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做有特色的食鋪
作者:湘君      更新:2020-12-28 03:23      字數:2203
  隻是李三福沒想到,多年後會為現在的認知而感覺到愧疚,一家人裏頭,吃辣椒最厲害的就是他了。

  夫妻兩人回到竹屋,天已經黑了。

  這麽過去了半個月,夏稅算是繳完了,村裏人個個繳完稅後,一身輕鬆,有不少人賣餘糧的,還得了現錢。

  有了現錢,便有人送家中的兒子讀書,或者也學著去城裏做些小本生意,總之常德府的市場經濟活躍起來。

  街頭趕集的行人都多了,各行各業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至於白錦先前同那婦人說的話,轉眼也在幾處鄉裏傳開,有小部分人聽說了的,卻是沒有賣糧食的,他們自己做粉條,自己賣。

  白錦寫下酸辣粉的方子,又用種植經驗買了不少成品辣椒,跟三福一同入城見王夫人去。

  那會兒王夫人正發現張家收糧的意圖,又發現街頭無緣無故多了不少粉麵攤,她才知道,原本壟斷陵城特產生意的王家食鋪,眼下正經曆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正好王夫人要找白錦商量這事,派去的人到了稻香村,卻沒有見著,一時間不知道他們在何處,心頭擔憂的不行。

  正在王夫人著急的時候,白錦來找她了,可沒把王夫人高興壞了。

  王夫人將白錦迎到東院的花園裏,滿園花香的花園裏,一個下人也沒有。

  兩人坐在亭前,王夫人感歎道:“自打常德府的百姓都開始種植紅薯開始,我就知道會有這一天,就是沒有想到來得這麽快。”

  白錦卻是笑了笑,她從袖裏拿出一張方子交給王夫人,“以後陵城酸辣粉,隻能從王家食鋪出。”

  王夫人韋氏激動的接過紙張,還有些疑惑不解,待她細看後,嚇了一跳,抬頭看向白錦,問道:“你這酸辣粉的方子是何處得來?這可精貴著呢。”

  “你就這麽給了我?想我王家食鋪能在陵城立足,就是有著祖傳的幾道菜,可是與你這個比起來,那可是不能比的。”

  正好眼下王家食鋪的生意少了不少,有不少行商都跑街頭去吃粉條去了,人家莊戶賣的便宜,而且沒有這麽繁瑣。

  白錦點頭,還說道:“我現在馬上種辣椒和花生,秋冬能有收獲,不過我眼前給你們準備了一車辣椒送來,要是用完了,再同我說,我再送些來。”

  白錦說完,就讓韋氏派人去外頭將她夫君接進來,東西在牛車上。

  韋氏趕緊讓大管事去接人。

  東西送來了,白錦帶著韋氏移步去了廚房。

  她自個家中平素做的也隻是普通的粉條,因家裏人不習慣吃辣,而她的種植經驗也不多,所以多以薑沫代替。

  這一次她決定做一碗真正的酸辣粉出來。

  小廚房裏,廚工和廚娘都在看著她,韋氏在一旁也卷起了袖子,一身華麗綢子衣裳,也不顧這廚房裏的油膩。

  白錦沒有買花生,便用豆子代替也是一樣的,先是炸炒豆子,炒香了後放在一旁,這邊鐵鍋熬雞湯。

  白錦從車上卸下的兩筐辣椒裏,挑出幾個切碎加蔥薑蒜爆香做成油辣湯底,隨後依次準備好花椒、胡椒、香油等物。

  這邊才下鍋炒了碎肉沫,隨後清湯粉條加上調料汁,上麵放上炒熟的木耳、豆子、芝麻碎,加上幾塊青菜,就這麽做成了。

  一人一碗,看著紅油湯底,幾人都有些不敢下筷子。

  白錦也有許久不曾吃辣,不知道還受不受得了,但是她挺懷念這種味道。

  三人坐在八仙桌前嚐味道,廚工和廚娘也跟著白錦的步驟開始多做幾碗出來,眾人都來嚐口味。

  李三福吃了一筷子,立即變了臉色,辣得通紅,但這味道在辣過後又與平素吃薑受辣不同,味道挺有魔性。

  王夫人韋氏畢竟是做吃食的人,她雖說吃不下這麽辣的味道,可是吃了幾口後,卻發現了這粉條的不一樣。

  如他們這樣的富戶,吃肉已經不稀罕了,要的還是獨特的味道。

  他們家若能做出這獨特的味道,久而久之,眾人吃習慣了,必定喜歡上。

  就好比當初生薑盛行之時,他們當時都覺得奇怪,這生薑這麽辣,有什麽好吃的,可是自打吃習慣了,葷食裏不放一點兒薑,反而吃不下了。

  三人裏頭,隻有白錦的那一碗是徹底吃完了的,李三福隻吃了一點點,韋氏吃了一半,嘴巴辣紅了,汗也辣出來,但是韋氏卻說這東西好。

  街頭千篇一律的骨頭湯粉條,說是酸辣粉,也隻是放了醋和生薑,並沒有辣椒,正宗的酸辣粉是有紅油湯底的。

  白錦讓韋氏好生收好這兩筐辣椒,她很快就能種出更多的辣椒。

  韋氏高興的收下了,有了白錦的這一張方子,韋氏已經放心了。

  說完正事,韋氏留著白錦,還有不少事情想要說的。

  韋氏先是說起陵城張府的事,也不知道張府什麽時候將高家酒樓收到自己手中去了,而高誌這人,自打上一次伍氏在亂葬崗發現後,他也跟著失了蹤。

  陵城裏不少富戶都在猜測著,這高誌恐怕也如他夫人一樣,凶多吉少,畢竟是一方富紳,韋氏沒有想到有人會對他們那樣的人也下殺手。

  韋氏更是神秘的說道:“事後有人去查探過,高家的田地不知落誰的手中去了,而高家的所有鋪麵卻是落在張家手中的。”

  “這張守東的確有手段,我擔心人是他殺的,這事兒可不能說出去,瞧著陵成要變了,原先前的幾大家族,如今可是張家一人獨占一方。”

  “現在張家又以官府授權為借口,在常德府各地收餘糧,收了不少,就是要做成粉條,以後好與我王家食鋪搶生意。”

  “他怕是要對我王家下手了,好在這一次有你這一張方子,還有一事,倒是喜事,當初與你有過節的楊喜,還有那古大狀,他們都已經離開陵城。”

  “我前不久經過古大狀的宅第,看到牙儈在出售,說是古家托咐他賣的,都有了買家,而楊家的肉攤子生豬生意也落到張守東手中去了。”

  “現在陵城的市場上,張守東盡了三分有二,我們做生意的恐怕就沒有這麽好做了。”