還真的來了陵城。”

  白錦將人迎進去,芸姐兒坐在母親的身邊,看著眼前這位老者,眼神裏亮晶晶的,似有星星一般。

  郭老將這一次來他帶來的物資說了,帶來了小米和白米,還有一些珍貴的布料,布料是第一次送來陵城,不知道好不好賣。

  但是這兩樣白錦都用得上,正好陵城沒有白米買了,這是及時雨,至於好的布料,她可以收了,在成衣作坊裏作出來新款衣裳,再送到萬家成衣鋪去。

  很快郭老的屬下將東西都送來了樣品,白米的成色極好,與白維的糧鋪裏賣的一樣,想必出自同一地方的種植。

  至於這些布料,白錦摸了摸就發現了不同之處,看向郭老問道:“這些布料,郭老可是從蘇杭之地運來?”

  郭老點頭,笑眯眯的說道:“這布料呢,我往常隻往京城裏運,京城裏的人,個個有錢,杭綢好賣。”

  “我今年運來陵城,是因為覺得鼎州的百姓也越來越有錢,有了錢,就會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吃的好穿得好,這是基本需求了。”

  要不是郭老想找到李三福一家,何家那些人早將他的物資全部買走了,而且還是那種強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