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何家做白米生意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3      字數:2220
  李三福回頭看向畢氏,叫了一聲嬸子。

  這會兒畢氏朝自個院裏看了一眼,說道:“都說生兒子好,果真不假,唉,我家兩女兒,大女兒沒出息,小女兒在一個村也不見給家裏拿點兒什麽。”

  “我這造的什麽孽。”

  畢氏這話中有話的樣子,李三福聽出點意思來,但他真沒有時間與這些人說些家長裏短的,聽自家媳婦提起過這吳秋梅的境況,似乎在何家還不錯的樣子。

  這會兒魯氏聽著卻是冷笑出聲,“說什麽風涼話,你大女兒昨個兒不是回來了麽?不是又在何家做了小,還少了你吃的穿的。”

  “你瞧瞧你大女兒那一身打扮,這做小的時候比當實做大的時候還要風光,這何家的錢還不得落你手裏啊。”

  魯氏如今兒女有出息,在稻香村那是橫行慣了,說話向來沒有幾句好聽的,奈何村裏人還不敢得罪她的。

  魯氏這話要是放在平時,畢氏忍了,這會兒卻是氣得忍不了,從門口朝魯氏衝過來,指著魯氏說道:“你說什麽呢?”

  “我女兒豈時做小了,她是跟姓何的複婚,她一直都是正房,如今何家過好了,她穿好一點兒,怎麽了?”

  “哈哈哈,穿好一點兒也不落你這個做娘的身上,你得意什麽勁,你可有我們這樣的,一個月五兩銀子的花銷,一年兩稅也全部管住的,看把你能耐的。”

  魯氏叉著腰得意洋洋,其實她也不太想回城裏去,就是她家婆母入了城,她一時間在稻香村裏被人笑話了。

  的確,整個稻香村裏,最孝順的就數李三福幾兄弟,娶的媳婦也會賺錢,家裏日子過好了,還在鄉裏鄉親的麵前極有威望。

  畢氏被點到了痛處,難受的不行,當年兩家可是差不多的門戶,那會兒李家兄弟還不著調,尤其是三福還在外頭跑鏢,沒有什麽前途的。

  這會兒吳大強家的院門口又出現一人,正是昨個兒從城裏回來的吳秋梅,她瘦了不少,身上的皮膚養好了不少。

  她現在的確與以前不同了,穿著打扮顯得很豔麗,可是這樣的她反而更像那做小的姨娘,沒有了正室的莊重。

  吳秋梅喊了畢氏一聲,“娘,回來做飯了。”

  畢氏聽著女兒這一聲,心頭還是不痛快,轉身就問女兒,“你就說吧,這一趟回來,你打算給我留多少錢?”

  吳秋梅整了整袖口,說道:“給你留下三十兩銀子吧,下次回來再給。”

  “啊!”

  畢氏心頭大喜,連忙往回走。

  魯氏聽著卻是不可思議,看著這對得意的母女,說道:“也不知道這銀子是什麽來路,可別惹禍上身了。”

  “娘。”

  李三福叫住魯氏,魯氏不敢再說了,噤了聲。

  吳秋梅看向李三福,甜甜的喊了一聲:“三福哥。”

  李三福點了點頭。

  吳秋梅接著開口:“三福哥,這錢的來路是正的,我夫君最近在賣白米,你們家要是買的話,我們可以少算點兒。”

  賣白米?

  李三福臉色微變,這白家的鋪麵才關,何立根就賣白米了,他哪兒運來的?就何立根的能耐,絕無可能做走商生意。

  李三福壓住心頭的好奇,看著吳秋梅母女進了院子。

  先不說何立根的生意,但看吳秋梅,她大概是真的過好了。

  魯氏想留下大兒子吃了飯再走,似乎頗有一種與婆母搶三福的意思,入不入城倒是其次。

  李三福卻擺了擺手,他還要去小碼頭看看,雖然希望渺茫,也是要去一趟,他家媳婦叮囑的。

  李三福抬腳要走,魯氏也隻好跟了出來,這會兒有挑擔子的村裏人看到李三福回來了,停了下來,將擔子放下。

  “三福回來了啊,難得回來一趟呢。”

  這位也是村裏的長輩,李三福隻好停下腳步寒暄兩句。

  這位村人卻忽然說道:“倒也巧了,就今個兒早上,有個收皮貨的商人經過咱們村,無意中問起你們家院子賣不賣。”

  “對方還聊到三福媳婦的來曆,開頭我們以為他是要買院子準備長住,沒想是來打探消息的。”

  “這事兒有些古怪,正想著改日入城裏將這事兒告訴三福呢,沒想三福回來了。”

  李三福一聽,心頭一驚,他問這位叔,可記得對方什麽長像,都問了些什麽。

  村人就如實說了。

  對方問白錦的來厲,村裏人沒瞞著,自然將發初三福是如何娶回的媳婦給說了,這事兒也瞞不住,十裏八鄉的人都知道。

  而且這撿回來的媳婦這麽的厲害,能不出名麽。

  李三福聽了,皺眉,為何這麽些年了,也無人打探,如今忽然來人打探,難不成是媳婦娘家的人找來了。

  李三福一想到媳婦娘家人來了,看到他一個莊戶漢子的身份,會不會要將他和媳婦分開。

  一想到這個可能,李三福就坐不住了,誰也別想分開他們,反正生米煮成了熟飯,媳婦就是他的女人。

  李三福交代村裏人,要是下次再有人來打探,就留意下他們是哪裏來的口音,是從哪兒來的,或者直接讓對方去找他。

  村裏人聽著這話,知道這一次恐怕給三福惹禍了,有些不好意思。

  李三福擺了擺手,他告別了魯氏,準備出村去,沒想又在村道上遇上了吳秋梅的妹妹吳冬喜。

  吳冬喜就嫁在稻香村裏,嫁得最近了,按理更好照顧娘家了,可惜隔得近反而回娘家的日子少。

  先前婆家還幫著娘家做點兒事,如今更是連事也不幫了。

  稻香村的村民的確富有了,但是再富也隻能算是小有餘錢,想送孩子讀書,買筆墨紙硯,都是有些捉襟見肘,自是沒有城裏做生意的來錢快。

  先前吳秋梅將兒子放在村裏時,吳冬喜是得意的,還是自己嫁得好,但現在再看自家姐姐,將兒子送回何家後,做了小,日子也比他們過得好,就心頭不舒服了。

  這會兒遇上李三福,真是難逢的好機會,吳冬喜將人攔下,就想著跟著李三福入城,做點兒小生意。

  說是這麽說,但做什麽生意,他們完全沒有頭緒,那意思還不是希望三福媳婦指點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