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錯認了女兒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3      字數:2198
  白錦聽著他的往事,也不由得看向靖王,他年輕時一定是個出名的美男子,能讓一個女人親自開口求娶。

  白錦聞著酒味太重了,她從懷裏拿手絹想用手絹的香味兒衝淡這濃烈的酒味,沒想手絹拿出來時,也不小心的帶出來了孫琰送給她的玉佩。

  玉佩落在石桌上,發出清脆的聲音,好在沒有打破。

  然而那玉佩上的圖騰,卻瞬間吸住了靖王的止止目光,他立即伸手撿起玉佩,疑惑的問道:“玉佩怎麽在你手上的?”

  “你莫不是錦兒?”

  靖王忽然緊緊地盯著白錦,一臉的激動,激動著又落下淚來,“都是我的錯,是我將你弄丟了,是我不好,沒能守護好你娘,也沒能守護好你。”

  “當年你娘才跟了我兩年,便有了你,你小的時候我就在不待見你,若不是你的到來,你娘也不會難產而死。”

  “可是看著你越長越像你娘,我更加的自責起來,我若早早放下成見,也不會讓你獨自長在那小院裏,久久見不到父親。”

  “若不是那幾年的戰亂,我也不會選擇將你留在家中,獨自出門鎮守邊關。”

  說到這兒,靖王已經激動的握緊了白錦的手,“都是我的錯,你娘一定在怪我,怪我錯付了她的真心,怪我不曾善待她的孩子。”

  “錦兒,為父這麽些年,多麽後悔那次燕北之行,此去便將你弄丟了,我的兒啊,這世上無人能取代你們母女,你們是我的命。”

  靖王瞧著是真醉了,堂堂王爺,竟是落下淚來,然而卻深深地觸動了白錦,她心頭莫名的情緒又來了,她的眼淚也不聽自己的使喚。

  以前看到靖王會生出莫名的悲憤和委屈,可是這一刻,似乎得以釋懷,她也哭了。

  不遠處,帶著鬥笠站在田埂上一動不動的白維,將兩人的話全部聽入耳,尤其在聽到父親說無人能取代這對母女時,那一刻,他心底滿是憤怒。

  若是無人能取代,又為何要扶正他的母親,又為何要先納他的母親為妾室,還生下了他和姐姐。

  他和姐姐身上流淌著的,也是他的血,他怎麽可以偏頗一人,若是如此,他大可早早將他們姐弟殺死,何須等待今日來受折磨。

  這樣的癡情當真是可笑,總是在傷害著另一個人的前提下向他所謂相處兩從年的妻子癡情一生,可笑至極。

  白維一把將鬥笠扔了,一腳踢在田埂上,咬牙道:“我絕不會原諒,我和姐姐已經是嫡出,就絕不容許還有其他的嫡出。”

  白維轉身離去。

  而涼亭中的兩人,在白錦被莫名的情緒操控著的時候,眼前的靖王卻握著她的玉佩伏在石桌上醉倒過去。

  白錦悄悄地從他的手中拿下玉佩,沒想靖王在夢中還在說道:“六瓣梅花,你母親的最愛,這是錦兒的玉佩。”

  白錦拿在手中,看著這塊玉佩出神,她與靖王之女到底是什麽關係,前身莫非真的是靖王之女?

  白錦連忙搖頭,千萬不要是,她可不想打擾了自己現在的生活,再說真的是,不可能他們一行人認不出她來。

  一定是有什麽地方是不像的。

  白錦內心有一個答案,但她不願意承認,也不想去深究,她就這麽過著,跟著三福,做普通的莊戶,她已經很知足了。

  白錦起身,叫來了三福將靖王扶了回去,為了抑製靖王以後也這麽將自己喝醉,她在酒窖大門上上了鎖。

  以後要喝酒,隻有她和三福能拿。

  第二日靖王醒來,他早已經將昨日醉酒時的話忘記,他看到白錦時,也與平素時一樣,再也沒有拉著她的手叫她兒啊兒的。

  但靖王對先王妃的感情,她的確感動,她也挺佩服先王妃高調追求愛情的勇氣。

  白錦叫金巧做的解酒湯送了過去,靖王點了點頭,看到白錦時,有時候也會神情恍惚,想必將她當自己女兒看了。

  李三福私下裏在後山練騎射身段時,靖王又來了,他今天來,是打算與李三福交手,試試他的功底,決定將兵法以實戰的經驗講解給他聽。

  於是李三福與靖王在後山操練了起來。

  扛著鋤頭在地裏除草的白維直起身來就看到了山頭的這一幕,他麵上一冷,眼神卻還是追逐著這兩個身影。

  跟在身邊的長隨從草地裏起身,看到主子落泊的麵容,於是眼神朝前頭勞作的長工看了一眼。

  主子做事慢些,這些長工手腳麻利,已經做到前頭去了。

  於是長隨來到白維身邊,小聲說道:“公子,小的昨夜去了一趟城裏,有暗探打探到一則消息。”

  “什麽消息。”

  白維收回目光,壓下心頭的情緒。

  長隨開口說道:“當年孫先生還在京城之時,皇上曾下口諭,若娶靖王嫡女擇婿,可在靖王後繼無人之時,可立女婿為世子繼承衣缽。”

  “後孫先生離開京城,白家嫡長女已經失散,此事就不了了之,但是如今大姑娘從京城追來陵城,一心隻想嫁給孫先生。”

  “小的鬥膽說上一句,萬一王爺廢世子之位,立白家女婿為世子,若落到孫先生名頭上,必定受人追棒,到那個時候,小的擔心公子的處境。”

  “如今公子與這些長工們一起待在這地裏,王爺不僅罰了公子,還落了公子的麵子,此事要是傳到京城,那公子的名聲盡毀,就算王爺沒有廢世子之位,也必有京城人提及皇上當年的口諭,孫先生在京城得民心,小的擔心公子。”

  屬下所說的話,倒是提醒了白維,他怎麽也沒有想到皇上當年還有這樣的口諭。

  於是白維的眼神立即看向前頭山頭兩人的打鬥,便是親兒子,也不曾受自家父親這般指點,李三福何德何能?

  若是父親還在心裏記著皇上當初的這個承諾,他是不是想立李三福為世子?他如此悉心教導,又待在這小小莊園不願意離去,莫非父親早就知道了白氏的身世?

  還有李三福的功夫竟然如此高,能接他父親的招勢?便是孫琰也接不到父親五十招內,這李三福莊戶出身,他是怎麽學到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